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市潘集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文摘
2024-10-19 07:11
安徽
潘集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第一次联考语文参考答案④月有阴晴圆缺⑤今日听君歌一曲⑥暂凭杯酒长精神⑦有弟皆分散2. (1)①酱② jí③shĩ(2)①碳灰②炭灰(4)为读者真实再现了大堰河勤劳操持家务的情景。在这些话语中,我们能感到大堰河勤苦操劳、仁爱善良的行为,在我心中投下了母爱的光辉(5)大堰河勤劳善良,忍辱负重,任劳任怨的奉献自己生命中全部的爱,她是平凡却又伟大的母亲。诗人通过赞美大堰河,寄托了对大地上所有像大堰河一样的劳动人民的赞美之情。3、(13分)(1)做自强少年,让青春无悔(2分)(2)吾将上下而求索白了少年头天下兴亡(3分)断齑画粥的范仲淹 卧薪尝胆的勾践(2分)(3)①应删去“通过”或“使”(2分)②建立树立(2分)③解决发现(2分)5.对自己仍能劳作感到骄傲,内心喜悦满足;对给孩子增添麻烦感到不安。(2分)
6.不能删去。此段写了诗人余秀华诗歌中对稗子的好感,引出下文母亲对稗草的复杂情感以及我对于稗草和母亲的回忆;引用诗句富有文学气息,激发读者阅读和思考的兴趣。(4分)
7.①大词小用,“江山”本指疆土、政权。文中将“母亲田地”这样的小事物故意说成“疆土、政权”这样的大事物,突出母亲的能干以及她对劳动的热爱从而渲染母亲失去土地后的无奈,强化读者印象。(3分)②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母亲所处的环境比作汪洋大海,把母亲惶恐无助的样子比作小船找不到码头,生动形象地呈现出母亲觉得自己无用的状态,表现出作者对母亲的心疼。(3分)
8.不能。本文虽然重在写母亲,但文章以稗草为线索来组织材料,推动母亲生活状态的变化。母亲在早期强势有力、价值明显,并不像稗草。文章借母亲对稗草的态度告诉读者生活的哲理:要认真劳动、努力生活。(5分)10.首先提出问题,人或多或少都要面对如何与自己相处;然后用哲学家芝诺答问的事例论证观点;接着阐述了与自己相处的内涵;最后列举现实生活中的现象,从反面论证不会与自己相处的危害。(4分)11.材料一放在第②段,这则材料写人们不能放慢脚步去观察去聆听,可从反面论证“把脚步放慢,给自己更多的时间去观察、去思考,成为一个能够充满智慧的人”的观点。(3分)材料二放在第③段。这则材料强调的是内心的平静与修为,可以证明“沉静,无论是对于涵养个人的人生智慧,还是培育理性的民族精神,都是十分有益的”的观点。(3分)12.保持高尚的价值追求;养成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增强直面现实的思辨能力;以哲学的眼光看待和分析事物;通过人际交往形成对自身更深刻的认识,进而实现自我完善。(4分)13.(4分)(1)曾经(2)因为(3)交换(4)救活,使··活(4分,每空1分,意思对即可)14.(6分)(1)在朝廷里做官就为平民百姓忧虑,处在僻远的江湖间就为君主担忧。(2)杭州是水陆交通的要地,得疫病死的人比别处常要多些。(共6分。每小题3分,意思对即可)16.(4分)范仲淹“先忧后乐”,时刻将百姓与国家放在心上,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作为政治抱负。苏轼被贬杭州时,帮助百姓对抗饥荒和疫病。(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苏轼到杭州后,遇上大旱,饥荒和瘟疫并发。苏轼向朝廷请求,免去本路上供米的三分之一,又得赐予剃度僧人的牒文,用以换取米来救济饥饿的人。第二年春天,又减价出售常平仓的米,做了很多粥和药剂,派人带着医生到各街巷治病,救活的人很多。苏轼说:“杭州是水陆交通的要地,得疫病死的人比别处常要多些。”于是收集多余的钱二千缗,又拿出自己囊中黄金五十两,建造治病场所,渐渐积贮钱粮来防备疫病。···苏轼二十年中两次到杭州,对百姓有功德,家家有他画像,人们饮食时一定向他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