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丽平 | 许三多蜕变的几个关键因素

文摘   2025-02-09 18:39   山西  


/


【图片源于网络】








许三多蜕变的几个关键因素

文 \ 贾丽平



许三多由一名自卑、怯懦的农村少年蜕变为一名有担当、有胆识、勇敢坚毅的特种兵,关键要素有以下几点:


一、原生家庭的反向激励

许三多在父亲的口中是一个又傻又笨,没出息的“龟儿子”。而这种傻恰恰是他蜕变的根基。这种傻是一种单纯,是一种缺心眼。这种单纯让他做事更加专注,没有歪心思。他的父亲许百顺是“一根筋”,一心要让三个儿子当兵。大乐没当成,就让二和当;二和没当成,就让三多当。为了让许三多当兵,使出了浑身解数。虽然这些方法都很笨拙,但他这种“不撞南墙不回头”的性格在许三多身上也刻下了深深的烙印。这种一根筋的“轴”让许三多在后面多次考验中能够坚守“不抛弃不放弃”的七连精神,让许三多在追击老A的时候死咬住不放,在为成才求情的时候一次又一次敲开袁朗的门,用自己的拙嘴笨舌为成才争取机会。

因为“笨”,许三多付出的努力是别人的数倍,史今评价他是“连队中训练最刻苦最认真的兵”,虽然他是考核最差的。因为笨,激发了他超越常人的努力,才有了333个腹部绕杠的惊人成绩。因为笨,他在三连五班的时候能够坚守新兵连的一切习惯,以日以年地修出一条路。

因为老实,他“听使唤”。严守纪律,对命令无条件服从,对战友无条件信任。在老A大队的考核中,别人要么太聪明,看出演习的破绽;要么,对战斗失去信心,早早放弃。只有他,战斗到最后一刻;在又一次演习中,明明已经没有退路,可以缴械投降,但他牢记在钢七连的宣誓:永不投降。最后,坠下大桥,在身体受伤的情况下配合战友攻下敌人的指挥部。

父亲平时的教育非打则骂。所以许三多当兵的初衷是要摆脱父亲的打骂,摆脱“龟儿子”这个如影随形的称呼。在部队生活中,许三多同样遭到了连长高城的否定,认为他是“有表没里”的兵。但是父亲从小对他的打骂让他很皮实,这也是许三多从小无形中形成的抗挫能力吧!部队里遭遇再多的白眼和呵斥,他从没打过退堂鼓,从没想过退缩和放弃,只想着自己如何能够做好。

质朴的乡土生活,让许三多不怕苦,不怕累。在三连五班那样的环境下,许三多能够耐得住寂寞,做好自己该干的事情,而没有随波逐流,与他从小在贫苦的环境中长大有很大的关系,他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别人觉得被分配到这里简直是受罪,非得用什么事情来打发无聊的生活,他却觉得“挺好的”。他很容易满足,从不挑剔什么。成才炫耀自己在钢七连的荣耀生活时,许三多说自己的五班也挺好的,同一个班的战友认为他走一遭连队回来后一定会失落,希望他能改变从前按部就班的生活,和他们“团结”起来,但是三多兴奋地汇报完自己的所见所闻后,平静地说,我们这儿也挺好的,这让准备看他笑话的人大失所望。他修路、守军营、不放弃战友的行为,本质上是对父亲口中的“老实人”的升华,将乡土价值观转化为军人的责任感。

许三多家庭遭遇变故。父亲被关进拘留所,二哥负债累累,大哥出走他乡。许三多成为唯一能收拾烂摊子,挑起重建家园重担的人。这一次,是环境所迫,也是许三多主动承担。

一塌糊涂的家庭教育和一摊稀泥的家庭环境,让许三多从自卑中崛起,父亲的否定让许三多极度渴望被他人认可。这种渴望驱使他不断突破自我,用行动证明他不是龟儿子。


二、环境的塑造


许三多经历了三个关键环境。三连五班、钢七连三班、老A大队。这样的环境变化也是许三多不断突破自我,向上生长的关键因素。

三连五班的安逸环境考验了许三多的意志和心性。他没有在宽松乏味的环境中迷失,守住了初心。

在正式进入钢七连的时候,史今和伍六一带着全班战士对他进行了入队欢迎仪式。这个仪式非常严肃郑重。虽然许三多在复述每一句七连的歌词的时候笨笨的,跟不上节奏。但每一句誓言都成为了许三多日后的精神底色。

部队的严格训练和严明的纪律让许三多完成了由农民向军人的角色转变。在入伍上火车前,许三多向父亲保证“我一定不会给你丢脸。”父亲告诉他“要好好活”,在钢七连“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滋养下,许三多的“为父亲活”转化为“为班长活”“为钢七连活。”这些赋予了他潜在的责任感。

三连五班的生活、独守军营的生活,这些特定的环境都历练了许三多的心性,如袁朗所说“不焦虑,能耐得住寂寞。”

老A大队严苛的训练和不确定的生活更是锤炼了许三多的适应能力,锻造了他坚毅、永不妥协的品格,让许三多有了新的模样,对自我有了更清醒的认识。


三、特定人物的帮助

史今深知许三多内心的自卑,他小心地呵护着这个兵,为他挡住所有不友好的箭,给他最多的关怀,鼓励他,帮助他,像兄长和父亲。抡锤事件,史今向许三多咆哮“别再让你爸叫你龟儿子。”这让许三多放下顾虑,勇往直前。史今半夜陪着许三多练腹部绕杠。“班长觉得你行,你有潜力,别人能做到的你一定行。”在史今的鼓励下,许三多不断地突破自我,从一个“孬兵”成为一个合格的兵。

袁朗则用一种非常的手段击碎许三多的道德洁癖,逼迫他直面军人的残酷本质,完成从“好兵”到“战士”的质变。

成才、伍六一、高城都在不同的时段对许三多产生了不同的影响,不管是曾经设置的障碍,还是精神上的鼓舞,每一个人,每一件事情,都不是徒然经过许三多的生命,他们的影响成为许三多成长中丰富的给养,他们的教导和榜样力量成为许三多的参照。


四、自我的坚持、对抗、觉醒和不断超越

在第一集中,许百顺说了许多许三多的优点:跑得快,爬树快,记性好,抗揍,弹弓打得好,老实,虽然这些当时都不足以说服史今,因为当时站在史今面前的是一个说话不敢抬头,凡事都得看父亲眼色,一着急就忘事的唯唯诺诺的“龟儿子”,但是许百顺说的许三多具备的这些优点,在许三多以后的军旅生涯中确实起了很大的作用。

许三多的父亲说他“抗揍,壳硬”许三多不但壳硬,能抗揍,也有很大的韧性。他是自卑的,但他又是不甘落后的。他做事踏实、认真,不会耍花招,不会绕小弯。高城说面前有许多路,他选择最难走的那条。许三多说,他只有一条路。既然没有别的路,他就踏踏实实地走好这一条路。因为简单,所以专注。

许三多会不断反思自己的不足,努力改进。一个向后转转不好,他要求再来一次,再来一次;腹部绕杠做不好,他每天不停地练习;每天晚上他都会写日记,记录自己的得失;每一次做错事,他总说“我又做错了。”他毫不隐晦自己的笨拙,在团长、队长面前总是说“我这个人可笨了,我总是说不好话,总是做错事。”他的坦诚,让他能更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凡事都尽最大的努力。

许三多从前的生活都是由别人安排的,行动完全靠外部的指令。比如,老马说修路有意义,他就把这句话当作命令去执行。史今退役的时候,他失去了最大的支撑,抱着史今的行李包大哭。史今说“三多,班长帮你割掉心里面最后一把草,你该长大了。”对别人的依赖被迫消失了。许三多伸出手,和伍六一达成了和解,“我们不是朋友,还能是什么呢?”

连队解散了,许三多独守营房,坚持升旗、训练,看似荒诞,实则是守住了自己的内心,守住了军人的职责,守住了阵地,守住了生存的意义。

在进入老A大队的考验中,他艰难地搀扶着伍六一,坚守“不抛弃不放弃”的信念和对战友的热爱、军人的职责。

当现实与理想发生冲突的时候,他开始追问自己生存的意义,在经历了一系列的事情之后,他成长为一个有担当、能扛事的男子汉。不再是父亲口中的“龟儿子”。以前,他害怕父亲叫自己“龟儿子”,再回来的时候,他能坦然地要求父亲叫他“龟儿子”。在他看来,这个词儿不再是贬低,而是亲昵的称呼。这是心灵上的成长和蜕变。起初,“不抛弃,不放弃”,是许三多对战友、对连队的责任;现在,“不抛弃,不放弃”,也是他对自己内心的坚守,对自己“好好活,做许多许多有意义的事儿”的存在意义的坚守。

许三多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品质,就是他的善良。他从小不敢看杀猪,因为他不忍心;无论别人怎么对他,他总是看别人是好的。成才因为本身资质好,心眼活,学什么都比他快,他总是打心底里为成才高兴;当成才遭遇挫折,要失去进入老A大队的机会时,他竭力向袁朗为成才争取机会,当伍六一受伤后,他把自己所有的积蓄都拿出来帮助伍六一,面对残忍的毒贩,他甚至不忍下手;面对袁朗的严苛训练,他甚至担心袁朗在队友中的处境,为袁朗出谋划策……善良不是软弱,许三多的善良,反哺了史今,也反哺了伍六一、高城、成才,善良为他铺就了最光辉的生命底色,而这,是真正的强大。

许三多的成长,不是简单的努力的逆袭,而是一场异常残酷的蜕变之旅。原生家庭的粗糙的暴力打压让他能够忍受疼痛;部队的历练让他成为有担当、坚毅的军人;战争的残酷让他学会做“恶的善良人”;史今的温情、袁朗的淬炼,让他的人格更加丰富饱满,而自我的不断觉醒和认知让他成为一个真正强大的战士。

如果你看过《阿甘正传》,你会发现许三多和阿甘身上有许多相似的地方。那就是他们的善良、简单、朴实和执着。


编辑 | 申奋平
审核 | 付小平    王宇娟









图片

投稿热线:  付小平 15903501555
邮箱:shiguangdushu@163.com

图片


特别鸣谢


山西佳诚液压有限公司
山西东昌实业有限公司
山西晋龙汽车运输服务有限公司
山西天兰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推荐阅读:


时光读书会乙巳新春贺词

贾耀中 | 读书会嫁闺女

彭文礼 | 娘,来家过年吧

林欣 | 从观看时光读书会十周年庆典雅集说开去——致敬著名剧作家曹禺先生

彭图 | 太行散记之杂说大寨

郭新英 | 无间(武松)

刘勇 | 《其中味》36:过油肉

康美萍 | 锅盔和麻叶


时光读书会
读书会活动预告;读书活动总结;书友作品选发。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