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 文教授
【引用本文】田 文,王 冰. 远处转移甲状腺癌诊治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J].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24,44(6):615-618,624.
远处转移甲状腺癌诊治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
田 文,王 冰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24,44(6):615-618,624
远处转移甲状腺癌是目前甲状腺癌诊治中的重点及难点,须结合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病理学及分子学诊断对颈部原发灶和远处转移灶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估,经多学科讨论后决定诊治策略并实施规范有序的治疗。远处转移甲状腺癌的治疗策略重点是评估并确定颈部原发灶及远处转移灶的处理顺序及方式,应遵循优先处理危及生命或可能出现严重并发症的病灶的原则,治疗方式包括外科手术、内分泌治疗、131I治疗、靶向治疗、外照射治疗、新辅助治疗等。应根据治疗效果制定个体化随访方案,动态监控病情并适时调整治疗策略,以期最大程度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基金项目:北京市科技计划课题(No.Z141107002514102)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普通外科医学部甲状腺(疝)外科,北京100853
通信作者:田文,E-mail:tianwen301_cta01@163.com
1 远处转移甲状腺癌的诊断及评估
甲状腺癌发生远处转移常见部位依次是肺、骨、脑,肝脏和胰腺转移偶可发生[2]。明确肿瘤转移的诊断、全面系统评估病情可为后续治疗策略制定及预后评估提供临床依据。 1.1 实验室诊断 甲状腺球蛋白(thyroglobulin,Tg)、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hyroglobulin antibody,TgAb)、肿瘤标记物及骨代谢指标等实验室检查在远处转移甲状腺癌的诊断及随访中起着重要作用。
全甲状腺切除后监测血清Tg水平有利于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DTC)术后病情动态监控以及对131I治疗疗效的判断,能准确反映肿瘤负荷,相较于影像学变化血清Tg能更及时地反映DTC远处转移灶的情况[3]。在TgAb阴性前提下,TSH抑制状态下Tg<0.2 μg/L或刺激性Tg<1 μg/L且临床影像学无异常则提示疾病可能达到完全缓解,若血清Tg水平升高则提示可能存在疾病持续或复发,特别是与131I全身显像(wholebodyscan,WBS)显示残余甲状腺不匹配的可疑增高刺激性Tg水平则需高度考虑远处转移的存在,目前认为刺激性Tg预测成人甲状腺远处转移的最佳界值为52.75 μg/L[4]。此外,对远处转移性DTC病人的血清Tg水平进行动态监测除了可作为远期临床转归的有效监测指标外,还能为131I治疗的必要性提供依据并预测碘难治性DTC的出现。TgAb是影响Tg检测准确性的重要因素,需同时动态监测[5]。TgAb下降提示疾病复发风险较低,而对治疗后TgAb持续不降或下降后再次升高者,应进行相关影像学检查进一步评估有无肿瘤复发或远处转移可能。
降钙素在甲状腺髓样癌(medullary thyroid carcinoma,MTC)病人中特征性地表达,术前应常规对血清降钙素进行检测以筛查MTC,血清降钙素升高水平与MTC病人体内肿瘤负荷相关。除降钙素外,明确诊断MTC的病人术前应同时检测血清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水平,CEA水平升高程度通常与肿瘤外侵、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呈正相关,可结合血清降钙素水平一同用于评估疾病风险,也可作为根治术后监测肿瘤进展指标,异常升高时要高度考虑远处转移的情况[6]。
当甲状腺癌出现骨转移时,骨代谢相关检验指标可能出现异常。甲状腺癌骨转移常为溶骨性破坏,目前临床中常用的骨标记物有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骨唾液酸蛋白、尿吡啶啉及脱氧吡啶啉、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等[7]。怀疑骨转移时需检测血钙浓度,溶骨性转移时破骨细胞破坏骨质释放游离钙,可导致高钙血症。
1.2 影像学及病理学诊断 对于甲状腺癌远处转移的病人建议采用多种影像学检查相结合的方式以便更准确评估病情。当因行肺、骨、肝等其他手术意外发现甲状腺癌远处转移时,应首先复核病理有无误诊,同时需明确甲状腺癌病理学类型,要警惕存在混合性甲状腺癌,明确病理学类型可为后续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诊断依据。随后应对颈部原发灶和全身情况进行全面评估,颈部超声是评估甲状腺原发灶和颈部有无异常淋巴结的首选检查,对于已通过转移灶明确甲状腺癌病理学类型的病人经多学科综合治疗协作组(multidisciplinary treatment,MDT)评估可切除性后可行手术治疗,也可对甲状腺原发灶和可疑颈部淋巴结行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fine needle aspiration biopsy,FNAB),通过细胞学诊断对目标病灶和淋巴结的性质进行判断,BRAFV600E、Ras、RET/PTC重排等分子检测和穿刺洗脱液Tg检测能提高诊断的阳性率。颈部增强CT和MRI检查对评价原发灶的范围,与周围重要结构如气管、食管、颈动静脉等关系,颈部淋巴结受累情况及评估肿瘤可切除性有重要价值,可协助判断术前临床分期及制定手术方案。全身情况评估包括肺CT、腹部CT、全身骨扫描、颅脑MRI及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等,用以评估转移病灶的部位、大小、数量及侵犯范围,对明确肿瘤分期和预测疾病发展趋向及预后有着重要的意义。当随访期发现远处转移时,也应对颈部局部甲状腺床和淋巴结及全身情况进行全面评估,除上述检查外,131I全身显像可发现具有摄碘能力的病变,用于评估DTC术后甲状腺残留复发和局部及远处转移灶的摄碘情况,对摄碘部位进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SPECT)/CT显像,有助于判断摄碘部位的性质。此外,对可疑病灶行穿刺活检可明确是否为甲状腺癌远处转移,以除外器官原发病灶或其他疾病的转移病灶。
1.3 多学科讨论评估远处转移甲状腺癌治疗决策 远处转移甲状腺癌涉及组织器官较多,病情具有复杂性。对于此类病人,特别是多个重要器官同时受累或有多次手术史者,应组建MDT对其治疗策略进行综合评估和决策。MDT应由外科、病理科、核医学科、内分泌科、肿瘤内科、放射科、超声科、放射科、放疗科等组成。多学科专家应共同分析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病理及分子学诊断等临床资料,针对病人的一般状况、疾病的诊断及分期、远处转移灶侵犯范围、疾病的发展趋向和预后进行全面的评估,并根据当前的国内外治疗指南共识或循证医学依据,结合现有的治疗手段及病人意愿,充分评估治疗获益和风险,为病人制定最适合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包括外科手术、对可摄取131I的病灶行131I治疗、左旋甲状腺素(L-T4)抑制治疗下的随诊观察、放化疗及靶向治疗及是否参加临床试验等。MDT应贯穿每一例病人的治疗全程,对病情进行密切的监控,根据治疗过程中病情的变化适时调整方案,以期最大程度提高生活质量,改善预后,延长生存时间。
2 远处转移甲状腺癌手术治疗策略
远处转移甲状腺癌手术治疗的关键在于颈部原发灶及远处转移灶的处理优先级的判定,应遵循危及生命或可能出现严重并发症的病灶优先处理的原则。 2.1 原发灶手术治疗策略 经MDT讨论全面评估病情后,对于短期内暂无危及生命或短期内不会出现严重并发症的、原发灶可切除的远处转移病人,优先处理甲状腺原发灶。手术切除范围应根据病理学类型、肿瘤大小、病灶位置、淋巴结情况及累及范围综合而定,细化外科处理原则并合理规范制定手术方案。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ncer,PTC)易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建议行全甲状腺切除和病灶侧预防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由于远处转移PTC肿瘤负荷较大,可考虑对病灶侧颈侧区淋巴结行预防性清扫,经FNAB证实侧颈区转移的PTC建议行治疗性颈侧区淋巴结清扫。甲状腺滤泡癌(follicular thyroid cancer,FTC)易出现血行转移,而颈部淋巴结转移较少见,建议行全甲状腺切除、病灶侧预防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必要时行治疗性颈侧区淋巴结清扫。远处转移的MTC肿瘤负荷大疾病进展快,建议行全甲状腺切除、双颈预防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和治疗性颈侧区淋巴结清扫,并可考虑行肿瘤侧预防性颈侧区淋巴结清扫。远处转移的甲状腺未分化癌(anaplastic thyroid cancer,ATC)手术治疗前给病人带来的获益有限,可考虑由MDT团队进行新辅助治疗的评估、用药以及后续手术[8]。
2.2 转移灶手术治疗策略 经MDT讨论全面评估病情后,对于可能在短期内出现危及生命或严重并发症的远处转移灶要优先于原发灶进行处理,如脑转移灶较大可能出现脑疝等危及生命的情况应立即手术减压,骨转移灶较大且近期可能出现脊柱骨折导致脊髓压迫有截瘫风险等情况,均应优先处理。其他情况转移灶手术处理原则如下。
对于孤立的单发远处转移病灶推荐行病灶切除,特别是当病灶较大时,经MDT充分评估并制定合理手术方案后尽可能手术切除。孤立性肺转移可考虑行肺转移瘤切除,安全性较高,对肺功能影响较小,能显著降低肿瘤负荷,特别是可实现R0切除的病人,可提高长期生存率[9]。
手术是治疗甲状腺癌骨转移的有效方法之一,孤立性骨转移或出现持续局部骨痛、脊髓或神经根症状以及病理性骨折、截瘫等严重并发症时可考虑行手术治疗[10]。外科手术能有效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改善病人因骨转移引起的局部骨痛、脊髓或神经根症状,减少病理性骨折、截瘫等并发症的发生,降低肿瘤负荷,延缓病情进展,提高生存率。对于多发骨转移病灶,若病灶较集中且累及范围不是特别大,如脊椎连续的邻近多发转移灶也可考虑行手术治疗,若为全身散发的多发骨转移,需经MDT讨论全面评估病情和预期寿命,充分考虑治疗获益和风险后进行决策,对严重影响病人生活或可造成致残以及危害生命的骨转移病灶可考虑进行股息性切除。
甲状腺癌脑转移发生率较低,占所有远处转移的0.1%~5.0%,脑转移病人预后较差,中位生存期仅7.1~33.0个月。手术是脑转移病灶的首选治疗方式,不仅可明确病理学诊断为其他治疗策略制定提供帮助,还可以直接去除转移灶,降低肿瘤负荷,迅速缓解症状,解除威胁生命的颅内并发症,也为后续的放疗创造条件。手术治疗要严格把握适应证:(1)卡氏评分(KPS评分)>70分,颅外病灶稳定。(2)脑转灶<3个,位于非重要功能区。(3)转移灶直径>3 cm,有明显的占位效应[11]。手术切除脑转移灶已被证实在延长病人生存时间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孤立的转移性胰腺病灶可手术切除,但由于胰腺转移灶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较高,术前需经MDT全面评估病情、充分考虑治疗获益和风险后进行决策,转移灶的切除能够将5年生存率提高到31%。由于肝脏血供较丰富,孤立的可切除的肝转移极少见,当出现孤立性肝转移时可采用解剖节段性切除术将转移灶切除,尽可能延长生存时间。
3 远处转移甲状腺癌多学科综合治疗
3.1 放射性131I治疗 放射性131I是DTC术后的重要辅助治疗手段之一,大大降低高危DTC病人的复发转移及死亡风险,特别是对于摄碘性远处转移性高危DTC病人,放射碘治疗能显著提高生存率、延长生存时间。
131I治疗DTC合并远处转移中肺转移的疗效最好,部分病人甚至能够得到完全缓解[12]。在病灶摄碘的前提下,微小转移灶的治疗效果往往比大结节转移灶更好,可进行重复131I治疗,重复的时间间隔为6~12个月,治疗过程中要监测病灶的亲碘性及对之前131I治疗的疗效反应,定期复查肺CT、131I全身显像、Tg及TgAb等,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针对肺转移灶常采用100~200 mCi(70岁以上病人推荐量为100~150 mCi),高剂量治疗要警惕放射性肺炎和肺纤维化的发生,怀疑肺纤维化者应进一步行肺功能检查,肺纤维化的出现常是制约病人后续131I治疗的关键因素。
131I在DTC骨转移治疗中有一定的疗效,但其对于骨转移灶的杀伤力个体差异较大,手术联合131I治疗是目前较为提倡的DTC骨转移的治疗方法,即对于孤立性、有症状的骨转移灶应优先考虑外科手术切除,术后再辅以131I治疗。对摄碘的骨转移灶采取手术联合131I治疗能有效降低肿瘤负荷,缓解骨痛等临床症状,改善病人生活质量,延缓病情进展[13]。
由于存在血脑屏障,大多数脑转移灶是不摄碘的,131I治疗DTC脑转移效果有限。无论脑转移灶是否摄碘均应首选外科手术,若计划应用131I进行治疗则应注意在停服甲状腺激素期间肿瘤可能会迅速生长导致病情恶化,故应通过影像学对脑转移灶进行监测,紧急情况时应立即手术。131I治疗后可引起脑转移灶周围组织水肿,特别是脑内多发转移或转移灶体积较大时脑水肿症状更为明显,严重者可伴发脑疝,因此,在应用131I治疗DTC脑转移时应同时给予糖皮质激素并密切观察脑水肿病情的变化,及时处理不良征象[14]。
131I治疗已被证实在DTC转移灶治疗中安全有效,但当出现骨髓抑制、肺纤维化、唾液腺损伤等不良反应时要及时终止。
3.2 内分泌治疗 对于滤泡细胞来源的DTC术后抑制促甲状腺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水平有利于控制疾病进展。伴有远处转移的DTC病人属于肿瘤复发风险高危群体,在初治期建议将TSH分别控制在<0.1 mU/L水平,但鉴于TSH抑制治疗带来的亚临床甲状腺毒症存在副反应风险,特别在老年、伴骨质疏松、心律失常或其他严重疾病等的人群中,抑制治疗应兼顾副反应风险将TSH控制至接近达标的最大可耐受程度。在随访期部分病人肿瘤复发风险可能会随着治疗的进行而改变,因此,需通过动态监测血清Tg的水平、影像学检查等对TSH抑制治疗的目标进行调整。对于MTC和ATC仅需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
3.3 外照射治疗 外照射治疗有利于对颈部区域和转移灶区域病情的控制,对肉眼可见无法切除的颈部残余肿瘤及位于关键部位无法手术的远处转移灶能起到补充和辅助治疗的作用[15]。甲状腺癌肺转移时,对于寡转移(转移灶数量≤5个)、转移灶较大有严重压迫症状或危及生命、不摄碘的肺转移灶等可行外照射治[4]。对于骨转移病人外照射主要用于局部姑息性治疗,对于骨转移灶引起的局部剧烈疼痛或因骨质破坏造成骨折、脊髓压迫等严重并发症不能行手术治疗者可通过外照射治疗予以缓解,外照射也可作为骨转移灶手术切除后的补充治疗,特别是一些位于关键部位、手术无法完全切除的病灶。外照射是脑转移灶的主要治疗方式之一,特别是立体定向放疗可获得与手术相近的疗效,在能给予转移灶更高的照射剂量的同时能减少对正常脑组织的损伤[16]。对于其他部位远处转移,外照射治疗也可以减轻局部压迫或疼痛等症状,提高病人生存质量。
3.4 分子靶向治疗 对于远处转移甲状腺癌进行相关基因检测并合理使用靶向药物已逐渐成为一种良好的治疗手段。在应用靶向药物前,应结合客观条件和诊治需要选择相关的基因进行检测,包括BRAFV600E、KRAS、NRAS、HRAS、TERT、PIK3CA、TP53、RET、AKT1、PTEN、CTNNB1、NTRK、ALK等,既能预测疾病预后和治疗反应相关情况,也可作为高选择性靶向抑制剂的选择依据[17]。以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为代表的靶向药物具有特异性强、疗效明确、损伤小等优点,多应用于远处转移DTC的治疗,常用药物包括仑伐替尼、索拉非尼、安罗替尼、多纳非尼等。治疗远处转移MTC靶向药物要结合是否有RET基因突变进行选择,塞普替尼、普拉替尼等RET高选择性抑制剂可应用于RET基因突变型MTC,对于无RET基因突变的远处转移MTC,可应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如安罗替尼等。达拉菲尼与曲美替尼联合用药对治疗BRAF基因突变的远处转移ATC具有较好作用,但对于BRAF基因野生型的ATC,尚无推荐的靶向药物治疗方案[18]。尽管靶向治疗对远处转移甲状腺癌病人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上有着重要的意义,但其相关不良反应也应该得到重视,出现时建议MDT会诊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保护重要器官功能,同时将靶向药物的效应最大化,最终实现病人生存获益。
3.5 新辅助治疗 对于经MDT充分评估后难以达到R0或R1切除、因手术范围较大难以保留邻近结构或器官功能、Ⅳc期ACT或伴多发远处转移甲状腺癌可先行新辅助治疗,以提高病人后续根治性治疗机会,包括新辅助化疗、新辅助靶向治疗以及新辅助免疫治疗等。主要目的包括:(1)降期,提高肿瘤的可切除性。(2)提高病人器官的功能保留。(3)杀灭远处转移灶,延长生存时间等[19]。建议由有丰富临床经验的MDT团队进行新辅助治疗的评估、实施及治疗后的手术,应密切监控病情,根据病情变化适时调整方案。
3.6 其他治疗 对于远处转移甲状腺癌化疗仅作为存在结构性病灶并经手术、放射性131I治疗、内分泌治疗、靶向药物等治疗无效时的姑息或尝试治疗。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消融治疗在远处转移灶处理上也有一定的应用,如甲状腺癌肝转移等,具有定位精确、创伤小等特点,可作为一种局部姑息性治疗的选择[20]。
4 远处转移甲状腺癌病人的随访
远处转移甲状腺癌病人应在MDT模式下综合管理并进行密切随访,通过多学科协作动态监控病情,制定合理的随访策略,尽可能地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推荐每3~6个月复查甲状腺功能、Tg、TgAb、降钙素和CEA水平,骨转移病人需定期监测骨代谢标记物及血钙。远处转移甲状腺癌病人除每3~6个月复查甲状腺超声外,还应定期监测肺CT、腹部CT、全身骨扫描、颅脑MRI及PET-CT等[21]。规范化长期随访还包括131I治疗、外照射治疗及靶向治疗等长期安全性监测,包括对肺、生殖系统及全身的影响,以及对远处转移灶可能伴发疾病(如病理性骨折、脑疝等)的病情进行动态观察。
5 结语
远处转移甲状腺癌是现阶段甲状腺癌治疗中的重点和难点。治疗前应明确肿瘤转移的诊断并全面系统评估病情,经MDT充分讨论决策后为病人制定最适合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包括外科手术、内分泌治疗、131I治疗、外照射治疗及靶向治疗等。手术治疗要判定好颈部原发灶及远处转移灶的处理优先级,遵循危及生命或可能出现严重并发症的病灶优先处理的原则。MDT应贯穿每例病人的治疗及随访全过程,对病情进行密切的监控,根据治疗过程中病情的变化适时调整方案,以期最大程度提高生活质量,改善预后,延长生存时间。
参考文献
(在框内滑动手指即可浏览)
[1] 郑荣寿,陈茹,韩冰峰,等. 2022年中国恶性肿瘤流行情况分析[J].中华肿瘤杂志,2024,46(3):221-231.
[2] 石磊,张慧敏,谢谦,等.分化型甲状腺癌合并远处转移多次131I治疗的时间间隔选择及疗效评价的研究进展[J].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22,29(6):1071-1074.
[3] 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指南(2021版)[J].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2021,41(4):218-241.
[4]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指南工作委员会.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分化型甲状腺癌诊疗指南2021[J]. 肿瘤预防与治疗,2021,34(12):1164-1200.
[5] 白鑫,武新宇,赵尊,等.131I治疗血清甲状腺球蛋白抗体阳性分化型甲状腺癌远处转移的疗效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2024,27(15):1833-1837.
[6] 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甲状腺外科医师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甲状腺癌专业委员会,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甲状腺疾病专业委员会.甲状腺髓样癌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0版)[J].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20,40(9):1012-1020.
[7] 王军凯,李丽.血清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和骨唾液酸蛋白在甲状腺癌骨转移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J]. 临床与病理杂志,2018,38(7):1429-1433.
[8] 田文,王冰.甲状腺癌根治术关键技术标准及评价[J].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24,44(1):38-42.
[9] Moneke I,Kaifi JT,Kloeser R,et al.Pulmonary metastasectomy for thyroid cancer as salvage therapy for radioactive iodine-refractory metastases[J].Eur J Cardiothorac Surg,2018,53(3):625-630.
[10] 王燕,郑容,樊蓉,等.分化型甲状腺癌骨转移的预后及影响因素[J]. 中国辐射卫生,2023,32(1):46-51.
[11] 金凯,夏亮,张树远,等.甲状腺癌脑转移诊断及治疗的研究进展[J]. 肿瘤学杂志,2021,27(8):678-681.
[12] 孙建民,黄晓云,张舒翔.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肺转移的疗效及相关因素分析[J].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21,38(3):273-275.
[13] 史璐,韩爱平.碘-131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骨转移的临床效果及影响因素研究[J]. 贵州医药,2021,45(10):1582-1583.
[14] Kim SY,Kim SM,Chang HJ,et al.SoLAT (Sorafenib Lenvatinib alternating treatment): a new treatment protocol with alternating Sorafenib and Lenvatinib for refractory thyroid Cancer[J].BMC Cancer,2018,18(1):956.
[15] 田文,石臣磊,万政.我国甲状腺癌外科治疗近10年进展[J].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22,42(8):841-844.
[16] 沈晶,乔彩霞,胡克,等.影像引导大分割放疗在转移性甲状腺癌中的应用[J]. 肿瘤影像学,2022,31(5):491-497.
[17] 田文,李兴睿.局部进展期甲状腺癌诊治中的关键问题[J].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23,43(8):849-853.
[18] 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甲状腺外科医师委员会,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甲状腺疾病专业委员会甲状腺手术学组,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普通外科专业委员会甲状腺与甲状旁腺专家委员会.局部晚期甲状腺癌手术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0版)[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20,40(4):369-376.
[19] 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甲状腺外科医师委员会,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甲状腺疾病专业委员会,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普通外科学分会,等.局部进展期甲状腺癌新辅助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3版)[J].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23,43(8):841-848.
[20] Segkos K,Schmidt C,Nabhan F.Isolated liver metastasis in hürthle cell thyroid cancer treated with microwave ablation[J].Case Rep Endocrinol,2017,2017:2790741.
[21] 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甲状腺外科医师委员会,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甲状腺疾病专业委员会.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0版)[J].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20,40(9):1021-1028.
(2024-04-12收稿)
本文为《中国实用外科杂志》原创文章。其他媒体、网站、公众号等如需转载本文,请联系本刊编辑部获得授权,并在文题下醒目位置注明“原文刊发于《中国实用外科杂志》,卷(期):起止页码”。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