蒋介石曾给国立清华大学题过词,老蒋是以教育部长的身份给清华二十周年校庆题的词,题的词是,“亲爱精诚”,落款只有蒋中正三个字,没有写时间,但既然是清华二十年周年庆,那一定就是1931年4月题的字了。
1931年4月正是吴南轩到清华接任校长的时候,吴是4月20日到清华的,估计就是带着这副老蒋题字去的,刚过了校庆才一个月,5月28日清华教授会就通过决议,致电教育部部长蒋中正“,要求换人,所谓“另简贤能”。一场声势浩大的驱吴风潮就起来了。
老蒋急派国民政府秘书钱昌照去北平处理此事。
钱昌照何许人也?他和老蒋是啥关系呢?
钱昌照是留英的学生,学的是经济。
钱昌照和黄郛是连襟,老蒋管黄郛叫二兄。有这层关系,钱昌照得到老蒋重用。时任国民政府秘书,每周给军政要员讲解国际形势,他说他讲的时候,老蒋也坐在下面听。
钱昌照自己记述和蒋的关系时是这么说的:“由于黄郛的关系,蒋一开始就信任我。他任国府主席,我充当国府简任秘书,他兼教育部长,我也就兼任教育部常务次长....我经手拟办的文件,送经文官长古应芬批发即可,古常常不看内容就批“如拟”。”
钱到了北平了解情况之后,建议老蒋将吴南轩等三人调回,由钱另觅继任者。钱一顾茅庐就推荐了翁文灏,老蒋准了。但给翁文灏的任命令署名的是教育部署理部长李书华。
因为翁文灏代理校长时间是1931年7月开始,也就是钱昌照去北平处理此事应该在这之前,也就是6-7月间,钱昌照自己的回忆没有记述行止具体日期,只好推断一下。
也因为老蒋满意钱昌照处理此事的手段,或者也是为了让钱处理此事更加名正言顺,钱在北平期间得到了老蒋给他的新任命,教育部常务次长。钱昌照回忆说“在他没有回到南京之前,蒋已发表我教育部常务次长,政务次长是陈布雷,蒋介石自兼部长。”这个阵容够强大的。
钱回到南京后,半天在国府上班,半天去教育部办公。这期间翁文灏不安于位,坚决要求辞职,让叶企孙代理校长,叶企孙是从1931年9月再作冯妇,第二次代理校长,可叶企孙也不断请辞。
2,在梅贻琦继任清华大学校长时,蒋可能是最后拍板者
钱昌照纠结清华校长这事儿还没有弄利索时,正好历史研究所的李济到钱的教育部办公室闲谈,推荐了梅贻琦,
“我请李即日电梅贻琦征求意见,得复电表示愿就,国民政府遂即发表梅为清华大学校长,一直做到解放。”
这个国府发表的委任状还是署理部长李书华署名的,时间是1931年10月14日。
这个事情就牵涉到,李书华的这个署理部长和老蒋的教育部长是前后接替的关系,还是在老蒋任教育部长时,除了常务次长和政务次长之外,还任命了一名署理部长,这个署理部长是否就是部长助理的意思。钱昌照在他的回忆录里提都没有提。
署理部长若是部长助理的话,那钱昌照的常务次长,陈布雷的政务次长的官职都大于部长助理,钱昌照所记述的一切就比较好理解了。也就是在清华驱吴之后,是钱昌照推荐了翁文灏继任,因为翁文灏不安于位,代理着叶企孙又不断请辞,钱昌照之后根据李济的推荐,报老蒋认可,在九一八之事变之前就决定了让梅贻琦接任国立清华大学校长。
署理部长李书华仅仅是萧规曹随履行手续。
这个也就关系到老蒋以及钱昌照,陈布雷何时离开教育部的。从常理来推断,老蒋不再兼任教育部长应该与九一八事变有关,那时,署理部长才去掉了署理二字,正式成为教育部长。
不过即使署理部长高于常务次长,也有可能像古应芬一样“如拟”。也就是说实际决定这两位校长人选,直接向老蒋汇报的还是钱昌照。只不过钱昌照后来与老蒋决裂,成为了新中国全国政协的第一届委员,在新竹清华大学的叙事里,他的作用被淡化了。
3,接见清华大学赴南京的抗日请愿团
九一八之后,上海,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的学生都去南京请愿,老蒋既没有接见上海的学生,也没有接见北大的学生,唯独接见了全体清华请愿的学生。这次接见,也是钱昌照安排的,钱昌照先见的清华学生,对清华请愿学生说“蔣主席很重视清华,愿意接见你们。”接见了全体学生之后,老蒋意犹未尽,表示学生可以选几位代表,再去老蒋的住处深谈。后来因为学生怕是陷阱,没有答应派代表,又是钱昌照安排列车送清华学生回校。
不过这次接见前,老蒋已经不兼任教育部长了,钱昌照也就不兼任教育部常务次长了,他们离开教育部的大致时间,可以从老蒋利用接见请愿学生的空隙,在休息室与钱昌照的一段对话中反映出来。
“听说你在教育部节省了一笔钱,有多少?”
钱答:“21万”
老蒋说“这笔钱你自由使用,不必移交!”
钱答,“不行,公家的钱,我不能自由使用,这是攸关人格的问题。”
钱不钱的其实不是本文的重点,重点是这个对话,反映了蒋介石钱昌照离开教育部的时间,也就是在九一八事变前后,在九一八之后,学生请愿抗日时,钱昌照还没有完成交接。
虽然有很多人在不同场合向不同的人推荐了梅贻琦接任清华大学校长,但由李济向钱昌照推荐,钱昌照报老蒋批准是比较可信的。
也可以这么认为,老蒋在兼任教育部部长时,为国立清华大学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情是决定了梅贻琦担任国立清华大学校长,这可能也是梅贻琦校长最终在台湾新竹筚路蓝缕,梅开二度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参考书目:《钱昌照回忆录》
《水木清华》黄延复著
《梅贻琦传》岳南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