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深邃的目光,都会邂逅上“红尘之眼”
↑↑↑关注我们哦~
「院子杂谈」
文 | 院子
编辑 | 院子
现在的大部分中产,更多是吃上了时代红利。恰好遇上几次资产大风口,巨大的时代红利,硬是将他们拽上了财富快车,完成了现有家庭资产的累积。
举一个普通的中产家庭例子,两夫妇都是普通的上班族,2001年的时候,买了一块200平的别墅用地,不到1500一平方,再东挪西借几十万盖了个别墅。刚过二十年,这个房子估值最高峰1500万,现在房子再怎么跌,也有1000万左右。
虽然资产不菲,但生活过得很节俭。一次她领着孩子去逛平价商场,孩子看中了一个零食,馋得流口水,吵着要买。她看完价格后怎么也不同意,铁着心将孩子拽出了商店。
这是属于那一代人满满的匮乏感,或许是因为心中怀有那个物资匮乏时代留下的心理暗伤,总想更多程度地提升自己的安全感和满足感。
这不是个例,中产的焦虑,并非无病呻吟。
他们的年龄,都早早过了35岁这条职场荣枯线。能力和精力都在走下坡路,产出比越来越低,靠着资历在硬撑。优化一下自身的边边角角,当作自身突破。
别说换行业、换公司,就连换岗位,都不敢,只是一心求稳。好不容易攒下的资产,很害怕会失去。因为一旦失去,根本就不可能重头再来。
他们会为了一款理财产品的收益率是3.1%还是3.2%不停纠结,为了孩子的教育而焦头烂额。
有部分中产更焦虑,红利没赶上多少,只能凭着杠杆做大资产,凭借时代的大趋势求得加速度。每天一睁开眼睛就是月供。每个月的收入除了月供和刚性家庭开支,能剩下的钱可以忽略。
兜里的底气不足了,不像以前一样到处去玩,连饭也少出去吃了,就算出去吃饭,也不会抢着买单了。生活蜕变成了一场修行,不是在攒月供,就在攒月供的路上。
“变现部分资产不就行了吗?”
他们现有的资产,恰好是他们认知框架的外部显现。假如变现了部分资产,在通货膨胀席卷全球的背景下,手头有10万现金的人和手持500万现金的人,焦虑程度完全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首先他们认定,财富的积累不是一代人的努力,是一代人又一代人的接力。这一代人的使命是为下一代人准备资产。
经过这一轮持续几十年的疯狂造富,以后寒门出贵子,通过白手起家走向巅峰的概率越来越小。越往后,努力的成本就越高。
一路走来,他们一直跑得比别人快,在财富增长上能够能继续领跑是他们的一大诉求。
但是,自己工作的成长性没了空间,资产的增长也跟着失速。所以,他们的焦虑不是一般的重。有的焦虑是生存焦虑,有的焦虑是财富焦虑,中产的焦虑更多属于后者。
实际上,他们对财富管理并不擅长。财富未来通往哪里?他们很迷惘!
对抗焦虑,有一个活法叫带着焦虑生活。既然焦虑挥之不去,就带着它一起生活。现在越来越多中产开始践行这种活法。他们采取的策略是用成长来抵消焦虑,包括自己的成长、孩子的成长,还有财富的成长。
在逐渐成长中,深刻理解时间的价值。理解能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叠加价值的,才是资产,如房子的地段。时间越久对其价值越不利的,则是费用,如房子的装修。
深刻理解了时间的价值,同时也学会了分配时间。将时间分配给能带来价值的事情,比如日常的学习积累和决策判断。
成长中,思维更趋于立体多维。在赚钱思维上,除了通过踏实的本分工作用赚钱,他们还会善于用才智赚钱,果敢地用钱赚钱上,多维地用人脉、资源赚钱。
怎么概括这些与焦虑同行的中产呢,我觉得是这一句话:别人要看见才相信,而他们因为相信而看见。
全文完,如果您觉得有收获,请点赞和在看,欢迎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