肤色的决定因素(2):光学、血红蛋白、角质层增厚与真皮糖化

美体   2024-10-31 07:30   广东  
旧文重发,这部分内容是美容皮肤科医生必须掌握的内容!

我们知道,肤色主要由皮肤内的四种生物色素组成:黑素、氧合血红蛋白、还原血红蛋白和胡萝卜素

其中,黑素是皮肤颜色的主要决定因素

不过,其他的生物色素,如血红蛋白、胡萝卜素也是构成肤色的重要因素。

而角质层增厚,真皮老化(如胶原糖化)也会通过不同的机制影响肤色

总体来说,肤色受多种内在及外在因素的影响与相关基因、皮肤组织的光学特性、皮肤表面状态、皮肤结构、皮肤内色素含量及分布、人眼视觉等有密切关系[1]

皮肤组织的光学特性直接决定了映入人们眼帘的皮肤颜色


图源:baidu
一、皮肤组织光学特性
肤色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表皮的特性,表皮充当生物滤波片。
入射到皮肤上的可见光可以以不同的比例被透射、吸收、散射或反射
人眼感知的颜色是这些光学现象的结果,由角质形成细胞中的黑色素等色基、真皮毛细血管中的胡萝卜素和血红蛋白的存在决定[2]
入射到皮肤表面的光束,少部分直接被皮肤角质层与外表空气形成的界面所反射,而大部分入射光被皮肤表面折射后依次进入表皮和真皮并被散射与吸收后会重新返回皮肤表面而进入空气中,形成漫反射光[1,3]

皮肤组织的光学特性
图源:参考文献1
基本上,被眼睛观察到的肤色,主要由皮肤组织的光滑度、透光性、反射率等决定
举个例子,不透光物质则会吸收色光,选择性让某些色光反射回去
所以你看到芭乐(一种绿色水果)是绿色,那是因为其他颜色的光被吸收,只有绿色光被反射回去[4]
不平整的路面会产生很多散射,光线也不容易穿透,路面几乎不反射光,所以你就会看到粗糙而且暗沉的表面[4]

图源:参考文献4
图源:参考文献4

二、血红蛋白
通常,人们更喜欢白里透红的皮肤。这里的白,主要由黑色素决定,而红主要由血管内的血红蛋白决定
毛细血管和小动脉中的氧合血红蛋白呈现鲜红色而小静脉中还原血红蛋白呈现蓝紫色
含氧血红蛋白的颜色在角质层较薄或没有嘴唇的部位更加突出[2]
在动脉和毛细血管血液供应占主导地位的面部等部位,皮肤颜色往往偏红
而在静脉循环占主导地位的部位,如躯干和足背,皮肤颜色更偏蓝
炎症性疾病中所见的血管扩张情况下,由于氧合血红蛋白的增加,皮肤变得更红,而血管收缩会导致肤色更蓝[2]
血红蛋白对绿色光谱范围内的光具有特异性和高吸收性,而在红色光谱范围内具有最小的吸收性。
提高氧合血红蛋白含氧量,皮肤就能比较红亮一点还原(脱氧)血红蛋白则会导致皮肤颜色变暗
常见的血管性黑眼圈其实就是皮肤薄加上还原血红蛋白多造成[4]
肤色在血液循环良好的情况下会表现红润的健康状态,血液瘀滞(流速减慢)将导致皮肤晦暗、偏黑
血瘀状态的皮肤中脱氧血红蛋白的聚集使皮肤颜色更黑,其原因在于脱氧血红蛋白在630-700 nm范围内的吸收光谱与表皮黑色素的吸收光谱非常接近[2,5]

三、胡萝卜素

 胡萝卜素是脂溶性的黄色或橙红色色素。体不能合成胡萝卜素,主要由饮食摄入,因此,胡萝卜素被称为“外源性色素”
胡萝卜素存在于表皮和皮下脂肪中[2]胡萝卜素的摄入量正常时,对肤色的影响不大
当大量摄入含有胡萝卜素的食物时如胡萝卜、柑橘类、南瓜、木瓜等,胡萝卜素会使皮肤呈黄色,有时会非常明显,称为“胡萝卜素血症”。胡萝卜素血症为暂时性,停止食用可逐渐消退
四、角质层厚度及光滑度
 角质层堆积、增厚、脱屑,使皮肤表面不光滑,透光率低,会导致皮肤晦暗
角质层含水量也会影响皮肤的光泽。
角质层薄,皮肤的透光性就好角质层偏厚,皮肤的透光性就差
光滑含水较多的角质层有规则的反射可呈现明亮的光泽,而干燥、鳞屑多的角质层以非镜面反射的形式反射光线,使皮肤显得晦暗
角质层厚,主要见于男性,油性皮肤。
虽然肤色晦暗,总体上属于健康肌肤
我们的皮肤屏障就是角质层的砖墙结构,角质层厚一些,对屏障功能是好事。
如果过厚,可以使用温和的去角质产品,例如新一代果酸(葡萄酸内酯、乳糖酸、麦芽糖酸)。
切不可为了让皮肤光滑细腻而频繁或过度去角质,会导致皮肤屏障受损,形成敏感肌
绝对的得不偿失。
增厚的角质层以散射为主;光滑的角质层则直接反射光线
图源:Google

图源:baidu
五、真皮糖化对肤色的影响

真皮的糖化反应被认为在皮肤老化中发挥重要作用
皮肤糖化主要指糖与蛋白质、核酸或脂类之间的非酶糖基化反应
糖化反应的起点是美拉德反应,经过一系列化学反应,形成不可逆的糖化蛋白质:晚期糖化终产物(AGEs[6]
真皮胶原蛋白发生糖化反应后,会形成糖化蛋白质,其色泽呈黄-棕色
真皮胶原糖化在中年女性皮肤黄化(黄脸婆)中发挥重要作用
不过,研究显示,真皮的羰基化反应引发的皮肤黄化作用远高于皮肤糖化反应[6]
丛博士注:真皮胶原糖化导致黄脸婆的主要诱因是日晒(紫外线),其次才是煎炸、糖类食物。
切勿本末倒置。



#小结

肤色主要由皮肤内的四种生物色素决定:黑素、氧合血红蛋白、还原血红蛋白和胡萝卜素。

皮肤组织的光滑度、透光性、反射率(受角质层厚薄、组织中的黑色素、血红蛋白等色基影响)决定了人们所看到的肤色


血红蛋白分为氧合血红蛋白和还原血红蛋白。动脉中氧合血红蛋白含量高,呈鲜红色静脉中还原(脱氧)血红蛋白含量高,呈蓝紫色


血液循环良好时肤色呈红润的健康状态,血液瘀滞时将导致皮肤晦暗、偏黑


胡萝卜素的摄入量正常时,对肤色的影响不大。

当大量摄入含有胡萝卜素的食物时胡萝卜素会使皮肤呈黄色,但为暂时性,停止食用可逐渐消退。

角质层增厚、脱屑,使皮肤表面不光滑,透光率低,会导致皮肤晦暗

建议使用温和去角质产品,不可频繁过度去角质。


真皮胶原糖化、羰基化在中年女性皮肤黄化中发挥重要作用

请注意,抗糖化主要是防晒,不要只忌口,不防晒,那是本末倒置。

参考文献:

[1] 董银卯,孟宏,易帆. 皮肤本态研究与应用[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9.08:72-77.

[2] Elisabeth, A. (2020). Skin Color and Pigmentation. In Practical Aspects of Cosmetic Testing (pp. 189-196). Springer, Cham.

[3] 李忠明, 刘晓花. 皮肤组织光学参数的变化对漫反射率, 吸收比和光能流率的影响[J]. 咸宁学院学报, 2010, 30(12): 1-5.

[4] MedPartner美的好朋友医疗团队著. 自己的肌肤自己救[M]. 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20.03:145-156.   

[5] Stamatas, G. N., & Kollias, N. (2004). Blood stasis contributions to the perception of skin pigmentation. Journal of Biomedical Optics, 9(2), 315-322.

[6]  朱文驿, 查沛娜, 邱显荣, 等. 中国女性皮肤暗黄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 日用化学工业, 2020, 50(7): 481-487.

。。。。。。。。。。。。。。。。。。。。。。
我是丛林医生,欢迎跟我一起深度剖析“知其所以然”的底层逻辑
码字不易,欢迎点赞和打赏
丛博士出版专著签名本,欢迎扫码选购。

丛博士护肤课堂
敏感性皮肤修护科普与交流,解析医美乱象,提供专业靠谱的敏感性皮肤解决方案。公益咨询,带您走出医美误区,选择适合自己的修复产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