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务犯罪案件的办理一般遵循以下几个主要步骤:立案、调查、审查起诉、审判和执行。
(一)立案
依据《监察法》之规定,监察机关应当接受报案或举报,并依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经过初步核实后,如果发现监察对象涉嫌职务违法犯罪并需追究法律责任,监察机关应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办理立案手续。在主要负责人依法批准立案后,监察机关应主持召开专题会议,制定调查方案并决定所需采取的调查措施。立案调查的决定应向被调查人宣布,并通知相关组织。对于涉嫌严重职务违法或职务犯罪的,应通知被调查人的家属,并向社会公开发布。
(二)调查
1. 留置
被调查人涉嫌贪污贿赂、失职渎职等严重职务违法或者职务犯罪,监察机关已经掌握其部分违法犯罪事实及证据,仍有重要问题需要进一步调查,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监察机关依法审批,可以将其留置在特定场所:(1)涉及案情重大、复杂的;(2)可能逃跑、自杀的;(3)可能串供或者伪造、隐匿、毁灭证据的;(4)可能有其他妨碍调查行为的。
对涉嫌行贿犯罪或者共同职务犯罪的涉案人员,监察机关可以依照前款规定采取留置措施。留置场所的设置、管理和监督依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2.其他调查手段
监察机关调查涉嫌贪污贿赂、失职渎职等严重职务违法或者职务犯罪,根据工作需要,可以依照规定查询、冻结涉案单位和个人的存款、汇款、债券、股票、基金份额等财产。监察机关可以对涉嫌职务犯罪的被调查人以及可能隐藏被调查人或者犯罪证据的人的身体、物品、住处和其他有关地方进行搜查。
监察机关在调查过程中,可以调取、查封、扣押用以证明被调查人涉嫌违法犯罪的财物、文件和电子数据等信息。采取调取、查封、扣押措施,应当收集原物原件,会同持有人或者保管人、见证人,当面逐一拍照、登记、编号,开列清单,由在场人员当场核对、签名,并将清单副本交财物、文件的持有人或者保管人。
3. 监察建议与撤销程序
监察机关在调查取证后,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主要针对涉及单位的情形包括以下两种:
(1)若发现监察对象所在单位在廉政建设和履行职责等方面存在问题,监察机关应提出监察建议,责令其进行整改。
(2)若经过调查取证,发现没有证据证明监察对象存在违法犯罪行为,监察机关应撤销案件,结束立案调查工作。
(三)审查起诉
1. 移送审查
如前所述,调查结束后对涉嫌职务犯罪的,监察机关经调查认为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制作起诉意见书,连同案卷材料、证据一并移送人民检察院依法审查、提起公诉。
2. 监察机关的从宽处罚建议
(1)对被调查人的从宽处罚建议
依据《监察法》第31条之规定,涉嫌职务犯罪的被调查人主动认罪认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监察机关经领导人员集体研究,并报上一级监察机关批准,可以在移送人民检察院时提出从宽处罚的建议:
序号 | 从宽处罚应满足的情形 |
1 | 被调查人有自动投案、真诚悔罪悔过的。 |
2 | 被调查人积极配合调查工作、如实供述监察监关还未掌握的违法犯罪行为的。 |
3 | 被调查人积极退赃、减少损失的。 |
4 | 被调查人具有重大立功表现的。 |
5 | 案件涉及国家重大利益的。 |
(2)对职务违法犯罪的涉案人员的从宽处罚建议
依据《监察法》第32条之规定,对于职务违法犯罪的涉案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监察机关经领导人员集体研究,并报上一级监察机关批准,可以在移送人民检察院时提出从宽处罚的建议:
序号 | 从宽处罚应满足的情形 |
1 | 职务违法犯罪的涉案人员揭发有关被调查人职务违法犯罪行为,经查证属实的。 |
2 | 职务违法犯罪的涉案人员提供重要线索,有助于调查其他案件的。 |
3. 人民检察院作出起诉决定的条件
依据《监察法》第47条之规定,人民检察院作出起诉决定的条件为:人民检察院经审查,认为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
如果人民检察院经审查,认为监察机关移送的案件有需要补充核实的,应当退回监察机关补充调查,必要时可以自行补充侦查。
此外,人民检察院对于有《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不起诉的情形的,经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批准,依法作出不起诉的决定。监察机关认为不起诉的决定有错误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提请复议。
(四)审判:案件进入审判阶段后,法院会根据检察机关的起诉进行审理。在审判过程中,法官会听取控辩双方的意见,并根据证据作出判决。
(五)执行:一旦判决生效,法院将负责执行判决结果,包括对被告的刑罚执行等。
本 文 作 者
转载声明:好文共赏,如需转载,请直接在公众号后台或下方留言区留言获取授权。
关 注 我 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