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愉快(下)

教育   2024-09-25 06:40   新加坡  

点击"存在无法说” 关注我们




《周末愉快 2/2》



【读者6】:感觉是在真实地活着, 没有担心畏惧不用理会头脑告诉的种种假设和故事。我曾经有过一个体验, 虽然我在听一位同事对另外一个同事的抱怨, 但是同时对两个同事都有深深的一种理解, 并没有只站在一个同事的角度上接受思想安排的故事。当超越一切概念了,体会反而真实地发生。


【明亮】:确实,敏感度提高以后,会自然地融入了一切经验质地中,好像你同时是这两位同事。感觉很奇妙。那种既在经验中,又好像不在经验中的奇妙。


【读者7】:Apparently(显然), 明白前是“思维逻辑”对一切what is happening (正在发生)的经验的内容用功,包括评估、修改、期待、寻找等等,明白后是Rest AS what is happening, whatever is happening(休息,就是无论发生什么,就只是在发生。) 自己享受自己。


【明亮】:说得好。


【读者4】:我说一下我的理解和感受,我目前只能说有时有点儿明白,大部分时间被卷入,幸运的是,被负面情绪卷入的时候,能马上觉察到,可以笑一下自己,你又小心眼了,嫉妒了,或安慰一下自己,一切都是that、一切自有安排,担心恐惧什么呢?对于愉快情绪,我是高高兴兴的被卷入,尽情享受,不会提醒自己是梦幻,哈哈,我这算不算是分别心呢,趋利避害?不过,人生意义不就在于幸福快乐吗?有的佛教教义说,人生的目的在于醒来,但这个醒来,不也是为了最终的大圆满,幸福快乐吗?


【读者5】:握手,通常只是在不开心的时候想到That。


【明亮】:当你明白:一切都是‘它’在做,和“你”无关,没有”你“的事情,根本没有”你“。这个明白下,一切都OK,小心眼?是思想告诉你的故事,别理它,就算小心眼,也是‘它’的意志。就算”妒嫉“了,也是‘它’的能量显现,WHO CARES(谁在乎)!逐渐地,你会品味到越来越高级的不在乎,连”在乎“都不在乎了。一切都是‘它’,和”你“有什么关系呢?当然,这样的话是对于悟性比较高的各位说的,不适合对几千个人说。


NO,首先,当你越来越明白了以后,会发现没有”人生“,”人生“这个概念不成立,那么谈何什么”人生意义“呢?这个情况你会自己明白的。我现在多说也没有用。如果所谓的幸福快乐是建立在“我是一个人,在过属于我的人生”,那么这个“人”是永远无法理解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愉快的。


我还无法跟你说,我只能告诉你,去绕开思想编织的故事逻辑,直接品味纯经验。慢慢地,通过直接品尝,你会自己明白的。不是通过我告诉你,你学来的。


在品味的初期,你感觉到“小心眼”确实就是小心眼这个故事,但随着品味的深入,你开始觉得不是那么简单了,“小心眼”不再是原来思想上认为的那个确定为小心眼的概念了,而逐渐感觉到它是一个无法言说的能量流动,你看到了这个能量流动过自己,不再去评判它是什么不是什么,好或坏,而是融入了这个能量流里去了,说不出的感觉了。你可以把“小心眼”这个概念替换成一切概念,我的这个说法都是一个道理。


【读者8】:如“我思故我在” “我”如果真的是思考/思想,是不可能知道“思考/思想”的。


【读者9】:是不是可以这样说,“我”是无法脱离“思考”存在的。因为“思考”造就了“我”。但“思考”也只是“经验流”中的一部分,之于“我”也就只是那一部分。


【读者8】 :嗯,同意。思想投出我来,把思想内容的我当真了,然后认为是这个我拥有自己的思想,就这样一切变得理所应当了。


【读者6】:我没有体会到终极状态,我的想象是,不但不会觉得高高在上,无聊孤单,反而是无穷无尽的甜蜜和爱。象一个大家庭的家长,看到小孩子们,就是无穷无尽的喜悦和爱,小孩子们偶尔打闹,争抢玩具,哭着找大人了,你虽然表面上板起脸,教育训斥他们,心里还是觉得那么可爱,你同时也可以和孩子们打成一片,玩儿童游戏也乐在其中,而不是说,我是大人,陪小孩玩。


【明亮】:无法说是“无穷无尽的甜蜜和爱”。这样说吧,真正愉快的那位不需要愉快也不追求愉快,就算表象中看似“不愉快”,明白也是‘它’,就OK了。这种感觉说不清楚。如果你修行的目的是追求愉快,那还要按我的建议,绕开思想告诉你的“愉快”或“难受”故事情节,直接品味经验质地。在直接和经验接触中,你会明白的。然后,愉快?OK,不愉快?OK。


对于我来说吧,经验中愉快当然好了,为什么不呢?但我不需要经验一直保持愉快。就算不愉快看似升起,WHO CARES(谁在乎)?



【读者6】:感恩先生,是啊,我修行的目的是追求幸福快乐,避免痛苦,又陷入小我的陷阱里去了。哈哈,不过,不,也不完全是这样,先生说的境界,读的时候我有点理解,但无法体会应用,这可能也是that的安排?只有慢慢品味和等待。每天读先生的文章及与同学们的对话,就是享受。


【明亮】:没关系,开始是追求幸福,也没错。但随着敏感度提高,就明白了“幸福快乐”太渺小了,真正的“那个”,简直无法言说。当你尝到了“那个”,你也不在乎“幸福快乐”了。


【读者6】:嗯,我明白先生的意思,期待中。先生的那篇《信任生活,无限原谅自己》,我看了以后非常的感动。以前看到及时行乐,精致的利己主义等观点,心里觉得也对,但怎么总觉得不是滋味啊?有点牵强悲凉的味道?人如草芥,归于尘土。读了先生的文章以后,才明白,人生就是一场走向死亡的悲剧,入戏太深,就完全相信了这个悲剧的结局。先生的教诲,就像剧终大幕关闭时瞬时打开的一盏明灯,照在恍惚茫然的我们的头上,于是,整个舞台剧的基调完全改变,从悲剧转为喜剧......感恩先生,虽然我现在也只是头脑的理解,但发生在自身的各种改进已经让我非常欢喜了,希望以后还能再上一个大台阶。


【读者8】:经验流流过它自己,落回到观察者,品味一切的发生,自己和自己的融合。甚至品味都说不上。没有了“我”的阻碍,一切流淌的更自然。


【明亮】:是这样。“观察者”,真的吗?你无法确定有“观察者”,也无法确定有任何被观察的“对象”,也许只能说《经验》。


【读者8】:经验流流过,“我们”误以为是“我”的作为,看清了,也就放过了。让流,流过它自己。


【明亮】:是的,品味品味,就是慢慢地品味到:起初以为是“我”的作为,起初以为是“我”的意志,其实都是自发自动的‘它’的意志。


【读者9】 :最近开始对“我是什么”特别感兴趣,好像对“经验”“感知”有了新的理解。当读到“开车的不是你而是它”时好像理解了万事万物自动自发,而思想带着“我”,付在上面就有了做者感。


【明亮】:非常好,就是这样逐渐明白起来的。我觉得RAMANA建议的“我是谁?”这个问题,不如问:“这是什么?”,这样就不纠结于“我”或“非我”了,更容易超越“主观”和“客观”的两元对立幻觉。


【读者10】:像缺了根弦屏蔽很多逻辑思想!很多东西提不起劲。一般朋友圈的兴趣话题都沒有兴趣!没有了做者感,疑问它 “为什么有邪恶的意志,它为什么有自私贪婪求财的欲望,它为什么要创造这一切?”


【明亮】:你的这些“为什么有XXX”,这是思想在问,但思想告诉你的都是谎言,不要相信思想告诉你的一切故事情节或逻辑。为什么有邪恶?这个问题在昨晚的梦中也会被梦中的那个“我”问出来,梦中的那个“我”看似在受梦里的“苦”。感叹地问:为什么有这些邪恶?让我痛苦?真的吗?梦里的“邪恶”是邪恶吗?梦里的“苦”是苦吗?难道不就是纯粹的梦经验而已吗?不必多研究,没有“为什么”。说声“去它妈的”。这样的话,刚才还感觉到的“苦”好像变味了,变成了某种无法说清的能量流过,“苦”不那么苦了,“邪恶”不那么邪恶了,说不清到底是什么,是‘它’。


相关阅读链接:

周末愉快(上)》(点击标题阅读)


(写于2019年7月28日)

陈明亮先生的网页:https://twitter.com/Being_Is_IT



存在无法说
集中分享高级心灵瑜伽,体验真正的生命洪流,发现自己是什么。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