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博特辑丨百发齐放,震破敌胆——抗美援朝上的BM-13喀秋莎多管火箭炮

文摘   军事   2023-10-21 14:24   北京  


军博特辑



1941年的第聂伯河畔,喀秋莎歌唱着近卫三师的英勇与悲壮

1944年的柏林城郊外,无数喀秋莎火炮伴随着歌声发出怒吼

“天哪,这是怎么了,简直就是‘喀秋莎’的歌声在向柏林进攻!”



抗美援朝的上甘岭战役中,喀秋莎伴随着雄壮激昂的冲锋号,向敌军阵地泼射火箭弹!喀秋莎火箭炮在两次齐射中就歼敌数百人。


为此,被上级机关授予“百发齐放、震破敌胆、战士最爱你、敌人最怕你”奖旗一面。



喀秋莎的故事


苏联于1933年成立火箭研究所,研制陆军和空军使用的火箭弹。1938年,火箭研究所改为苏联弹药人民委员会第3研究所,除航空火箭弹和多管火箭炮外,也研制喷射发动机、海军火箭、防空火箭等。但是在1938年的苏联大肃反中,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受到镇压。



在这个极为艰难的条件下,研究所还是于当年的10月提出了BM-13火箭发射车开发计划并且研发成功。但最初BM-13并没有受到苏联军方的待见,大家觉得它的装填速度太慢,不如传统的榴弹炮。所以最初只有四十部喀秋莎进入苏联军队服役。



但命运的齿轮在1941年发生了改变,随着巴巴罗萨计划的实施,德军闪击苏联。BM-13火箭炮发射车在仓促投入使用的第一个月里就斩获极大的成功。相较于传统的榴弹炮,它的制造工艺简单,不需要高精尖设备即可生产。因此,整个二战期间,先后诞生了十余种喀秋莎火炮的变形, 大约有10000辆各种喀秋莎火炮被制造出来。



而喀秋莎这个名字的由来实际上也很有意思,由于早期BM-13火炮处于保密状态,炮身上只有一个字母“К”,代表由沃罗涅日共产国际工厂生产的意思。而当时脍炙人口的歌曲喀秋莎Катюша的首个字母同样为“К”。因此,苏军士兵都将其称为“喀秋莎”。



朝鲜战争期间,我国共获得了苏联援助的120门喀秋莎火箭炮。1951年2月14日,志愿军炮兵21师进行了授炮仪式,从此我军正式拥有了自己的火箭炮。炮兵21师原为步兵143师,涌现出了包括董存瑞在内的四名“全国战斗英雄”。改编为炮兵21师以后,下辖五个炮兵团,每个团装备了24门喀秋莎火箭炮。



4月初,21师201团和203团入朝作战,两个团分别配属64军和27军。在后洞里的战斗中,201团的喀秋莎齐射过后,美军第七步兵师死伤近1100人。而添木洞战斗中,203团歼灭美军第一骑兵师900余人,又在后来的板桥洞战斗中,歼灭英军第29旅800余人。



1951年10月,21炮兵师209团配属第12师参加上甘岭第三阶段的战斗。这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战争开战以来进行的最大规模炮战。209团的喀秋莎齐射以后,12军31师91团7个连经过激战夺取了597.9高地。其后5天,双方再次陷入拉锯战,并在猛烈炮火下,均付出重大伤亡。597.9高地争夺战终以志愿军的悲壮胜利告终。



11月,志愿军为了夺取被南朝鲜伪2师占领的537.3高地,12军31师先后组织了多次火力覆盖,敌军明白这只是攻击前的火力准备,于是在工事内躲避火力覆盖。随着火力覆盖结束,志愿军方面吹响了冲锋号,敌军纷纷进入战壕准备作战。谁知冲锋号只是诱敌信号,南朝鲜伪军面对的是如同冰雹般落下的喀秋莎火箭弹。短时间内,敌军1200余人被歼灭,31师92团迅速夺回阵地。在敌人后来的反攻中,喀秋莎配合步兵协同作战,再次对敌军造成了重大打击。


按照《抗美援朝战史》记载,上甘岭战役于10月14日凌晨4时开始,参战部队为十五军四十五师之一三三团、一三四团、一三五团,二十九师之八十六团、八十七团;十二军三十一师之九十一团、九十二团、九十三团,三十四师之一零六团,合计十五军5个团,十二军4个团,共9个步兵团,加上战役中陆续补充的2000余新兵,共4.3万余人。投入炮兵部队有:炮兵第二师、炮兵第七师、火箭炮第二零九团,第六十军炮兵团,共11个炮兵营,计山、野、榴炮133门、火箭炮24门、迫击炮292门高炮部队有:高炮第六零一团、六一零团各一部,高炮独立第二十营、独立第三十五营,计高炮47门。


BM13-16喀秋莎



军博展示的这辆型号为BM-13-16喀秋莎火炮,它是BM-13系列火箭发射车的第一个型号,也是比较成熟的一款。它的炮架多安装在卡车底盘上,水平可以正负10°旋转,仰角射界7至45度。采用了八条导轨,每一条导轨末端上下各安装一发M-13火箭弹,一共有16发,这也是后缀16的含义。



而M-13代表的是火箭弹的型号,是指口径为132mm的火箭弹,通过火箭助推。研制过程中大量参考了苏联RS-132型132毫米空对地火箭弹,因为RS-132火箭弹的气动造型优秀,且装药量足,于是在此基础上,研发出了M-13地对地火箭弹。



M-13的弹长为1450mm,战斗重量为42.5千克,16发全部射完大约只要7至10秒。其装填方式也较为简单,将发射架抬至最大仰角即可装填,理论大约只要五分钟即可再次发射。



M-13火箭炮一共有三种衍生型号,分别是标准M-13,M-13DD和M-13UK,当然还有烟幕弹头我们暂且不提。


M-13的最大射程为8740米,战斗部量为4.9千克;


M-13DD是M-13的加长射程版,最大射程为11800米,战斗部质量同样为4.9千克;


M-13UK是高精度版本,在火箭弹体上加装弹翼,使得火箭在飞行过程中产生自旋,控制火箭的飞行轨迹。但一定程度上损失了火箭的动力,所以M-13UK的打击距离只有7900米。


斯图贝克US-6卡车


由于租赁法案的推出,苏联得以收到大量英美的援助,其中就包括了大量的美式卡车。由于当时英美的卡车载重量,越野性能和通过性能都远超苏联本土的产品,因此我们看到的大多数BM-13-16采用的都是美国卡车底盘。于是喀秋莎被安装在吉姆西CCKW,斯图贝克US-6,万国K7,万国M-5-6,福特森 WOT8,雪佛兰G-7117等多种卡车底盘上。



军博的展板上写着这是一辆吉斯151卡车,虽然1948年吉斯151就投产,但该车的造型与吉斯151完全不符。准确来说,这是一辆美国援助的斯图贝克US-6载重卡车。所以军博展板略有错误,如果可以的话应该修改。



斯图贝克US-6的地位和大名鼎鼎的GMC CCKW不相上下,但由于CCKW在西线战场超优秀的口碑与战绩巩固了其在6x6驱动形式2.5吨载重卡车的优势地位。



而斯图贝克US-6更多用于援助,特别是苏联方面接受了大量的US-6卡车,在东线战场上也立下了汗马功劳。当然,它在缅甸等东南亚战场也有不少的服役记录。


斯图贝克US-6一共发展出了13种型号,其中U1和U2为短轴距车型,车长为6.38米,货箱长度为2.74米。而U1与U2的区别就是U1不带绞盘,而U2带有绞盘。U3与U4为长轴距车型,车长提高到了8.51米,货箱长度达到了3.66米。


U5是专门的油罐车车型,上装运载了一个容量为2800升的油罐。而U6是唯一一款牵引车车型,底盘的额定载荷为5吨,而且其驱动形式为6x4。



斯图贝克US-6 U7和U8则对应6x4驱动形式的车型(上图中的标注略有出错),同样,U7为无绞盘的车型,U8带有绞盘。U9则是未经改造的底盘,大部分喀秋莎火箭炮都是基于斯图贝克US6 U9底盘上改造的。


U10/U11以及U12/U13均为自卸车车型,驱动形式为6x6。两个系列略有不同的是U10与U11为后翻式自卸车斗,U12和U13为侧翻式自卸车斗(上图标注中略有出错)。而且一个系列里两个型号也是有无绞盘的差别。



斯图贝克US-6和当时大多数美式卡车的设计风格如出一辙,它的轮眉造型不是大多数美式卡车那样与车轮紧贴,而是设计成了类似于直角的造型。如此设计简单粗犷,便于保养。而且斯图贝克US-6的驾驶室A柱倾角更大,识别度极高。



车顶上面覆盖了防弹板,而左右两侧车窗并没有覆盖,一开始很疑惑,这样怎么防弹?实际上这组顶部和尾部的防弹板应该是防止火箭发射的时候,余焰以及碎片对驾驶室以及玻璃造成损坏。



炮架位于车辆后桥上方,驾驶室与炮架之间安装了备胎,工具箱等设备。整车的结构十分简单。


发动机采用了斯图贝克US-6大力神JXD直列六缸汽油发动机,排量为5.2升,最大功率86马力,最大扭矩271N.m。搭配华纳的T93 5档手动变速箱,变速箱可以安装分动箱控制绞盘或者是自卸车的液压油缸。



由于U9采用了6x6的驱动形式,该车还额外配置了铁姆肯的T79分动箱,分动箱有空挡和高低两个档位,空挡用来在6x4与6x6之间切换。



前后车桥同样为铁姆肯制造,车桥造型为分体式铸造桥,全车车桥速比为6.6。前桥带有球形万向节用来控制转向。



全车均采用了年代感极强的六孔钢圈,车上大部分的轮胎都是风驰通的7.50-200轮胎,很有年代感。而且轮胎全部被刷成了白边,这是我军的优良传统。


说在最后


喀秋莎作为一款传奇装备,后来很多火箭炮的设计都有借鉴它的理念。时至今日,还有不同变种的喀秋莎火炮活跃在世界多个战场。毕竟这种操作简单,成本低廉,杀伤力以及范围极大的武器,依旧是地面战斗的主要需求。



纵观我军在朝鲜战争使用的喀秋莎,它们战功赫赫,减少了我军人员更多的损失,也对敌军进行了强有力的打击。但纵观整场朝鲜战争,喀秋莎只是冰山一角,战斗的胜利更离不开英勇无畏的战斗意志和不怕牺牲的志愿军战士!让我们向他们致敬!



文案/图片:我是菜鸡刘

校对:隔壁老王的老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