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解读
高二13班 沈添玥
余华的小说 《许三观卖血记》的封面,顶部画着一排倒置的暖水壶。
关于这排暖壶的含义,众说纷纭。有人说,这暗含生活的疾苦,有人说,这映射社会的矛盾。余华本人却轻描淡写地谈及这件事:封面底部要放腰封,暖水壶画在下面就被挡住了,画在顶部,就只能倒着了。 这样的回答,属实令人哑然失笑。如此简单又接地气的原因,却被人们肆意讨论,深深挖掘其本就不存在的所谓“内涵”。
像这样的“过度解读”,究竟是彰显人们丰富思维的好事,还是无甚意义的揣测?
首先,对某件事情深度思考,探究其含义,本身不是批判的靶子。我们经常会遇到“阅读理解”,面对题目上的“xxx语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抑或是“xxx标题有什么深层含义”,我们总会不经意得陷入思维的世界,用心揣摩文章的语言,得出合理的答案。但有时,我们也会思考:作者在写文章的时候,真的有考虑得如此之深吗?这难道不是在给文章乱扣帽子,“过度解读”吗?
固然,阅读理解的目的,是为了训练我们思维的一致性、常规性、科学性、合理性,同时也是塑造我们价值观的实用性,是一种连接感性与理性的桥梁,是连接物质生活与精神世界的纽带,是为了让我们在科技发达的时代,不忘记一场场心灵编织成的梦。
我想,阅读理解的“答案”,更多的是提醒我们:这件事,其实还可以从这个方面理解。这何尝不是发现“新大陆”的一种手段呢。从阅读理解中,我们认识的,白杨树不只是白杨树,还可以是兢兢业业、顽强的哨兵;贾宝玉不仅仅是一个名字,更是曹公对“假宝玉”的哀叹与自我解嘲;杜甫笔下的泰山不仅仅是单纯的自然,更是他挥之不去的“登临意”……
这就好比,彩虹原本只是光的色散,是人们丰富而有奇妙的思维,为其附上了“快乐”“幸运”“美好”等积极的含义,这种解读,让我们的物质与精神更加美好。
由此可见,深度解读,似乎不是一件坏事,甚至可以说在我们的生活中起到了不少的积极作用。然而,再好的事情,也强调一个“适度原则”。 被广泛认可的理解,应该是将“榴花开欲燃”理解为苏东坡豁达乐观的镜子,而不是拿着僵硬的铁铲,一下一下地将这榴花捣碎捣烂,拨弄其碎片,试图琢磨出个所以然。理解,应该是从热烈的榴花之中嗅到浓郁的清新之美,乐观之气,而不是用空话套话强硬地解读每一个字,把每句话都压榨干净。就如刘慈欣的小说《诗云》中描写的那样:一个河边浣纱的姑娘,清纯美丽,窈窕动人,人见人爱;但如果将她开膛破肚,把她所有的器官取出,鲜血淋漓却整整齐齐地陈列在一张巨大的白布上,赤裸裸被地展示在那片宁静的湖边,在你的眼前。这依旧是那个动人的姑娘,但你还觉得她美丽吗?文字何尝不是这样——有时过度的剖析,是在残害一个鲜活的生命,文字的死因,会不会是解剖? 解读,大家或多或少都有信心,称自己“会解读”,但从“会解读”到“善解读”,从“善解读”到“精解读” ,这期间的进步,非轻跨溪间,而是飞渡重洋。 要做到合理地、恰当地、适度地解读,尊重事实,尊重作者,尊重当事人是第一位的。就从读文章的角度来看,作者想看到的不是大家拿着解剖刀,小心翼翼地“解剖”他的作品,而是有更多人能够理解他想表达的情感,并与之产生共鸣。何不耐心品读文章,踏上艺术与现实的桥梁,感悟领会其中精神与情感精粹,细咂各异的生活风貌?简而言之,琢磨作品中耐人寻味的词句固然可行,但也要“适度”——与应试阅读理解不同,生活中的“解读”,更多的是一种“点到即可”,侧重领会其中精神内涵,而非字字句句之内涵。 再回头看《许三观卖血记》封面上倒置的暖水壶,那样朴素,那样平常。届时,你会不会有不一样的“解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