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文摘
2024-09-26 07:09
安徽
第一单元大练考
一、1.(10分)①高峰入云②清流见底③庭下如积水空明④水中藻、荇交横⑤风声一何盛⑥松枝一何劲⑦攀条折其荣⑧将以遗所思⑨问渠那得清如许⑩为有源头活水来
2.(9分)(1)(4分)kuì 建 qiáo 敛
(2)(3分)C【解析】“体裁”指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题材”指构成文学和艺术作品的材料,即作品中具体描写的生活事件或生活现象。此处指的是消息、新闻特写、通讯、新闻评论等不同的文学作品表现形式,用“体裁”恰当。“运营”比喻机构有组织地进行工作。“经营”指筹划、组织并管理。此处指国民党反动派筹划的“长江防线”,用“经营”恰当。“迷途知返”比喻犯了错误后,知道改正。“流连忘返”指因留恋美好的景物或事物而舍不得离去。此处形容语文学习令“我们”留恋,用“流连忘返”恰当。故选C。(3)(2分)历史新闻、人间百态犹如一幅幅画面呈现在眼前,无时无刻不触动着我们的心灵。
3.(4分)(1)(2分)毛泽东 朱德
(2)(2分)①毛泽东回忆往事时眼睛润湿(或:在路上同农民交谈的情景)②使采访更加真实可信,人物形象更加饱满鲜明
4.(12分)(1)(5分)①(2分)将书名号改为双引号。②(3分)“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与“天宫”空间站成功对接,航天员入驻“天宫”。
(2)(3分)示例:标识图主体为中国空间站,下方为“中国空间站”“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行任务”字样,数字“18”作为背景,和闪耀的18颗星星均对应任务序号“18”。
(3)(4分)①您能否介绍一下您成为航天员前的经历?
②您认为未来的航天员会面临哪些困难和挑战?请您就如何培养科学精神给予我们中学生一些建议。5.(3分)D【解析】句子指出中国人民志愿军义无反顾、舍命向前的原因,由此可知句子前面应为问句,故应填在【丁】处。故选D。
6.(4分)这个数字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牺牲的人数,作者再三强调是为了表明中国在这场战争中的巨大牺牲,同时体现了报告文学语言的准确性。
7.(4分)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邱少云的军衣残片以人的动作和情态,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邱少云坚韧的精神,语言极具表现力,体现了报告文学的文学性。8.(5分)这篇报告文学以中国迎回部分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和烈士遗物的新闻事件为契机,回顾了那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我们不能忘记中国在这场战争中的巨大牺牲,正是因为不敢忘记,才能从历史走向未来,从胜利走向胜利。9.(6分)符合。“回家”一词贯串全文,是行文线索;“回家”二字设置悬念,吸引阅读兴趣,激发读者思考;以“回家”为题与文中迎回志愿军烈士遗骸和遗物回国的事实契合,体现了“追求真实”的要求;“回家”也是迎接烈士遗骸回国的一种形象化说法,让读者倍感亲切;也表现出祖国和人民从未忘记迎烈士“回家”,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节目运用AI、XR等技术手段,让‘敦煌春景’在舞台上‘活’起来”可知,“运用AI、XR等技术手段让诗歌内容‘活’起来”有误,“整季收视稳居同时段专题节目第一的核心要素”在文中并未提及。故选C。11.(4分)古诗文受到绝大部分受访对象的喜爱,但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受访者平时能够经常接触到古诗文。从中可以看出中国传统诗词文化并未得到广泛传播。12.(3分)才能够更好地提升传统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13.(6分)①节目要提炼诗词文化中最美好的东西,注重诗词文化的分层次传播。让诗词成为滋养精神的生活方式。②节目策划需直面现代生活和现代问题,面向不同年龄阶段、不同行业背景的“诗友”,注重时代热点、融入时代精神,让传统诗词文化“活”在当下。③节目需借助当下的技术手段和传媒手段来提升传统文化的传播力影响力,创新思路,为观众打造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沉浸式体验场。14.(4分)(1)同“缺”,空隙、缺口(2)甚,很(3)向西,往西(4)阻断16.(6分)(1)即使骑着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没有这么快。(2)抬头仰望,回旋高峻的险峰逼近天际,陡峭的山峰往下倒插,飞流悬挂在峰峦上。17.(5分)都突出了山险峻高耸的特点。【甲】文写三峡的山,“重岩叠嶂,隐天蔽日”是正面描写,“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是侧面描写;【乙】文写雁荡山一带的山,“回嶂逼天,峭峰倒插”“嶂方展如屏,高插层岩之上”是正面描写,“飞流挂其中,真若九天曳帛者”是侧面描写。【参考译文】【乙】往西走到小龙湫下面,想探寻剑泉,没有找到。坐在浅水中的石头上,抬头仰望,回旋高峻的险峰逼近天际,陡峭的山峰往下倒插,飞流悬挂在峰峦上,真像从九天之上飘曳而下的丝绸。往西走过小剪刀峰,又经过铁板嶂。铁板嶂呈方形,伸展如同屏风,高高地插在层叠的岩石上面,下面裂开一道像门一样的缝隙,只有云气在缝隙中出没,阻断了人的踪迹。三、18.(55分)【任务一】【审题指导】一、审题。题干要求选取身边的“小记者”“小编辑”,写一篇新闻通讯报道他(她)或他们的事迹。通讯要求具有真实性、客观性、时效性、形象性等。因此,写作时要真实、客观、形象地报道“小记者”“小编辑”的事迹。出的性格特点,人物的心路变化历程,人物的主要成绩等。要做到内容真实可信,表达准确,需要思考从什么样的角度讲述更有逻辑性,更有感染力。三、选材。通讯稿是记叙文的一种,不要将其写成散文或活动实录。例如:可以选取某位具有代表性的小记者、小编辑的突出事迹,或是在他(她)身上发生的难忘的、有意义的事情,这些都可以作为新闻素材。写作时还要注意新闻稿要以叙事为主,情感要轻,注重事件的真实性。告别失败,擦去泪水,勇敢自信地走自己所选择的路,当回过头时,你会发现走过的每一段路都是那么的精彩···——题记一次偶然的机会让曾籍籍无名的她成了一名校园小记者。在很长的一段日子里,校园记者站伴随她走过不一样的生活。
成为一名校园小记者之后,她欣喜若狂,以为自己登上了星光大道,能稳操胜券。但喜悦只是一时的,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她像是走进了原始森林,迷失了方向。上课时,老师讲得神采飞扬,别人听得津津有味,而她根本听不懂;培训班上,她更是完全充当了配角,对专业知识知之甚少,提问时几乎一句也答不上来。逐渐地,她降低了对自己的要求,不知不觉间,半年时光逝去。迷茫、害怕的泪水总在她的眼眶里打转。后来,她认识到了知识的缺乏对自己的影响,于是便重新调整好心态,一切从零开始,重新出发。每次上完培训班后,她都会主动向老师请教,向同学询问。课后,她埋头苦读,挑灯夜战。果然,功夫不负有心人。她的眼界开阔了许多,内心更加沉稳,同时善于去发掘生活中的美好,将其汇聚成文,一篇篇优秀的新闻稿,一次次精彩的采访,都成了她成长中光辉灿烂的一笔。她就是活跃在学校各大活动晚会上的“校园小记者”,也是我的挚友。她的经历告诉我们,努力会让你更加强大,付出终会得到回报。她的校园小记者之路虽然光辉灿烂,但也经历了不少的酸甜苦辣,现在的她始终相信“只有不断地拼搏,才会有最闪亮的明天”。【名师点评】本文以题记的形式引出话题,接着描写了“她”变成小记者后由骄傲到受挫再到最后成功的过程,结尾升华主题。从第三人称的视角出发,更好地突出了文章中心,引起读者共鸣。【任务二】【审题指导】一、审题立意。引导语引起同学们对于往事的回忆,激发创作欲望。“第一次采访一定会让人获得独特的体验、感受和思考”一句既点明了写作内容,也点明了文章主旨。“采访”是一种行为,有一定的过程性。“第一次”是对“采访”的限定,在行文当中一定要有所体现。二、选材构思。采访的对象和主题都没有限定,这就给同学们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挥空间,便于从自身学习与生活中选取材料,写出真情实感。因为本文是一篇叙事类的文章,所以应注意叙事要素的完整,交代清楚采访的起因、经过、结果。但要有所侧重,注意详略得当。写作时应以记叙为主,穿插适当的描写,文末可用抒情和议论点明主旨,升华主题。记得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我和同学们紧张而充满期待地走进了新闻学的课堂。随着铃声的响起,我们的“新闻采访”活动正式拉开了序幕。那是我人生中的第一次采访,虽然时过境迁,但那段经历依然历历在目。
我们小组决定以“当代青年面对的压力与挑战”为主题,寻找几位年龄不同、职业不同的青年进行采访。在准备过程中,我们不断讨论、修改问题,试图从多个角度深入了解这一话题。选择采访对象时,我们注重多样性和代表性,既有在校大学生,也有刚步入职场的年轻人,还有已经取得一定成就的创业者。终于,采访的日子到来了。我清楚地记得那天早上,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教室里,空气中弥漫着紧张与期待的气氛。我和我的搭档提前来到教室,一遍遍地检查采访设备,确认问题清单。当第一位采访对象走进教室时,我的心跳突然加速,手心也开始冒汗。然而,随着交流的深入,我的紧张感逐渐消散。每一位采访对象都坦诚地分享了他们的经历和感悟,让我感受到了真实与热情。我认真地倾听、记录,偶尔提出一些问题。在采访过程中,我不仅获得了丰富的信息,还学会了如何捕捉有价值的新闻点。采访结束后,我们整理录音、编写稿件,最终将采访成果呈现给了全班同学。当我站在讲台上,分享我们的采访经历和成果时,我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成就感。这次采访不仅让我了解了更多关于青年压力与挑战的真相,还让我学会了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如何去发掘和传播真相。回首“第一次采访”,我深感自己收获颇丰。那不仅是一次对新闻工作的实践探索,更是一次个人成长的历练。我学会了如何与人沟通、如何面对挑战、如何克服自己的恐惧和不安。那段经历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成为新闻人的梦想,也让我对未来充满了期待和信心。【名师点评】这篇文章生动地描绘了作者第一次采访的经历,从准备到实施再到反思,过程清晰,细节丰富。文章语言流畅,情感真挚,既展现了采访的艰辛和乐趣,也体现了作者的成长和收获。通过这篇文章,读者能够感受到新闻工作的魅力和挑战,也能体会到作者对梦想的热爱和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