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信达生物董事辞职!多线发展迷雾中的BioPharm

文化   2024-12-31 15:03   山东  

信达生物自2011年成立以来,专注于开发创新药物,并已于2018年在香港联交所上市。目前,公司有36种在研药物,其中11种已获批上市。2024年上半年,公司收入同比增长46.3%,但由于非现金项目的汇兑收益减少和一次性所得税抵免的减少,公司亏损同比增加。信达生物也面临核心研发人才流失,创新产品难以维系的状态,管线布局也日趋分散。



——信达生物——


信达生物制药公司于2024年12月27日发布公告,宣布陈凯先博士因个人职业规划的需要,决定辞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的职务,该决定自公告发布之日起生效。同时,陈博士也不再担任薪酬委员会、审核委员会和提名委员会的成员。为了填补陈博士的空缺,Gary Zieziula先生被选为薪酬委员会的新成员,任命同样自2024年12月27日起生效。

陈凯先博士,作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是中国知名的药学专家。他曾担任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所长,并在多个关键科技项目中担任专家委员会成员及技术副总师。陈博士在学术界的成就也得到了广泛认可,他拥有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的硕士与博士学位,并在复旦大学获得放射化学专业的学士学位。此外,陈博士还曾在法国巴黎生物物理化学研究所完成博士后研究。除信达生物外,陈凯先博士还兼任多家上市公司的董事,包括Zai Lab Limited和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信达生物的公告同时提到,为填补陈博士留下的空缺,Gary Zieziula先生被任命为薪酬委员会的新成员,并自2024年12月27日起生效。Gary Zieziula先生的加入为公司董事会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和宝贵的国际经验,预计将进一步推动公司在全球化战略中的发展。

此外,2024年下半年,信达生物的创始人及现任执行董事、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俞德超的减持行为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2024年9月30日和10月2日,俞德超通过公开市场分别减持了325万股信达生物的股票,总额约为1.52亿港元。减持后,俞德超的持股比例从7.90%降至7.70%,持股数量减少至约1.2597亿股。这一减持行为在市场中引起了较大反响,尤其是在公司股价处于较高水平时,部分投资者将其解读为创始人对公司未来前景缺乏信心。减持行为在市场中往往被视为公司内部人士对未来业绩持保守态度的信号,因此引发了一定的投资者不安情绪。具体信息整理如下:

2024年11月3日,信达生物发布公告,宣布Fortvita与Lostrancos经过进一步考虑,双方同意终止10月25日官宣的认购协议。同时,信达生物重申发展国际业务的积极愿景,及Fortvita作为开展海外业务的平台,在推动信达生物成为全球性生物制药企业的长期目标方面的作用。信达生物在公告中强调了初始认购协议的初衷,但在其后收到股东对认购协议的反馈及不同看法,因此公司及董事会决定不再推进认购协议事项,并认为终止认购协议更为符合公司及股东的整体利益。


20241025日,信达生物(01801.HK)宣布,FortvitaLostrancos签订了一份认购协议,根据该协议,Lostrancos有条件地同意按认购价格认购和购买,而Fortvita有条件地同意按认购价格发行和出售所认购的股份。双方通过公平协商达成了2050万美元的认购价格。

截至本公告之日,Fortvita是本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交易完成后,本公司将直接持有Fortvita 79.61%的股份,而Lostrancos将直接持有20.39%Fortvita将继续作为本公司的非全资子公司。

Fortvita是一家在开曼群岛注册的有限责任公司,截至本公告之日,是信达生物的全资子公司。Fortvita集团主要致力于全球市场的研究和开发,针对难治性疾病的先进疗法,其产品线主要处于早期阶段。为了全面平衡国际发展的资源需求和发展风险,Fortvita将作为公司推动国际业务的平台。此外,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已承诺通过拟议的认购直接投资Fortvita

Lostrancos是一家在英属维尔京群岛注册成立的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信达生物执行董事俞德超博士是Lostrancos的唯一董事。在与信达生物全资子公司Fortvita的交易中,Lostrancos同意以2050万美元的价格认购Fortvita新发行的股份,占交割后Fortvita股权的20.39%。交易完成后,Lostrancos将由俞德超持有82.93%的股份,信达生物执行董事奚浩及另一名投资者(为独立第三方)共同持有17.07%。这表明Lostrancos在此次交易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并且与信达生物的管理层有着直接的联系。通过这次股权交易,Lostrancos将直接参与到Fortvita的未来成长及发展中。

然而,这次交易披露后,信达生物的股价出现了大幅下跌。部分投资者对这一关联交易持批评态度。Fortvita的估值约为8002.6万美元,这是通过资产基础法得出的,该方法考虑了Fortvita的资产和负债。Fortvita的总资产估值为2.3402亿美元,总负债估值为1.54亿美元。独立估值师选择了资产基础法,因为在Fortvita的早期阶段,没有可靠的财务预测来使用收益法,同时由于缺乏可比公司或交易,市场法也不适用。此外,俞德超最近减持了信达生物的股票,减持总额约为1.52亿港元,这与购买Fortvita股权的资金相当。相较于金融领域的投资事项,本人更为关注的是信达生物的管线布局情况。



近年来,信达生物的管线日益复杂,涵盖了多个疾病领域,包括肿瘤、代谢、眼科和自身免疫等。以下是信达生物管线的核心内容梳理:

1.  肿瘤领域:

•  PD-1抑制剂:信达生物的PD-1抑制剂信迪利单抗已获批多个适应症,且在2023年销售额近28亿元。

•  新一代ADC和双抗:公司在ADC和双抗领域有深度布局,包括全球首创的PD-1/IL-2α-biased双抗IBI363,以及CLDN18.2 ADC IBI343等。

2.  代谢领域:

•  玛仕度肽:作为全球首款GLP-1R/GCGR双靶点激动剂,玛仕度肽已提交新药上市申请(NDA),用于治疗肥胖症患者,预计2024年底或2025年初获批上市。

•  托莱西单抗:中国首个获批的PCSK9抑制剂,用于治疗高胆固醇血症和混合型血脂异常。

3.  眼科领域:

•  IBI302:全球首个VEGF/补体双靶点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药物,已进入III期临床研究。

•  替妥尤单抗:中国首个申报上市的IGF-1R抗体,用于治疗甲状腺眼病,NDA已获受理。

4.  自身免疫领域:

•  匹康奇拜单抗:IL-23p19单抗,用于治疗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NDA筹备中。

5.  早期管线储备:

•  信达生物在早期管线中有多款创新分子,包括GPRC5D/BCMA/CD3、DLL3/CD3、DR5/CEA、EGFR/B7H3 ADC等,这些产品针对全球未满足的癌症需求。

如此众多的管线布局和在研产品,应该聚力科研提速,却在关键节点,发生网络热议的“贱卖”子公司股份给创始人相关传闻,着实会让人对企业的认可程度下降。

· 

 ·


北北药谈
工作出差在路上的旅拍者,深夜案前码字思考的孤独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