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院校简介
北京化工大学成立于1958年,是新中国为“培养尖端科学发展所需的高级化工技术人才”而创建的一所高水平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和“‘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院校,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北京高科技大学联盟成员。北京化工大学在教育、科研、知识转移等方面成果优异。2023年ESI世界大学排名第516名:全球前1‰学科2个(化学、材料科学),前1% 学科6个(工程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环境/生态学、地球科学、计算机科学、农业科学)。2023QS世界大学排名我校首次上榜:全球排名521-530名、中国大陆第29名。生物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3个一级学科在全国第五轮学科评估中均进入顶尖学科行列。
二、学科建设和研究平台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成立于2003年12月25日。学院建立了完整的本-硕-博培养体系,共设有4个本科专业、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个专业学位授权点和国内首个生物工程博士后流动站。以生命学院为主体的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和农业科学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生物安全学科入选北京市“高精尖”学科。学院在绿色生物制造、生物资源与环境工程、合成生物学、生物医药和生物安全等领域拥有国内领先的科研实力,建设有国家能源生物炼制研发中心、教育部生物炼制工程研究中心、北京市生物加工过程重点实验室、北京软物质高精尖中心—合成生物学分中心、北京化工大学环渤海生物产业研究院和北京化工大学—中日友好医院生物医学转化工程研究中心。
三、师资队伍
四、课题组简介
生物与化学交叉研究课题组隶属国家能源生物炼制研发中心、教育部生物能源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北京市生物加工过程重点实验室,致力于从非粮生物质资源出发制备液体燃料及重要化学品,为降低能源结构中化石资源比例及CO2减排提供技术支撑。除在北京化工大学具有完备的各类实验室规模生物与化学转化平台外,研发中心还在昌平及秦皇岛建有中试基地,开展相关生物炼制过程的中试工作,为实验室技术与工业化放大之间提供联系及纽带。中心立足于国家重大发展需求,结合所在领域和技术前沿,在生物化工领域内开展了大量的科学研究,先后承担了科技部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项目等多个科研项目,在生物质转化制备生物能源、生物基化学品、生物材料等技术研究领域取得诸多研究成果。在Nature、Nature Nanotechnology、Nature Catalysis、Joule、Progress in Energy and Combustion Science、Advanced Science等国际知名期刊上发表600多篇论文,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两项、省部级技术发明和科技进步一等奖五项。
课题组负责人:吕永琴,北京化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担任教育部生物能源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副主任和北京市生物加工过程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研究方向:(1)限域微环境调控促进生物催化;(2)光/电驱动生物催化固碳;(3)仿生抗体工程。相关研究成果在PNAS、J. Am. Chem. Soc.、Matter、Nano Lett.、Adv. Sci.、Prog. Energ. Combust.、Biotechnol. Adv.等期刊发表SCI收录论文7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二十余项。获侯德榜化工科学技术奖青年奖、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石油化工联合会级技术发明奖一等奖等奖项。先后主持了多项国家、省部级及企业合作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联合基金重点项目、中瑞国际合作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等。担任中国生物工程学会一碳生物技术专委会委员,中国化工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目前担任Frontiers of Chemical Science & Engineering﹑《生物加工过程》等期刊的编委,曾担任Bioresources and Bioprocessing期刊的编委和Synthetic and Systems Biotechnology期刊的客座编辑。
课题组网站:http://www.buctlvyq.com/
五、招聘岗位
岗位名称:生物工程专业建设骨干岗
岗位基本要求:应具有不少于21个月的博士后经历,年龄不超过35岁。
学科专业:本硕博阶段同时具有化学工程或生物工程(生物学)学习经历,有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或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的经历(在海外取得博士学位且业绩特别突出的,可适当放宽要求)。
研究方向:化学生物耦合催化。有国家级科研项目和省部级科研项目者优先。
六、联系方式
有意者请将以下材料以PDF形式发送至lvyq@mail.buct.edu.cn邮箱,邮件标题请注明:“应聘岗位+本人姓名”,对于符合要求并通过初审者,将会通知安排面试。招聘启事在岗位招满前有效。
(1)详细的个人简历,含学习、工作和科研的经历、曾参与课题项目介绍,预计进组时间、个人未来学术工作计划等(请附上联系方式);
(2)反映本人学术水平的代表性成果清单(如论文论著、成果证书或奖励等);
(3)两位同行专家的推荐信;
(4)博士学历学位证明材料。
(5)其他可以证明工作能力的相关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