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胡艺术近百年的发展中,有两位民间音乐家——华彦钧和孙文明。他们以富有创造力、特色鲜明的传统音乐创作和高超而富有表现力的演奏技艺,为后人留下了一笔珍贵的文化遗产。他们的大部分作品已经成为今天中国弓弦艺术舞台表演、专业教学、音乐研究以及社会文化传播中经常被关注的对象,其中的不少作品,也已成为百年二胡艺术曲库中的经典作品,在国内乃至国际上成为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中国文化符号。本期经典艺术讲堂,请随著名二胡演奏家宋飞一同了解民间音乐家华彦钧、孙文明的音乐创作。
二胡艺术发展的初期,在刘天华开辟的将二胡带入艺术表演和教育传承这一新的发展大道之外,还有着另一种文化传承的传播途径,这就是长期扎根于中国传统音乐土壤中的二胡艺术。这种文化传承途径仍然在不断延续并催生出新的生命。其中,华彦钧和孙文明两位艺术家,通过抢救性发掘,将他们具有很强生命力和艺术魅力的音乐保存下来,并带到全国乃至世界舞台,从而将中国传统音乐中民族弓弦艺术的菁华展现在世人面前。
传统音乐中的弓弦艺术,至今依然存在于各种民间戏种、乐种之中,仍然是我们今天进行二胡艺术创作的源泉之一。这就是本期我们来讲民间音乐家华彦钧、孙文明音乐遗产的意义所在。
一、华彦钧、孙文明的跌宕人生
华彦钧(1893-1950),江苏无锡人,当地人亲切地叫他阿炳。据他的同乡人,也是从小就认识并了解他成长经历和生活状况的音乐教育家杨荫浏先生介绍,华彦钧的父亲华清和(号雪梅),是无锡洞虚宫雷尊殿的当家道士。华雪梅精通各种乐器和道家音乐,在这种环境下,华彦钧年幼时就表现出罕见的音乐天赋,他接触和学习各种乐器,尤其对二胡的学习更为用心。他演奏用的二胡,所用外弦比一般的弦粗得多,这对演奏技艺的要求也更高。17岁时,他正式参加道教音乐吹奏,由于长得一表人才,还有一副好嗓子,被人们誉称为“小天师”。
父亲去世后,华彦钧成为雷尊殿的当家道士。后因社会动荡不安、民不聊生,为了营生,华彦钧在做道士的同时,在婚丧喜庆中演奏音乐,结果被排挤出道士的集团。这样,他就在社会的底层谋生,生活穷困潦倒,又染上眼疾,双目相继失明,便于街头卖艺为生。于是,人们熟悉的,不再是雷音殿道士华彦钧,而是街头艺人阿炳。
阿炳演奏二泉映月,珍贵的历史录音
我们现在提起二胡,很多人会想起“瞎子阿炳”,却少有人知道同为盲艺人的二胡演奏家孙文明。孙文明(1928--1962),出生于浙江上虞。四岁时因患天花而双目失明。十二岁时父亲去世,迫于生活,曾学算命,到处流浪,后学二胡为谋生手段。他学习时先是模仿拉奏,善于吸收民歌小调,各类戏曲曲艺无所不学,后来就自编自演。1959年应上海民族乐团的邀请,到上海传艺,后又到上海音乐学院授课。1962年12月13日病逝,终年仅有三十四岁。
二、华彦钧、孙文明的音乐创作及演奏艺术
阿炳在音乐上的成就,远远超越了家传师承的藩篱,博采众长,广纳群技。为了更好地反映现实生活,表达乐曲的感情,他在民间器乐演奏的基础上,对二胡演奏技术进行了创造性的发展,打破了旧的传统演奏技法的局限,突破了江南民间的演奏习惯,丰富了二胡演奏的表现能力。他的作品《二泉映月》《大浪淘沙》获二十世纪华人经典音乐作品奖。
《大浪淘沙》原是阿炳创作的一首琵琶独奏曲,乐曲表现了作者对不平人世的无限感慨及对命运的态度。此曲经杨荫浏、曹安和两位先生录音并记谱才得以保存下来。后来我(编者按:宋飞)将其移植为二胡曲,并借鉴了琵琶的演奏语言及左右手技巧进行诠释。
乐曲共分为三段:第一段细腻安静地述诉了作者对人生不平和的感慨;第二段用发展的手法,乐曲情绪逐渐高涨,富有推动力的音调与前一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第三段采用十番锣鼓《将军令》的曲调作为素材,以明朗铿锵有力的节奏,作为寄托着对美好生活的期望。现用低音胡琴来演绎,另有一番意境。
《二泉映月》这首乐曲自始至终流露的是一位饱尝人间辛酸和痛苦的盲艺人的思绪情感。作品展示了独特的民间演奏技巧与风格,以及无与伦比的深邃意境。全曲主题时而深沉,时而激扬,同时随着音乐本身娓娓道来的陈述、引申和展开,使阿炳所要表达的情感得到更加充分的抒发,深刻地展示了阿炳一生的辛酸苦痛,不平与怨愤,同时也表达了他内心的一种豁达以及对生命的深刻体验。《二泉映月》被改编成管弦乐合奏等多种音乐形式,在世界的舞台上久演不衰,成为中国音乐最具代表性的名曲之一。
孙文明的二胡演奏艺术富有创造性,他和阿炳都是从不同方面丰富了二胡的演奏技巧和表演艺术。孙文明能根据乐曲表现的需要采用独特的八度定弦,有时甚至不用千斤,有时还用双马尾来演奏,效果奇特,另有一番情趣。他在运弓走指方面,把“托丝”和“轻按”巧妙结合,奏出类似洞箫的优美音色。他还善于运用虚弓、弹弓、滑音、泛音等技法来丰富表现力,形成自己独特的演奏风格,同时他也是将技巧与音乐二者关系协调的最好的典范。他的二胡实践,对二胡艺术的发展有很大的启发作用,尤其在传统音乐风格的传承、创新和探索方面。他创作的八首二胡曲中,《流波曲》是代表作之一。
《流波曲》创作于1952年冬,乐曲结构严谨完整,旋律深沉动听,以如泣如诉、委婉动人的音调描述了作者在旧社会过着流浪颠簸的凄凉生活的情景。音乐时起时落,时怨时愤,犹如不平静的波涛,故名《流波曲》。
阿炳的《二泉映月》和孙文明的《流波曲》都是他们不朽的代表作,旋律凄美、柔情而又跌宕起伏,诉尽一路漂泊、流落他乡、辗转飘荡的人生感叹。把对痛苦生活的感受,全部通过音乐反映出来,渗透着传统音乐的精髓,透露出一种来自人民底层的健康而深沉的气息,情真意切,扣人心弦,充满着犟烈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