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海漫游:我读过的50本书(之四十一)|| 秋雨苦旅的思考——读余秋雨《文化苦旅》

学术   文化   2024-09-05 01:12   安徽  
读书是一场旅行,看到的是万变的风景
书是一个相机,留下的是恒久的身影 
读书是一壶老酒,回味的是香醇的岁月
读书是一面镜子,映射的是自己的心灵

(作者语) 笔者所写《书海漫游——我读过的50本书》的若干篇文章,在教育牧笛公众号中刊出以来,承蒙各位好友阅读点赞,在此表示感谢。往后将继续推送其它篇章,敬请大家分享和指正。笔者书写的读书感悟,纯属兴趣所在。大多文章与地理学科相关,也有的是自己喜欢阅读的书籍,并无特别的选择标准。文章中如有不当或者不实之处,敬请指点,不胜感谢! 一本好书在手,如沐春日暖风。祝愿大家龙年吉祥,心想事成!       ——陈胜庆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起,随着人们的思想解放和社会转型,许多小说、散文、剧本、诗歌纷纷出版。当初我们都争相传阅着叶辛的《蹉跎岁月》、古华的《芙蓉镇》、余华的《活着》等等小说,这些小说后来还拍成电影或者电视剧。与此同时,也涌现一大批优秀的散文和报告文学等短小的文体,由于篇幅较短,容易阅读,也就格外令我喜爱。当我读到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后,内心受到很大的冲动,几千字的散文,竟然有如此大的气场和格局,而且文字华丽、词藻讲究,真可谓美文!给读者不一样的感受。


一、《文化苦旅》的魅力

90年代初期余秋雨以《文化苦旅》为代表作一炮打响,读者争相传读,出版社一版再版,一时竟成“洛阳纸贵”。我当初购买了一册精装的《文化苦旅》保存至今,是由东方出版中心出版,1992年3月第一版,到1996年印刷了九次,印数达30多万册。后来还有许多出版社争相出版,我估计此书的总印数可达几百万甚至近千万册。


他在“自序”说道:“自己经常外出开研讨会,或者应邀讲学,何不利用讲课来游历呢?……于是整理出那些邀请书,打开地图,开始研究路线。我暗笑自己将成为靠卖艺闯江湖的流浪艺人。”在80年代以前,基本上没有“旅游”一词,很多人是因为工作需要“跑码头”,比如在工厂做采购和销售的、开着卡车跑运输的。而大学教师和科研人员到各地参加研讨会和讲学,这属于“出差”,也是在八十年代以后才逐渐增多了。


余秋雨利用出差开会或讲学中寻找自己向往的旅游目的地,并把这种旅行称之为“苦旅”,其“苦”何在呢?我想,可能是因为借着开会或讲学的机会,时间紧凑只能顺路走走看看,游得不尽心;也可能是是当初出门辛苦,乘飞机航班很少,坐火车如有卧铺票已是非常幸运了,坐长途汽车更是遭受颠簸之苦。不过尽管如此,这样的“苦旅”也是令人向往的。我在华东师大留校工作以后,也常有出差开会和讲学的机会,其中也有过坐着一夜硬座的体验,也算是一种 “苦旅”吧。记得有一次我参加教育部组织的西北农村教育考察,从兰州经过张掖、武威、玉门直到敦煌,一路是坐汽车沿途考察,沿途顺便看看景点,尽管颠簸了一路,但是乐在苦中,而且我第一次到了敦煌,时间虽短促,但是给我极其深刻的印象。离别敦煌后,脑中始终留有许多念想,总想再去一次好好仔细观赏。


后来我读了余秋雨的《莫高窟》后,真感到他的文笔使人如临其境,极富有画面感。他写道:


“公元366年,一个叫乐樽的和尚手持锡杖云游四野,此时已经傍晚时分,忽然眼前的三危山金光灿烂,烈烈扬扬,像有千佛跃动……。他怔怔地站着,天地间没有一点声息,只有光的流溢,色的笼罩。他有所憬悟,把锡杖插在地下,庄重地跪下身来,朗声发愿,从今要广为化缘,在这里筑窟造像,使它真正成为圣地。乐樽发誓完毕,光焰具黯,苍然暮色压着漫漫的沙原。”


乐樽确有其人,是位虔诚的佛徒,是他开凿了第一个敦煌石窟。从他以后的一千多年间,在三危山的崖壁上共留下了492个石窟、2400多尊彩塑、45000平方米的壁画。成为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佛教文化的宝库,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世界文化遗产。壁画是敦煌的最重要的艺术珍品,想一想吧,从公元4世纪起的一千多年间,人们的服饰、衣着、住宅、车马、宫殿、寺庙等等,还有百姓的生活劳作、佛教的礼仪阵势、皇帝的出行排场等等场景都真实地留在这些壁画上了,这难道不是中国上千年文化积累的宝藏吗?


后来我又读了一些敦煌的书籍,第二次去敦煌时,我仰视着高大石壁上的排排石窟,想象着这里曾经有一大批不知名的工匠,前赴后继地敲打着坚硬岩石,这种叮叮咚咚的敲击声,此起彼伏地持续了千年之久,正如余秋雨所写道:“莫高窟可以傲视异邦古迹的地方,就在于它是一千多年的层层累聚。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生命,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一千年而始终活着,血脉畅通、呼吸匀停,这是一种何等壮阔的生命!”他的文笔写到此处,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一泻千里地歌颂着那些壁画中栩栩如生的形形色色的人群,他们或者静坐听经、或者飞天歌舞、或者策马狂奔、或者礼仪出行,“是一种聚会,一种感召……;是一种狂欢,一种释放……;是一种仪式,一种超越宗教的宗教……”充满了对千年历史文化的颂扬。这些优美的文字,久久留在我的心中。


二、文化苦旅的思考

后来我渐渐发现余秋雨的《文化苦旅》与一般游记不一样的是,他的文章突出了旅游景点的文化背景、文化现象和文化特征。现在似乎都被人们所共识,但当初他是开创先河的。他的游记虽然取材于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但是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无不有深邃的文化思考。


他的“道士塔”一文把一百多年前在此谋生的王道士描绘成身材矮小、形象猥琐、目光呆滞、畏畏缩缩的一个人。他在自己居住的洞窟里,无意之中挖掘出的无价之宝,足有5万余件历代的文书和字画。结果让嗅觉灵敏的西方国家的掠夺者纷沓而至,以极低的代价从王道士的手中换取了这些稀世宝物,装上车马,转运到沿海港口,再偷运到欧美许多国家的博物馆里,至今还留存在那里。


这段故事被余秋雨称为“巨大的民族悲剧”。至于王道士是否是这场悲剧的主角,作者认为并非如此,他只是始作俑者。余秋雨只能狠狠地说:愚昧无知的王道士!他从内心为这些稀世文物在那个时代轻而易举地流失到国外而痛心。即使现在去敦煌旅游,王道士与藏经洞也是绕不过去的一段令人心酸的故事。


又如,“阳关雪”一文是描述他从敦煌独自西行十几里寻找阳关遗址的经历:茫茫沙漠之路荒无人烟,远远只有一座破败残缺的城楼遗址在无言地召唤他,这就是王维写诗曰“劝君更饮一杯酒,西出阳关无古人”的阳关旧址。此时的天空中竟然飘落着雪花,但是一落地就被干渴的黄沙吞啮了。他边走边想:“这里真是中国历史的荒原:如雨的马蹄,如雷的呐喊,如注的热血。中原慈母的白发,江南春闺的遥望,湖湘稚儿的夜哭……。这里是历代王国的边远地带,长久担负着保护华夏疆域的使命。”当他爬上土墩,终于看到了刻有“阳关故址”的字碑,看到城楼的残墟中“顽强地长着一丛丛芦草,在千年的寒风中抖动……”他沉浸在古人在阳关离别亲人朋友的历史沧桑之中。这个荒凉的景点,我也曾到达过,若不是王维的那首诗,这样的景点或许很快在记忆中被抹去,然而余秋雨的感慨也让我把这片荒芜之地印刻在自己的记忆中。


他的“都江堰”“白发苏州”“庐山”“寂寞天柱山”“西湖梦”等文章中虽然有大美大赞,但也都有无奈的感叹。他说:“我心底的山水并不是自然山水而是一种‘人文山水’,……每到一个地方,总有一种沉重的历史气压罩着我的全身,使我无端的感动,无端的喟叹。”


我方才明白了“苦旅”之“苦”的内涵。人们喜欢走向阳光明媚的大自然和巍峨耸立的名胜古迹、喜欢寻找赏心悦目的自然景观和恢弘灿烂的人文景观,然而像余秋雨这样的文化学者,却在旅途中寻找中国文化的线索,会去那些寻常之地与古人相会,会对断裂的文脉而叹息、为历史的悲剧而痛心、为文化的失传而大声疾呼。他的旅行充满着历史的负罪感和文化的沧桑感,这就酿成了“文化苦旅”之苦。当许许多多游人面对敦煌的层层叠叠的洞窟惊讶万分时,或者在月牙湖畔的鸣沙山兴高采烈地滑沙玩沙时,他却在敦煌洞窟的昏暗光线之中,看到整片被剥落的壁画、整座被搬走的佛像,还有缺失了头颅和手脚的造像,而它们至今还留在美、英、法、日、俄等国的博物馆内,这些事实刺痛着他的心,激起他内心的苦痛。


这种大散文借助于游记文章,既有景观描述、又有历史思考;既有文学韵味、也有学术探讨;既有文化价值,还有现实意义。自余秋雨之后,这类宏大叙事与抒怀式的大散文开始流行起来。这种视野开阔、气魄宏大的散文与过去一些散文大师那些小桥流水、把酒临风、夜游望月的写作风格相比,确有很大不同。


三、千差万别的感受

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中国历史上,李白、杜甫、白居易、苏东坡和徐霞客等等众多文学家,都是游遍名山大川而留下名篇佳作的。


我受专业的影响,在野外特别关注山水大势是怎样形成的,常常会思考大自然是如何千雕万刻塑造奇峰异洞的?我们在大学读书时曾经进行过地质、地貌、植被、测绘等专业实习,基本都是在探索自然界演变的历史过程。欣赏奇特的地形地貌、多样的植被类型、旖旎的河湖风光,这也是旅游中一种美感的享受和科学的探究。但是,在很多景点里,历史文化的渗透是无孔不入的。


在《文化苦旅》一书中,余秋雨收录了37篇游记,有半数左右的景点我也去过,虽然看到的景观与他描述的相差不多,但是内含的想法却有很大差别。他的选材,不仅有风花雪月、亭台楼阁诸多美景,往往还联想一些凄美的文史故事,让读者对中华文化的精美感到骄傲,对文化传承中的断裂与缺失产生深深的遗憾。所以,同样的景点、不一样的内涵和视角,感受是有很大差异的。


现在,旅游已经成为人们习以为常的文化生活。寒暑假里,处处能看到父母带着孩子游山玩水,也有学校组织学生进行游学考察。在这种活动中,让学生看什么、学什么、想什么,很值得教师和父母好好“备课”。如果有所准备,即使离家不远的地方也会有很多收获;如是随意看看,尽管远涉重洋出国旅游一趟也会淡忘。出门一次旅游,如果从读书开始,到写作结束,就会大有受益的。


四、对作者的评价纷纭

任何文学作品都会有不一样的评价,对余秋雨的散文也多有争议。他在《文化苦旅》之后,连续出版了《千年一叹》《山河之书》《借我一生》等等散文集,出书之多也是令人惊叹的。但是读他的文章多了,会感觉到有些累心。这种累,是因为他对中国的历史与文化的缺憾感受到的沉重;也因为他的用词过于华丽甚至晦涩有关,好比顿顿是山珍海味,个个是浓妆艳抹,也带来阅读的累。


登上文坛之巅的余秋雨,成为许多读者膜拜的对象,也得到众多文坛大家的肯定,像金庸、贾平凹、白先勇都给了他很高评价。然而,也有不少来自读者的批评。对文学作品的不同评价,其实都很正常,因为评价本身都是个人看法。我记得2000年前夕,凤凰电视台直播节目《千禧之旅》邀请余秋雨作为嘉宾,随着采访车队穿越中东、西亚、北非十个国家,巡游了三大宗教发源地,行程4万多公里,历时4个月。余秋雨作为特邀嘉宾在每集视屏中侃侃而谈,讲述时大有居高临下的口吻,而且话题切换太快。如果没有幕后团队的默默无闻的支持,能随口述说古希腊、古埃及的哲人、僧侣、学者那么多的故事吗?曾经有一位金姓的资深编辑寻找出他在文章中的126处错误并公布于世。但是遗憾的是作者却始终没能平和地与老编辑对话。他常常显示出无所不知的姿态,反而使人在他的文章中找出许多“硬伤”。


近十余年来,余秋雨的出书速度有所减缓。最近,他出版了《易经简释》《老子通译》,使得他的选题与文体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特别是五千字的《道德经》文字虽短,却是老子弘扬智慧的大书,寓意极其深刻。用通俗的语言解读老子五千言的《道德经》应该是本好书,增添在我的书柜,待读完再写一份读后感吧。






教育牧笛
本公众号主要发布:1.第一线教师开展有效教学实践研究的成果;2.课堂有效教学实录;3.有关有效教学研究的学术观点争鸣;4.有效教学的国际比较研究动态;5.有效教学的学科研究方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