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前请点击上方蓝色字体“我的祖宗海”进行关注,每日免费阅读原创诗歌、美文、评论、小说,建立深度阅读关系!
今天,我们跟随黎族诗人走进一个美丽、神秘的热带雨林、蓝色海岛和诗歌王国——这里到处飘溢着诗的芬芳、诗的情思。在诗人的笔下,我们可以领略到海南岛的自然风光和黎族古老的传统文化。这些意境优美的诗歌,和谐地构成了一个色彩缤纷的艺术世界。
因笔者曾以《黎家歌者》(见2019年1月21日中国诗歌网)为题评论过部分黎族诗人诗歌,故本文主要评论以下10位黎族诗人的诗歌创作,他们是:谢言(2003年生)、黎滩(1999年生)、黄东(1995年生)、李枕威(1997年生)、刘圣贺(90后)、曾祥理(1994年生)、金戈(1983年生)、符胜芳(1965年生)、黄会儒(60后)、唐鸿南(1985年生)。评论的诗歌为现代诗,即新诗,而非古体诗。
诗无达诂。一首诗的解释不是一成不变的,角度不同,审美情趣不同,解释也不尽相同。因笔者水平有限,本人的赏析肯定还不够全面、深入,希望行家批评指正。
符胜芳:品味一个民族特有的芳香
符胜芳,男,海南陵水黎族自治县作家协会主席。作品见于《诗刊》《诗潮》等。请看他的《黎乡三月》:
一支婉转的鼻箫
趟过四季的河流回到村庄
在山栏飘香的夜晚
围着篝火唱一首古老的情歌
久久不见了
爬山过岭的期盼,在村口
被摇曳的竹子撩得情迷心乱
亭亭的槟榔正含苞待放
一缕清香远远地飘过来
一支婉转的鼻箫放寮在三月
用吉贝捻一根细长的线
编织成一片洁白的情思
点染出一个色彩斑斓的黎乡
这首诗除了意境深远,感情充沛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作者继承和发扬了黎族传统文化,我仿佛听到“一支婉转的鼻箫”吹着悠扬的乐曲,看到“山栏飘香的夜晚”,黎族男女老少“围着篝火唱一首古老的情歌”……绘声绘色的语言,栩栩传神,符合黎族同胞的欣赏习惯,具有艺术感染力。
第二节写到黎族歌曲《久久不见久久见》和槟榔花的芬芳在空气中飘散,青年男女相会,“被摇曳的竹子撩得情迷心乱”,是烘托气氛,也是联想。在诗中,联想要能够放得出去,也必须能收得回来,作者展开感情的双翅,联想得很远。他想到黎族重要的节日三月三放寮。“放寮”是黎族男女青年的一种社交活动。通常在女孩成年后,她们会在屋外的寮房里,自由恋爱和社交……“用吉贝捻一根细长的线/编织成一片洁白的情思/点染出一个色彩斑斓的黎乡”。“吉贝”是海南岛的一种植物,“捻”成一根红线,暗示着爱情的成功,读来很有情趣,表现得含蓄隽永,可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再看符胜芳的另一首诗《三月三》:
每年,那只驶过心海的船
总在布谷鸟声声的催促下
按时回到三月的港湾
三月的港湾成熟而灿烂
着斑斓的盛装庄重地吹响牛角
召唤原始的大山、河流和村寨
演绎一个民族从远古走向未来的故事
那些划过心海的痕迹里
木棉高举火把的模样
神明般引领万物生灵爬过刀山、踏过火海
于苍茫的天地间呼号着前进、前进
还有航行于大山中的船形屋
处处庇护着穿树皮、持弓弩不停追逐的祖先
还有山坡上刀耕火种的山兰稻
还有山寮里飘出的情歌
无法忘怀啊
每年我总守候在三月的门口
看大山里袅袅升起的炊烟
思索竹竿舞中腾挪跳跃的果敢
然后在鼻箫的婉转里
品味一个民族特有的芳香
这是一首写黎族三月三重大节日的诗。诗的第一节写“三月三”在黎族同胞心中的重要性以及对“三月三”的期待。
第二节“斑斓的盛装”“吹响牛角”是渲染“三月三”的隆重。“召唤原始的大山、河流和村寨/演绎一个民族从远古走向未来的故事”是回顾历史、展望未来诗意化的表达。作者善于把握生活中最富色彩和深意的情景,使诗的形式和内容富有特色。
第三节作者用浪漫主义手法写黎族祖先奋斗历史:“神明般引领万物生灵爬过刀山、踏过火海/于苍茫的天地间呼号着前进、前进。”“船形屋”“穿树皮、持弓弩”“山兰稻”都是黎族文化符号,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的激情和诗歌的意境。
最后一节和第一节首尾呼应,对“三月三”的怀念:“无法忘怀啊/每年我总守候在三月的门口/看大山里袅袅升起的炊烟……品味一个民族特有的芳香”。
感情是诗歌的生命。只有理性的思维而没有感情的冲动,就不能唤起别人情感的共鸣。但光有感情的倾泻还不能成为好诗。感情如不能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出来,就容易流为空洞的呼喊、口号。诗人的表达是含蓄的,是值得品味的。
(欢迎关注。请看下期连载8)
【新时期部分黎族诗人作品评析(连载6)】曾祥理:在烦闷时刻选择欢乐
【新时期部分黎族诗人作品评析(连载5)】刘圣贺:我走过最幸福的路
【新时期部分黎族诗人作品评析(连载4)】李枕威:所有的稻谷都熬不过秋天
【新时期部分黎族诗人作品评析(连载3)】黄东:我路过小巷里的花店
【新时期部分黎族诗人作品评析(连载2)】黎滩:沿着祖先跨越山海的追鹿足迹
【新时期部分黎族诗人作品评析(连载1)】谢言:等待喷薄的秋天
你若喜欢,别忘了点个在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