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学生更好地解决
“比多少”问题
生动有趣的话题研讨
在一年级,学生学习了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多少,知道用减法计算。现在到了二年级开始学习求比一个数多(少)多少的数,很多孩子就把两种题型混淆,看到多字就用加法,少字就用减法,没有正确理解题意,明确求什么。尤其遇到这种题型:已知甲是54,甲比乙多16,求乙。很多学习好的学生也会列成54+16。针对这类易错题,李水莲数学工作室组织了一次专题研讨活动:如何让学生更好地解决“比多少”问题?工作室成员们积极分享了自己的宝贵经验。
01
02
03
04
05
通过这次研讨,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总结了以下方法:
1. 养成读题的习惯,明确题意和求什么。不管是哪一类题型,都要有一个好的读题习惯,可以事半功倍。圈出题中的数字,明确每个数字的含义,再找出关键字,如“比”“多”“少”等,最后确定要求什么。
2. 确定题型,找到解题策略。是两个数比多少还是求一个数。老师要在课上把几种题型分类好,教授技巧,让学生区分好。
3. 数形结合,画线段图理解。数形结合化抽象为具体,更好的帮助低年级的孩子理解谁更多谁更少。同时数形结合是一种非常好的数学方法,多画线段图能让学生养成好的解题习惯,提升数学思维能力。
4. 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可以用游戏,动画或儿歌口诀的形式引起低年级的孩子的注意力,也能更形象的理解几种题型的区别。
5. 加强练习,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从简单直观比较到复杂的文字描述题目,逐步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相信集合了这么多的优秀教学经验,老师们能更好的在课堂上完成教学,学生也能快乐且高效的解决“比多少”的难题。
E
N
D
一审一校|张婷
二审二校|曾婧
三审三校|李水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