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重在管理

文摘   2024-11-28 00:03   浙江  

【温馨提示】由于公众号更改了推送规则,不再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如果不想错过管理体系之家精心准备的的干货文章还有精彩的课程,请将管理体系之家设为“星标☆”,看完文章在文尾处点亮“在看”!

现在,大家普遍认识到,世界上那些标杆企业都具有强势的零缺陷文化;而这正是令他们基业长青的秘诀。

首先、标杆企业注重的是过程管理。我们大部分企业还谈不上过程管理,连流程管理都达不到,基本上还停留在经验和要素的管理层次;而过程管理的基础是数据和事实。许多企业的领导,可能是因为技术出身,往往对“技术攻关”情有独钟,甚至上千万元的损失也在所不惜。对于员工的教育和培训,对于企业文化的建设莫衷一是,不明其理,因此,花一分钱都嫌贵,有的甚至还要砍掉他们的教育中心。

其次、我们说的“质量”,代表着企业的卓越表现,而具体地体现在财务报表里,体现在员工的心态里,同时体现在企业的空气里。你既能看到它,又能感受到它;它无处不在,是结果,也是过程,又是目标。21世纪的质量实质上就是这样一个“完整性”的概念,它包含着作为血液的“财务”、作为骨骼的“质量”和作为灵魂的“关系”。

再次、如何定义质量呢?克劳士比的质量定义:“满足客户要求”。菲利浦·克劳士比先曾一针见血地指出,质量管理的问题并不是因为人们不了解它,而是因为人们自以为了解它。
质量到底是什么呢?质量就是满足客户要求,满足客户与市场的客观要求,;一旦答应就必须兑现,也就是说到做到。所以,质量的真谛就是“诚信”。质量实质上正是客户的需要而要想得到它,必须通过教育与不懈的努力,必须由高层开始进行持续的关注与衡量。
因此,要建立预防的系统,而不是事后把关;要用零缺陷工作准则指导我们做人做事,而坚决摒弃马马虎虎、差不多就好的心态;当然,重要的是,我们必须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否则,必将为此付出高昂的代价,因为,质量是用最古老、最冷酷的标准——金钱来衡量的。

从次、质量是一种生活方式。质量管理在中国企业的发展境遇恰恰印证了这点。从把质量管理当作生产控制的工具,进而在“全面质量控制”(TQC)引入中国时变成企业基层员工的方法,90年代后又开始把它当作质量控制体系,以期在更大的范围内用程序“保证”质量的达成。
换言之,质量实际上是从部分控制向全面控制的延伸,从局部工具控制到全面系统控制的升级,基本上被圈在生产技术与工程的范畴里。虽说“全面质量管理”(TQM)潮起潮落,但“传统的智慧”仍主导着中国企业的质量的心理定势。

又次、质量管理,重在管理质量管理才真正开始从“车间的技术”上升为企业的经营术,从战术上升为战略,从质量控制与保证上升为质量领导与文化,真正踏上了滿足客户与市场需要的经营管理之路。
质量管理,只有从“管理”入手,从人的心与智入手,通过思想与态度的转变,通过预防为主而非事后把关的质量文化的形成,才能真正有效地帮助企业成为“有用的和诚信的组织”。
质量管理,重在管理,而质量即诚信,即组织对承诺的信守;所以,如何让每一个员工、让整个组织都能说到做到,第一次就做到、次次都做到,实质上,就是如何让质量成为一种习惯、成为一种第二天性的问题。
也只有当质量成为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时,才有可能透过“质量管理”看到:客户的笑意、员工与股东的自豪、供应商的开怀;透过“管理质量”看到:变革的预期、稳定的市场、上升的利润…
这才是质量管理的真谛呵!
最后、质量之功在乎质量之外,心智的改变需要一个过程,也很不容易,但一旦在企业文化的改变上突破了瓶颈,其收效之大是其他许多管理变革所难以比拟的改进质量需要全面的文化变革,只有改变公司的企业文化,才能从根本上消除造成产品和服务不符合要求的原因。

2022年11月1日起施行的《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应当依法配备与企业规模、食品类别、风险等级、管理水平、安全状况等相适应的食品安全总监、食品安全员等食品安全管理人员
食品安全总监、食品安全员应当参加企业组织的食品安全总监和管理人员培训并通过考核。
下面是中国食品工业协会《食品安全总监》和《食品安全管理员》岗位培训证书。这两种证书,都需要参加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指定的机构培训,完成相应课时的培训后,参加考试,通过考试后才能获得。


管理体系之家
从工作实践出发,介绍管理体系在企业实际工作过程中的运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