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完了所有的子弹,满仓待涨!
文摘
2025-01-22 23:30
浙江
今天的头条新闻,《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想必各位都看过了吧,重磅利好!早晨起床,看到大洋彼岸的消息,我在心里就做好了交易计划,今天,市场只要应声下跌就加仓,因为其政策符合市场预期,回调就是加仓机会。所以,我在今天把所有的子弹都打了出去,包括个人养老金账户,也是一次性买齐,没想到,收盘后就出利好政策。年底,工作上的事情本就多一些,结果,最近的文章流量也不太好,以至于我的2025年投资展望,拖到现在都没写完,那就先拆开聊吧。前些天,跟大家聊了红利和商品,今天,趁着回调,来跟大家聊下近期热炒的、也是今年重点关注的板块之一,机器人。上周,有朋友在星球上留言,要我也聊下。去年,有跟大家讲过,A股最肥的投资机会,有两大类:第一类,就是如《繁花》中强幕杰所讲的,要做就做前所未有的题材,比如当年的元宇宙概念等,因为一个demo或者“宏伟的”idea,就让资本市场沸腾,相关公司的股价,短期涨幅都在数倍,炒完便是一地鸡毛,赚这种钱,拼的就是市场热点认知能力,普通人是很难赚到的。第二类,就是炒商业化,或者是“行业技术突破”,就比如在2019年-2022年炒过的新能源车和光伏,前者,炒的是新能源车渗透率爆发,最肥的投资机会就是1-10的那一段;后者,炒的是光伏行业技术突破后,成本骤降,在2020年实现了平价,即光伏发电项目,在未有政府补贴的情况下,依然能实现合理的利润。这种炒作,往往是伴随产业发展走的,比如技术突破、订单放量等,因此,这种炒作周期就比较长,往往能持续3~5年,许多人赚大钱,就是赚这种钱。机器人,当前就正好进入到这类投资机会的前期,若以大家熟悉的新能源车产业为例,差不多就是2019年的新能源车。中国机器人市场,主要以工业机器人为主,大家最熟悉的,就是在电视、直播间看到的焊接、装配机器人,中国是全球焊接机器人的第一大市场,日本是焊接机器人制造强国。服务机器人,也就是当下热炒的人形机器人,因为它能够模仿人类的动作和行为,在工业生产中可以完成一些精细和复杂的任务,在医疗服务中,可为老年人或残疾人提供药物建议、康复锻炼等帮助,在家庭场景中可承担一些家务。因此,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加剧,用工成本日渐走高,以及提升产业竞争力等,所以,在技术进步、市场需求、政策支持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情况下,人形机器人的发展,迎来井喷式发展。先说技术进步,在过去两年,国内的人形机器人,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进步,从单纯的直立行走到完成各种精细的动作,其最重要的认知水平,也在AI的帮助下,迅速提升,比如,特斯拉的人形机器人、华为天才少年稚晖君的智元机器人,均已被派驻到工厂流水线“实习”打螺丝了。再说市场需求,海外高通胀和国内卷成本,是人形机器人发展的重大推手,因为新技术,可以从底层逻辑上解决成本与效率的问题。根据申万宏源研究数据,一个工业机器人等效人力系数是4.0,在电子元件组装任务中,一台高速电子组装机器人的效率,相当于 4-10 个工人的组装效率;一台服务机器人等效人力系数为 0.7,比如酒店清洁机器人,一位清洁工打扫一间客房的时间约30-35分钟,一台清洁服务机器人需60-90分钟,但是,机器人可以白+黑、5+2的工作。因此,机器人只要能做到平价,需求就会井喷,而平价,就在眼前!马斯克此前表示,到2025年底,Optimus将实现对外销售,至于其价格,最终将低于25000美元或30000美元。就这,还是未实现大批量、中国化供应的情况下的价格,就已经具备一定的替代优势,在中国,流水线招一个工人,各项成本,怎么的一年也得小10万吧,买一台机器人,两三年就回本了,未来,特斯拉的机器人若是实现中国化供应,其价格只会更低,届时,替代需求只会更强。所以,这些年在机器人技术突飞猛进后,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市场规模增速持续高于工业机器人。前段时间,英伟达的创始人黄仁勋,也被称为AI教父,就有一个重要观点:人形机器人是AI下一波浪潮。投资上,现在就两条线,一条是炒特斯拉供应链,一条炒华为供应链,事实上,不管是哪条产业链,其实只要是这个产业链上的公司,都还有机会,因为这才刚刚放量。在制造领域,供应商要打入主机厂的供应链,一般会有个验证周期,大概是12-24个月,在这个过程中,主机厂会引入多家供应商,因此,谁都不好说谁能笑到最后,拿到大单。
而这个时候,又如同炒“新题材”一样,都是模糊的正确,大胆猜想小心求证,最终,十倍股就是从这些有想象力、有订单的公司中诞生。因此,除过红利、有色、消费电子等,科技板块,大家还可以重点关注下机器人板块的投资机会。于多数朋友而言,直接关注机器人ETF易方达(159530)就好了,持仓已经涵盖了机器人产业链的上、中、下游,现阶段,把握行业贝塔比挖掘alpha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