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关注「政治学评介」获取更多资讯
分享会纪要
首先,主持人张恺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逐一介绍了四位嘉宾的主要信息与发言主题,同时也简述了活动主办方「政治学评介」的平台定位及运营宗旨。
游宇老师分享
厦门大学游宇老师分享的主题是《过程追踪法的兴起与应用》。游宇老师主要探讨了过程追踪法这一研究方法在政治科学中的应用、起源及其所面临的挑战。
首先,游宇老师指出过程追踪法被视为解决因果推断和因果机制问题的重要方法,其兴起推动了政治科学方法论的发展。他提到,在政治学研究中,过程追踪法常常作为首个被提及的因果推断工具,被众多学者认为是能够进行个案因果推断、澄清因果机制的有效方法。
其次,游宇老师阐述了过程追踪法兴起的背景。他认为,过程追踪法的兴起主要是为了应对实证主义科学革命以及KKV所带来的挑战。KKV普及了描述性统计、因果性推断等重要概念和术语,并鼓励政治学研究者提高方法论自觉性,从定量研究的成熟规范中改进自己的研究。然而,KKV也引发了一系列关于研究设计严谨性、透明性以及结构化的讨论和挑战,过程追踪法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成为应对这些挑战的重要工具。
接着,游宇老师强调了过程追踪法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开辟的新路径。他认为,过程追踪法通过强调因果机制的重要性,为研究者提供了一种不同于传统因果推断的新视角。这种方法不仅有助于解决案例研究中因果推断的透明化问题,还提高了研究者的方法论自觉性。
此外,游宇老师还提到了过程追踪法在政治科学应用中的现实因素。他指出,一些研究国际关系、国际政治以及历史的学者,由于面临案例稀少且又想进行因果推断的困境,因此不遗余力地推广过程追踪法。这些学者的努力推动了过程追踪法的普及和应用。
最后,游宇老师总结道,在方法论多样化的时代,我们应该丰富因果推断的工具库,而不是局限于某一种方法或理论。他呼吁学者们以开放的心态学习和讨论不同的方法论路径,共同推动政治科学和其他社会科学领域的发展。
郭台辉老师分享
云南大学郭台辉老师分享的主题是《政治学的视角论困境及未来》。郭老师主要从政治学的视角论存在的问题及其应对策略进行了深入剖析。
首先,郭台辉老师指出政治学在20世纪之后面临的一些问题。尽管政治学在近些年有一些方法论的进步和讨论,但整体而言20世纪之后的政治学并没有产生很多具有世界性影响的经典作品,所谓的经典往往高度情境化,缺乏普适性。郭台辉老师认为,经典的政治学作品应该能够对政治危机有普遍解释力,对世界政治实践产生重要的“立法者”影响,但在20世纪之后,这样的作品太少了。
接着,郭台辉老师分析政治学视角论存在的困境。政治学在20世纪之后逐渐脱离其母体学科——哲学与历史,更加强调通过具体方法和视角去落实具体的经验过程,这导致政治学的前提被忽视。不同的研究者往往采取不同的角度去看待同一个问题,从而形成不同的经验论证材料和发现。这种视角主义的方法虽然有助于深化对特定问题的理解,但也带来整体与部分、主体与对象之间的困境。
在应对策略方面,郭台辉老师提出几点看法。首先,对视角论有反思和怀疑精神。我们应该对任何作品或命题或概念或理论保持怀疑态度,通过反思和对话来深化对其的理解。其次,保持有限认知的假设,即世界实体是不可知的,至少我们不能全部知道,因此应该保持对对象的有限认知,并认识到任何方法都有其局限性。
此外,郭台辉老师还强调方法论多元主义的重要性。我们应该根据问题导向来选择适合的分析视角和方法,而不是坚守任何一种方法论的原则。这种多元主义的方法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看待问题,并推动政治学的进步。
最后,郭台辉老师总结他的观点。不同的视角和方法可以看到不同的对象或对象的不同部分,没有一个单一的上帝视角可以统揽整个世界或现象。因此,我们应该保持宽容和承认不足的态度,不断改变看待问题的角度并拓展视野,接纳所有方法论的意义并积极探索未知领域。
罗祎楠老师分享
北京大学罗祎楠老师围绕《反求诸己:历史社会科学的实践方法论》展开分享。
罗祎楠老师首先表达了自己对于方法讨论的一种简洁和直观的倾向,避免将方法论述得过于复杂。他提到自己最近出版的著作《反求诸己》后收到了一些反馈,希望借此机会与大家分享自己对于研究方法的基本思考。
罗祎楠老师指出,在中文语境中,方法简单来说就是我们作为行动者对自己在做什么需要有一个自觉,并将这种自觉讲述出来,进而成为做事情之法。这种方法包含了学习和传播的含义,通过自我表达和他人学习传播,法得以形成和延续。然而,在社会科学方法中,我们现在所用的很多方法却难以充分表达我们究竟在做什么,反而遮蔽了我们的真实行动。
罗祎楠老师通过走路和地图的比喻,生动地说明了我们在实践中感受到的东西(如路上的感觉、房子的变化等)才是引导我们走到目的地的更根本的东西,但这些在地图(即我们现在的方法)中并未出现。他强调,我们在研究过程中,如何从材料或田野资料本身建立机制的概念,并论证其合理性,这部分在现有的方法中是被遮蔽的。
罗祎楠老师进一步指出,这种遮蔽在教育学生时尤其明显。学生往往只是简单地套用概念,而缺乏从材料到概念之间合理性的论证。他提到过程追踪等方法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即缺乏对人的社会行动本质的深入探讨。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罗祎楠老师提出我们需要重新回到人类文明的认识论基础上去,特别是回到中国历史资料中去寻找新的方式,将我们正在行动中的方法呈现出来。他强调这是一个反求诸己的过程,即回到自己的行动中,对自己正在做什么有一个自觉的理解。
在此基础上,罗祎楠老师重新审视了一些政治学和社会科学研究的议题,如定性和定量的意义、国家理论的研究、质性分析等,并提出了新的理解。他指出,我们现在的很多方法讨论都局限于一个狭小的区域,而忽视了更大的领域。他鼓励大家要敢于走出这个区域,去探索未知的部分。
最后,罗祎楠老师提到自己的书出版后收到了各种反馈,包括学生的和学者的。他认为这些反馈都是有益的,因为它们促使他更加深入地思考自己的研究方法和观点。他强调,真正的哲学应该走向我们实际的研究实践中去,而不是停留在抽象的层面上。他鼓励大家要敢于反思自己的方法和观点,不断回到实践中去寻找真理。
耿曙老师分享
浙江大学耿曙老师分享的主题是《政治学方法:人文 vs. 社科》。耿老师主要针对政治学的研究方法进行了深入探讨,特别是关于人文方法与社科方法的本质区别与相互联系。
首先,耿曙老师指出当下的政治学研究中有个突出的问题:学科内部对于研究方法严重缺乏共识,导致博士论文评审等过程中出现意想不到的困难。他提到,目前主流看法是将政治学研究(或社会科学研究)划分为两大范式:“定量(实证)范式”与“定性(诠释或建构)范式”。但耿曙老师认为这种划分存在问题,因为定性研究怎会不实证(经验)?定量研究也必须经过诠释,两种范式并不能就“定量-定性”或“实证-诠释”加以区分。
接着,耿曙老师面对政治学科中类似C. P. Snow所说的“两种文化”情况,即研究界中存在两种不易沟通的文化或信仰,他认为其关键在“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之别。他进一步指出,在我国,由于将人文与社科在认识上有所混淆(都视为“文科”),导致对两者研究方法有所混淆。例如,将历史学、哲学等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如政治学、经济学等混为一谈,没有清晰地认识到它们在研究目的上的不同。耿曙老师认为,两者的核心区别在于它们的研究目的不同:人文学科的核心兴趣在于解释或理解世界,而社会科学的核心关注则在于改变世界、减少苦难。因此,他提出与其将政治学的研究方法视为定量与定性的区分,不如将其视为人文与社科的区分。
基于两类学科的目的不同,耿曙老师指出,人文方法强调寻求理解,因此情况描述和多因解释都是有价值的,对于不同看法持宽容态度,不需要逐一甄别,并特别强调研究者的反思。而社科方法则强调指导行动,往往借助因果架构并追求简约原则,要求清晰界定、广泛适用与经验验证,并特别重视论证的严谨性。
最后,耿曙老师又考察当下中国政治学研究的现状,指出政治学研究中存在方法多元的特色,人文与社科方法两个社群之间,可以并存并互相借鉴,让政治学研究既更多人文关怀,也更求研究通则。同时,他也提到了中国政治学社群中社科方法相对不足以及“中间塌陷”问题,即夹处在定量与定性研究之间,太少理论引导、严谨规范的案例研究。他因此鼓励年轻学者追求多元、丰富的研究方法,并不断提升研究质量。
互动环节
在互动环节中,各位与会老师围绕研究方法、人文与科学的融合以及研究方向选择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首先,关于人文与科学在政治学研究中的融合问题,罗祎楠老师认为,人文与科学并非截然对立,而是可以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他强调,学者们在研究过程中不应过分强调自己的身份标签,无论是人文的、科学的,还是实证的、阐释的,都应该追求对世界的真实理解。罗祎楠老师指出,他个人更看重的是学者在追求理解世界过程中的真实自觉,而非仅仅局限于某种特定的研究方法或视角。郭台辉老师对罗老师的观点表示赞同,并进一步强调人文与科学融合的必要性。他认为,将人文精神融入科学研究中,可以丰富政治学的研究视角和方法,使研究更加全面和深入。同时,郭台辉老师也提出自己对研究方法的看法,他更倾向于强调研究背后的哲学基础或认识论基础,认为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世界和解释现象。耿曙老师则从一个更为宏观的角度探讨了人文与科学的融合问题。他指出,在学术研究中,人文与科学往往是通过构造其反面来呈现各自特质的。然而,在实际的研究实践中,这两者又是相互交融、相互塑造的。耿曙老师认为,我们在认识到人文与社科的区分后,在实际研究过程中却不必过分强调,而应更关注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
在研究方法的理解与表达问题上,罗祎楠老师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他认为,研究方法不仅仅是一种工具或手段,更是一种思维方式。他强调,研究方法的真正内涵在于它背后的思考过程和逻辑体系,而不仅仅是表面的操作步骤或技巧。罗祎楠老师指出,当前许多学生在研究过程中往往过于注重技术层面的操作,而忽视了背后的思考过程,这导致他们的研究成果往往缺乏深度和说服力。针对这一问题,罗祎楠老师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他认为,我们应该引导学生更加注重研究过程中的思考和反思,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论证能力。同时,他也呼吁学术界在教授研究方法时,能够更加注重对方法背后逻辑和体系的讲解,而不仅仅是表面的操作步骤。
在研究方向的选择上,郭台辉老师给出了自己的建议。学生在选择研究方向时,应该更多地考虑自己的兴趣和热情,而不是仅仅局限于小众或主流的主题。只有真正喜欢并投入的研究方向,才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愉悦和成就感。同时,小众的研究方向并不一定没有价值或意义,只要能够深入挖掘并给出有力的论证,同样可以取得重要的研究成果。
在这次互动环节中,各位老师围绕研究方法、人文与科学的融合以及研究方向选择等问题展开了深入的讨论和交流。他们的观点各有侧重但相互补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面而深入的学术视野和思考角度。
结尾环节
最后主持人张恺对各位嘉宾的精彩发言表示感谢,鼓励大家关注「政治学评介」公众号,本次政评学堂第三十八期圆桌论坛圆满结束。
排版:陈静蕊
审核:张恺
本平台分享的任何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旨在方便大家了解学界动态,在学术层面学习与批判。不代表本平台立场,仅供参考,勿作他用,特此声明。(如需转载或进入微信交流群,请联系“政治学评介”公众号,或者添加政评君官方微信,ID:Z-Pjun)投稿、建议以及加入我们,请联系邮箱:zhengzhixuepingjie@126.com。
也欢迎您加入我们的官方QQ群
QQ群号:271025519
微博:政治学评介
公众号:政治学评介
哔哩哔哩:政治学评介
✦
✦
力争给你专业、前沿、开阔的政治学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