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
文
之
光
/
点
亮
生
活
【本文图片由冀俊文提供】
通天寺小游记
汽车在高速上疾驰,过繁峙,至灵丘和浑源界,远远便看到山上一座寺庙,大小庙宇依山环旋而建,山顶有两座高塔,望去耸峙巍峨,仰天而立,好是独特!
回程时至王庄堡收费站,高塔依旧,如长者翘首以待,何不拜谒?遂下高速,沿小道前行。阳光正暖,一群乌鸦翩然向远,旁有一大河冰封。
至山脚仰望,山势不高,陡峭的崖壁上修着小庙,水泥路呈“之”字形蜿蜒向上,正门上悬“通天寺”匾额,墨底金字,上挂红花,看来是新修不久。左侧书“马家沟村信士吴永权全家敬献 通天寺住持释寂空题”,右侧书“佛历三零四九年仲夏”,应是2022年夏天。
进寺门,导引牌指示路标,从右侧依台阶上去是地藏殿、观音殿,钟鼓楼。铁铸大钟,铭刻“公元二零一六年,佛历二五六零年”字样。但这又和前面的时间有误差,唯缘佛历太久,佛法至深,阿弥陀佛。推木而击,钟声悠远,轻叩大鼓,隆隆耳畔。
过钟鼓楼向上攀,台阶陡立,单人走都喘气,可见修筑之艰难。至地藏殿,屋舍较小,面阔两间,有一位男信众正敬香供果品。再向上攀爬,是观音殿,亦是小庙一座,花栏墙上有果品,冬日已是蔫然。
下台阶至寺门,沿另一线上攀,庙小乾坤大,垂直处的山缝处也修了小庙,铁梯延伸上去,亦是砖雕垒砌,琉璃瓦顶。沿窄窄的台阶向上,眼前有一座四层八角塔,八卦样式,每一面刻一字“乾、坤、坎、离、震、巽、艮、兑”。旁有几方水泥碑,刻有“灵山乐土”,白底金字字体虽粗拙,却也用心。
再向上便是山下看到的两座高塔,一座九层,通体圆状,八面窗户,每层圆檐围拢,只窗与窗之间有竖棱刷黄,层次分明。另一座五层,亦是八角,此塔的围檐八角高翘,如飞鸟展翅,轻盈灵动。
仰望这几座塔,它们如大山的守望者,高高地矗立在天地之间,默默俯瞰着世间万物,见证着岁月的变迁。它们又以其挺拔的身姿和独特的造型,成为显著的地标,无论从何处望去,都能凭借它们确定自己的方位。无论出发还是到达,无论游子还是归人,看到高塔就看到了希望。
站在山上眺望,几条高速公路如飞虹跨越,连通山川平原,汽车往来疾驰。山下的唐河流淌千年,从浑源县的高山出发,一路流过山西大同,流向河北保定,汇入白洋淀。“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小小的通天寺庇佑着一方百姓,清澈的唐河水养育了千千万万沿河儿女。高山,河谷,村庄,儿女,这生生不息的乐章啊!这亘古绵延的史诗!
下山出寺门,再回望时,正午的阳光沐浴着通天寺。有信众正停车来拜,虔虔然,期期然。有师傅照面,僧袍虽旧,微笑慈目,双手合十,可是匾额上的释寂空住持?我也点头微笑,无言胜有言。只在心里默默地祈愿,心怀阳光,平安喜乐。
2025年1月20日
特别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