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海漫游:我读过的50本书(之四十四)|| 渐行渐远的背影——读龙应台的《目送》

学术   文化   2024-09-07 00:00   上海  
读书是一场旅行,看到的是万变的风景
书是一个相机,留下的是恒久的身影 
读书是一壶老酒,回味的是香醇的岁月
读书是一面镜子,映射的是自己的心灵

(作者语) 笔者所写《书海漫游——我读过的50本书》的若干篇文章,在教育牧笛公众号中刊出以来,承蒙各位好友阅读点赞,在此表示感谢。往后将继续推送其它篇章,敬请大家分享和指正。笔者书写的读书感悟,纯属兴趣所在。大多文章与地理学科相关,也有的是自己喜欢阅读的书籍,并无特别的选择标准。文章中如有不当或者不实之处,敬请指点,不胜感谢! 一本好书在手,如沐春日暖风。祝愿大家龙年吉祥,心想事成!       ——陈胜庆 

                     

我读龙应台写的《目送》这本书,只因为看到了封面上有这么几句话“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勾引了我的同感与愁思。于是,我记住了龙应台的姓名,也了解了这位作家的生活经历,还读了她写的《亲爱的安德烈》《孩子,你慢慢来》等几本著作,都是一位母亲叙述对自己孩子浓郁的爱。


封面上的那几句话,让我也想到女儿的背影。她是在2001年赴德国留学的。以后我们父母在浦东国际机场不知为她送行了多少次。当我们望着她的背影走进安检门时,她总是在拐弯口,向我们回头一望,送来一个笑容,有时腾出一只手轻轻摇一摇,就消失在人群之中。


一、委婉又忧愁的送别

送别,历来是古今中外许多作家或诗人写作的题材。数不胜数的名篇佳作中,有李白《赠汪伦》、《送友人》等脍炙人口的诗篇,其中动人的诗句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还有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而王勃写下“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就是儿女送别之情。还有许多精美的小说和动人的散文中也有描述友情、亲情之间离别的心境和场景。


作为母亲的龙应台,她与德国丈夫生养的安德烈长大以后,终于到了要和父母离别的年龄了。安德烈这个帅气的混血小伙子从步履蹒跚到呀呀学语、从在香港读书到远赴英国求学,在离别时,他和妈妈的拥抱已经有些生硬。不像当初是个孩子那时,在上学路途中要把自己的小手让爸妈的大手紧紧地包裹着。龙应台的文字清新透澈、柔情万分,会让每一位母亲或父亲都在脑海里重现这些久违的记忆,仿佛自己手掌中还有那只温柔的小手。


我的女儿在幼儿园和读小学时,都是妈妈带着她上学,下课后妈妈把她带到自己的学校,处理完工作后再搀着小手回家。上中学时,她以长宁区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了华东师大二附中,从此由我骑车带着她上学。她喜欢住校,就让她住在学生宿舍里。我们女儿和其他孩子一样,从小都很依赖父母。但是,在上中学以后,她开始有自己的想法、有独立的意识。这一点我是有所感觉的。


在高三毕业前半年,她获得一次德国招收留学生的面试,因为她有托福637分的成绩,就被德国卡尔斯鲁厄大学录取,并获得全额奖学金。与此同时她还参加了复旦大学预录取的考试,也获得了国际新闻系的入学资格(全市仅两名)。这两个都是很好的机会,何去何从?我们父母决定让她自己选择。第二天起床后,她认真地对我们说:“我想好了,决定去德国留学”。


从此,未满18岁的她独自一人赴德留学,用了四年时间,完成了本科和硕士的学业。而且从大三起,她还寻找了好几处实习工作的机会,这为毕业后的应聘面试积累了不少经验。现在,女儿离家已经20年了,每年至少回家一次,有时因为出差一年有多次,在机场的送行是我们每年都有的事情。但总是匆匆来、匆匆回。每次我们在机场的人群中,望见她满脸笑容地推着行李车出站,不过几天也又在机场与望着她的背影分别。有一次,她已经在德国结婚成家了,在机场分手时她突然兴奋地说:我要回自己家了!我们愕然。这似乎告诉我们,她已经远走他乡,就像龙应台所描述的:“……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


其实,孩子长大了,应该有自己的生活、自己的追求、自己的事业和自己的家庭。我们已经把风筝放到天上,再也不要扯回来。这20年她在德国的学习和生活中,肯定遇到过许多我们尚不得而知的困难和挫折,但是都靠自己跨越过去了。现在,她不仅有一份很好的职业,而且因为出差或者旅游,已经到达过80多个国家。所以,我们确实“不必追”,让她自主地工作和生活,只是盼望能多回上海的家。这次疫情结束,国际航班恢复,她也迫不及待地抓紧时机,在3月份、4月份和8月底连续回家了三次。所以我们“不必追”,其实她和许许多多的海外游子都会回家的。那天很晚,她从外滩与陆家嘴观看灯光夜景兴奋地回家,我在她的微信上已经看到她发了很多漂亮照片给自己的同事朋友看,还写了一句话“我永远是上海的女儿”。


二、龙应台母子的家书

龙应台与儿子保持着沟通(应该是用E-mall),她把36封家书汇编成册取名为《亲爱的安德烈——两代共读的36份家书》。都是母亲写给儿子的,但是每封信件之后,也收录了儿子与母亲的交流和讨论。龙应台毕竟是位作家,她对社会、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对儿子的启迪和教诲是水到渠成,有时像涓涓细流滋润儿子的心田,有时也会像汹涌波涛冲击孩子的心灵。作为作家的母亲,那些富有哲理、富有诗意、富有爱心的表述,对安德烈的成长无疑有极大的作用。当然,母亲是作家,那是极为少数的。但是父母对孩子的关怀都可以各种各样的方式进行着,关键是要采用善于孩子接受的方式,每个孩子的个性不一样,所以沟通的方式无可模仿、不会雷同的。


我当初看了这本书信集时很受感动。孩子太早离开父母,最缺少就是思想的交流。我们夫妇俩都是教师,而女儿从小就喜爱和父母聊天、喜欢向我们提问。她去了国外,我们先是约好每周末用国际电话卡通电话,要输入长长一串数字后,才可以通话。后来有E-mall了,就开始在电脑上写信。我写E-mall时,仿佛她就在我身边,很享受这一刻的感觉。女儿也会顺着信件的内容与我探讨。曾经想给她写上100封信,可是当我收集到50多封时,嘎然停止了,原因是那时大家用上了微信通话,后来用视频通话都还可以看到对方。我们至今还保持着一周一次联系,通话常有1小时以上。得感谢通信方式发展那么快,使得我们和女儿的谈话时间累积起来,可能比其他父母与子女的谈话时间还多些。


记得2020年的上半年,女儿正好在沙特首都利雅得出差,正值疫情开始在欧洲蔓延,来势汹汹导致飞机停航,她既回不了德国、也不能飞抵中国,被围困在宾馆里,虽然安全和餐饮是有保障的,但是偌大的五星级宾馆里只剩下为数不多的住客,下一步到哪里?怎样去?问谁都不知道。我们就依靠每天的微信:她向我们通报当地的疫情,我们与她探讨各种回家的方案。其实,我们所谓的方案都是不可行的,但是保持我们之间的话语的联系,让她减少孤独感。这段紧张的生活持续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最后通过大使馆的协调,她终于乘上专机返回德国了。我女儿写了2万字的文章记叙了这段惊险的经历。事情过后,我觉得她经历一次难得的锻炼,不在父母身边,孩子会更有能力。


三、母子与父女在国外相遇

《目送》中有好几篇文章是记叙了龙应台与儿子在伦敦相遇的经历。她是受邀到英国剑桥去讲演,安德烈就从德国飞来相会。希思罗机场到剑桥有两个半小时的车程,母亲决定到巴士车站去接儿子。尽管天气阴雨绵绵,母亲看了好几辆巴士都没有儿子的身影,依然感到自己“很幸福”“多久不曾这样等候一个人了”。


可是,龙应台不掩饰她和儿子的交流有些不畅通。儿子17岁,虽然离家不久,但开始有自己的独立见解,常常表达与妈妈不同的想法。其实这都很自然,或者说是必然的。我女儿早在通话中,就表现出“你们不了解,……”这种“以她为主”的语境了。


我不禁想起2004年的暑假,我带着学校的一批老师在暑假里去欧洲旅游。我们从意大利罗马入境,于是我与女儿约好,她也飞抵罗马,到达我们预定的宾馆会合。这是我在她赴德后第一次前往欧洲,能在异国他乡与女儿会见,确实很高兴。当我们到达这家宾馆时,她早已在客房里休息了。老师们看到理明能随同旅行也很高兴,都希望她能陪老师们逛街购物,因为她的英语和德语已经很熟练了。这次,女儿在老师们中间已经不是一个在校循规蹈矩的学生,她和老师们谈笑风生,显出很成熟的气质。在巴黎的最后一天晚上,她和我商量明年毕业后的去向,我支持她把硕士学位读下去,她竟然回答说,我已经在读硕士课程,可以把两篇论文都写好,争取提前毕业。德国的大学都是宽进严出,再说毕业答辩是一道难关。我认为她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但是,这时的女儿已不是言听计从了,她是早有所安排的。我知道,女儿长大了,爸爸妈妈已经不是“拐杖”,只是一个看不见的精神与情感的支柱。


此后的故事还是有很好的结果,她如愿以偿地通过两篇学位论文的答辩,提早2年毕业。在求职过程中有好几家公司对她的学历与经历很感兴趣,最后是一家著名的罗兰贝格咨询公司接受了这个22岁中国女孩子。其实,在她20年的职业生涯中,还多次“跳槽”。因为,她知道有更好的公司、更好的机遇,所有这一切得失,我们也是听从了她的分析。我们很了解女儿从小有一种跃跃欲试、喜欢挑战的心态,最后的结果也是不错的。


那一年我们欧洲的相遇,正是她即将面临毕业与求职的重要时刻。其实,父母和儿女之间会有很多不同的看法,对于儿女来说,需要的是父母的理解,于是,我们给了她信任和支持。


四、给家长的忠告:孩子,你慢慢来

龙应台的《孩子,你慢慢来》是一本从内心深处充满款款母爱的文集。很多人认为这三部文集是她的关于“爱”与“人生意义”的三部曲。她的许多作品都具有十分犀利的风格,但是在《孩子,你慢慢来》却充满柔情。


儿童时代不仅属于孩子的世界,也是父母亲最值得留恋的年代。大约2岁左右,被抱着长大的孩子常常要从父母怀抱中挣扎出来,学习走路。再大些,就不要爸妈牵着手,要奔跑了。所以,龙应台写《孩子,你慢慢来》是对父母的忠告:孩子虽然在长大,但是不要盼望他们长得太快、学得太多。


现在有不少家长对自己唯一的孩子抱着太高的期望,于是从幼儿园开始,学画画、学芭蕾、学钢琴,学外语、还要提前学习各门功课,全然忘却了他们应该有一个天真无邪的童年。童年是玩耍的时代,让孩子慢慢地长大,就是让他们好好地在玩耍中成长。父母要有足够的耐心,就像书中写道:“我,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望着这个眼睛清亮的小孩专心的做一件事;是的,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他从从容容地把这个蝴蝶结扎好,用他五岁的手指。孩子你慢慢来。慢慢来……”我读到这几句话,眼前浮现出我的女儿也在小时候,蹲下来想把自己小鞋上的鞋带扣成蝴蝶结,我们注视着她那样细心地把鞋带“搭成”蝴蝶结,并没有扣住,但是她很高兴地拉上我们的大手出门去了。不同的孩子小时候都是同样的天真烂漫,就让他们慢慢地长大吧,千万不要拔苗助长、不要大水灌浇,他们还接受不了。


再也不要对孩子说“快快长大”了,让他们“慢慢地、慢慢地长大”吧,长大后就让他们翱翔千万里。20年来,我女儿在欧洲许多宫殿古堡里流连忘返,在许多著名博物馆里欣赏珍贵藏品;在非洲的草原上追逐着动物的迁徙,在加勒比海的小岛上听着海涛声声;在纳米比亚走进了黑人的部落,去马六甲寻找郑和的踪迹;在南太平洋的斐济学习潜泳,攀登过秘鲁的马丘比丘遗址,连婚礼照也是在牙买加海滩上拍摄的。即使回到中国,也挤出时间与我们一起去北京故宫、江南古镇、云南丽江,海南三亚、西双版纳、普陀山、峨眉山、都江堰、三星堆等地游览,我的地理“基因”无形地传给了她。


这是一篇独特的读后感。是看了龙应台的著作后,自然而然地联想了自己的父女之情,随笔写就。





教育牧笛
本公众号主要发布:1.第一线教师开展有效教学实践研究的成果;2.课堂有效教学实录;3.有关有效教学研究的学术观点争鸣;4.有效教学的国际比较研究动态;5.有效教学的学科研究方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