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前请点击上方蓝色字体“我的祖宗海”进行关注,每日免费阅读原创诗歌、美文、评论、小说,建立深度阅读关系!
蒋子龙:文学的精变
熟悉蒋子龙的名字,是因为他的小说《乔厂长上任记》。
蒋子龙,1941年8月生于河北沧县,天津市作家协会主席,中国作家协会第五、六、七届副主席,被誉为“中国改革文学第一人”。
上个世纪80年代,蒋子龙是中国最受欢迎的作家,他的《乔厂长上任记》《一个工厂秘书的日记》《拜年》三个短篇小说,获得1979、1980、1982年三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而他的三个中篇小说《开拓者》《赤橙黄绿青蓝紫》《燕赵悲歌》,也获得1980、1982、1984年三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可谓创造了全国性奖项的获奖奇迹。其后又出版了《蛇神》《子午流注》《人气》《空洞》4部长篇小说。
少年时代的我曾想:这样一位大作家,有机会见到他那真是三生有幸!但这有可能吗?
在鲁院上学,没有什么不可能。
当同学们听说蒋子龙先生要来给我们上课时,大家既激动又期待。
2013年3月25日下午,蒋子龙从天津驱车赶到鲁院。当他出现在鲁院讲台上的时候,同学们对他报以热烈的掌声。
他讲座的题目是《文学的精变》。
蒋子龙说话的声音不仅洪亮,而且幽默风趣。“不需要介绍那么多,如果大家不知道我,那是我的悲哀。”他的开场白迎来了同学们的笑声和掌声。
蒋子龙的讲课从“精”字入手,从财富精英、文化精英、政治精英谈起,逐渐谈及社会心态上存在的种种浮躁、虚夸、自私自利、损人利己、投机取巧等“成精”的现象,例举了影响我们生活各种各样的“精”:香精、味精、瘦肉精等等。由精字出发,蒋先生继续引申,现在社会上的人精多了,傻子少了;狐狸精多了,淑女少了;精品多了,经典少了。他认为文学只有经典,没有精品;只有工艺,才有精品。他举例说,某铁路段派出所所长特别感谢沿线一个傻子,每逢飞驰而过的列车车窗被不知名的坏人丢石子砸坏时,傻子总是点头承认是他干的,所长于是总能如期把案件侦破。蒋先生再继续引申,在这样一个到处是“精”的时代,作家要怎么做?答案是:定力、寻找、眼富、心静。对这四个词,蒋子龙先生均有精彩分析和举例。
他认为,当今社会拜金潮、经商风也毫不例外地冲击着作家们原本自甘寂寞的心态,所以要寻找灵魂,不仅文学要找到支撑书写的灵魂,我们每个中国人,也都要找到支撑自己生活的灵魂。让我们不妨像那些默默奉献在基层的工人、农民一样,傻一点,多下点笨功夫……蒋子龙提出应重视老子一再强调的“虚静”境界。他说,“虚静”的生活,蕴含着心灵保持凝聚含藏的状态,唯有这种心灵,才能培养出高远的心态和质朴的气质,也唯有这种心灵,才能激发出浑厚的创作能量。他说到美国作家塞林格的“遁世”。塞林格的长篇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风靡全美,30多年总印数超过1000万册,许多学校还将其列为学生的必读书目。然而作者却隐居在市郊一幢小楼写作,拒绝一切采访,尽量不参加无谓的社会活动。蒋子龙由此想到,有些人写作匆促,追求一时的浮华名利,这也与一些言不由衷、廉价吹捧的评论文章有关。如果文艺界这种庸俗之气成风,是难出大作家的。无论是阅世未深的青年作者,还是养之有素的老作家,对此都应抱有警醒态度。说到这里,蒋子龙先生嗓门分外响亮,语气格外坚定。
蒋子龙不隐瞒自己的观点。他说,文学需要“向上”的力量,需要“希望”的力量。我们现在好比处于黄河下游——秦以前中国人的性格是黄河上游,清澈明朗,行侠仗义;汉唐时期中国人的性格是黄河中游,大气磅礴,泥沙俱下;明清时期中国人的性格是黄河下游,懦弱卑贱——文学没有担当,魂魄疲软,我们就要逆着下游走,否则我们对不起祖宗对不起中国文化。
他说:“莫言是个有智慧的人,他没有发出宏论,他定位自己就是一个讲故事的人,讲自己的故事,讲老娘的故事。赵本山是人精文化的代表,他的每一个小品都要改30多遍,目的就是讨好观众,常常到夜里3、4点钟还打电话让编剧修改本子。赵本山孜孜以求的就是讨观众喜欢。”他还说,作家要善于独立思考,决不人云亦云;要忠于信仰,决不跟风;要有原则,决不拉扯通融;要无所畏惧,心底无私天地宽;要无欲无求,或者说所欲的皆是国家大事,所求的全是社会进步……
蒋子龙是真正有大智慧的作家,说的都是肺腑之言。
(欢迎关注。请看下期连载7)
【在鲁院听文学大师讲课(连载5)】梁衡:关于当下写作
【在鲁院听文学大师讲课(连载4)】迟子建:文学的真实
【在鲁院听文学大师讲课(连载3)】刘庆邦:小说创作的实与虚
【在鲁院听文学大师讲课(连载2)】李敬泽:小说是个野孩子
【在鲁院听文学大师讲课(连载1)】白描:新媒体时代文学的品格
什么是好诗?
你若喜欢,别忘了点个在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