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前请点击上方蓝色字体“我的祖宗海”进行关注,每日免费阅读原创诗歌、美文、评论、小说,建立深度阅读关系!
梁衡:关于当下写作
梁衡先生戴着一副眼镜,气质儒雅,平易近人,没有官气,透出来的是文人气,实在难以和部级干部、著名散文家联系起来。
1946年出生的梁衡,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历任《内蒙古日报》记者、《光明日报》记者、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他是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中国记者协会全委会常务理事、人教版中小学教材总顾问,著有《梁衡文集》九卷、《梁衡文存》三卷。他的《晋祠》《夏感》《把栏杆拍遍》等多篇散文入选大中小学课本,是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入选中小学课文最多的作家之一。
2013年3月20日上午,梁衡在热烈的掌声中走向讲台,他讲课的题目是《文章做法:立意、意境、意象》。他主要讲述散文写作。他说散文写作的目的无非是为思想而写,为美而写,而文章不美的表现是长、假、空。“自古文章比高低,不在词句在立意。《爱莲说》《陋室铭》《赤壁赋》不仅立意高,而且文辞美。文章是从无到有,靠作家的发现和思维穿透力,于无声处听惊雷。文章的立意有三项:高、深、新。”他说,我写一篇散文,从立意到发表,常常三四年,有的写了20年。他告诫大家,千万不要以发表字数多而自豪,好比吃饭、喝水,不值得一提。他反问道,“你把小学生作业拿来摞在一起就著作等身了,这有意义吗?”
谈到文章的意境,他说:意境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形境,描述美;二是情境,抒情美;三是理境,哲理美。文章首先要解决描写、叙述,再到抒情、哲理。描写主要是静物描写。叙述指故事叙述,叙述动态美、过程美。美有三个层次:描述美、抒情美、哲理美。而意象最能体现文章的形象,是一种象征,是借尸还魂的躯壳,诗意化的典型。文章不是写出来的,是思考出来的,想出来的。
梁衡还分享了他的诗歌创作经历。20世纪70年代梁衡开始写诗,1975年在《北京文学》上发表了第一首诗,领到了14元稿费,这也他人生的第一笔稿费。他说,“我小时候受古典诗文的熏陶,被父亲逼着背《千家诗》。那时普及本的《唐诗100首》《宋词100首》才三毛钱一本。大学赶上激情澎湃的诗歌时代,《回延安》《雷锋之歌》《向困难进军》《祝酒歌》等,我都背过。毕业后分配到内蒙古,先要在农村劳动一年。村里没什么书可读,我们就挤在火炕上念诗,一本《朗诵诗选》帮我们度过了漫长寒冬之夜。”
他说,诗歌对我创作的影响,一是陶冶情感,二是锤炼语言。旧诗给人意境,新诗直接点燃人的激情。我后来总结的文章五诀——形、事、情、理、典——其中“情”字就要靠诗歌培养。“诗言志、诗言情”,诗歌的训练可以启发作家的情感。读诗写诗的人,一定是有情的人。诗歌还能训练语言,诗要押韵,讲究节奏,用最少的字表达最多的内容,这对我写散文有很影响。
谈到读书,梁衡说,他最初当记者的时候,口袋里总是装一本《历代文选》,走到哪背到哪。“以前,我们去县里采访,早晨8点以前采访活动还没开始,我就利用这段时间背背书,晚上睡觉前,再看个两三千字的文章。大家总是问,好的语言是怎么来的?就是背书,背经典古诗文。”
他还说,人的阅读分6个层次。第一层次的阅读叫做刺激,比如武打小说,黄色小说,满足人的动物本性;第二层次的阅读叫做消遣,主要用处就是消磨时光;第三层次的阅读叫做信息,满足即时需要,特点是稍纵即逝;第四层次的阅读叫做知识;第五层次的阅读是思想;第六层次的阅读是审美。只有兼具思想和审美的读物,才是最高级的,是人们应该读的经典。
梁衡曾经编过一本《影响中国历史的10篇政治美文》的书:贾谊的《过秦论》,司马迁的《报任安书》,诸葛亮的《出师表》,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文天祥的《正气歌序》,林觉民的《与妻书》,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和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这些文章都是用血和泪写成的。
互动环节,有同学问起梁衡老师写文章的体会,他坦言,无非是“形、事、情、理、典”五个字,前四个字对应的是景物、事件、情感、道理四个内容和描写、叙述、抒发、议论四个手段,典是写作者知识积累的综合运用,如京戏的唱、念、做、打。
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曾这样评价梁衡:“无论谈历史、谈现实,最后都离不开对国家、民族的忧心......在并世散文家中,能追求、肯追求这样一种境界的人,除梁衡以外,尚无第二人。”
(欢迎关注。请看下期连载6)
【在鲁院听文学大师讲课(连载4)】迟子建:文学的真实
【在鲁院听文学大师讲课(连载3)】刘庆邦:小说创作的实与虚
【在鲁院听文学大师讲课(连载2)】李敬泽:小说是个野孩子
【在鲁院听文学大师讲课(连载1)】白描:新媒体时代文学的品格
什么是好诗?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韩江是“三流诗人”吗?
你若喜欢,别忘了点个在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