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是读书沙龙/
第四期
读书沙龙回顾
认知理解力/
MOST BEAUTIFUL SCENE IN BOOKS
写在前面
有人走遍山川河流,看遍了各种美景;有人游历世界,体验各种风土人情。他们说,走得越远越能发现美。而我说,最美的风景在书里。书中穿越古今、漫游远近,让你把世界看得更加深刻。让我们一起回顾第四期聚焦于认知理解力模块的三场沙龙吧!看看你更喜欢哪一场沙龙演绎的书中世界!
2024/10/31
《数学之美》
主讲人:杨美玲
助教:姚淇琳
沙龙伊始,杨老师灵魂发问,“你还记得学过的数学吗?是哪一点令你有如此深刻的印象?”同学们有说积分的,也有说极限的,大家都积极的参与回答。这些回答里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难”,杨老师幽默的讲了几个数学冷笑话,如“昨晚高谈矩阵,激起你的狂怒,恐怖,恐怖,真像几何代数。”大家被快速带入课堂。
课堂上,杨老师引用罗素先生说的名言:“数学,如果正确地看她,不但拥有真理,而且还具有至高的美。正像雕刻的美,是一种冷而严肃的美。这种美没有绘画或音乐那些华丽的装饰,她可以纯净到崇高的地步,能够达到最伟大的艺术所能显示的完满境地。”引出数学之美;后从五个维度细致讲述数学之美:数学有着自然之美、和谐之美、高雅与纯洁之美、奇异之美和简洁之美。杨老师带我们欣赏了数学的简洁美、数学在坐标下的对称美和谐美、有古老传说“洛书”“河图”引出的幻方的神秘美、以及莫比乌斯带与克莱因瓶带来的滑稽美等等。
数学的美是一种包容剂,当你仔细观察生活时,就会惊奇的发现原来处处都蕴含着数学之美,如黄金分割数会运用在建筑、雕塑、绘画等艺术作品中;比如,斐波那契数列与自然之美的融合;比如,圆周率π算法之奇妙。包括我们的诗歌,回文诗、宝塔诗都在形式上体现着数学的美。
美中有数学,数学中有美。最后,杨老师希望大家通过这次沙龙可以对数学有新的了解,希望大家能够继续在生活中发现和感受数学之美。
Summary of activities
杨老师从不同角度展现了数学之美的丰富内涵。指出数学在自然科学中作为揭示规律的工具、在艺术设计中作为创造美感的元素以及在思维培养中作为提升能力的途径,都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性。数学之美不仅仅在于其表面的形式和规律,更在于它对人类认知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深远影响。希望大家都可以在数学美学中自由遨游,体验意想不到的美学盛宴!
READING
TIME·with you
一起爱上阅读
2024/11/5
《信息简史》
主讲人:刘昭帅
助教:严盈盈
沙龙伊始,刘昭帅老师并未急于展开书籍的内容,而是先给我们播放了一段电影《超体》的精彩片段。影片中,主角露西因意外获得了超乎常人的大脑开发能力,从而能够感知并操控世间万物的信息流动。这一科幻设定不仅瞬间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更巧妙地引出了“信息”这一贯穿全场的主题。
紧接着,刘昭帅老师开始介绍《信息简史》的作者詹姆斯·格雷克。他提到,格雷克是一位享誉国际的科普作家,以其深入浅出的笔触和广博的知识视野,为读者揭示了科学史上的诸多奥秘。格雷克的作品不仅深受科学家们的喜爱,也赢得了广大普通读者的青睐。通过介绍格莱克的生平与成就,刘老师进一步激发了我们对《信息简史》这本书的浓厚兴趣。
为了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信息”这一概念,刘昭帅老师提出了一个关键问题:“什么是信息?信息的作用是什么?”这一问题引发了同学们的沉思,思索片刻,刘老师便给出了自己的见解,并引出了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他提到,在古代,信息可能只是会说话的鼓,鼓声传递着部落间的战争与和平、狩猎与收获等重要信息。为了增强说服力,刘老师还播放了电影《黑豹》中的对话鼓片段,让我们直观地感受到了鼓声作为信息传递媒介的独特魅力。
在沙龙过程中,刘昭帅老师也不忘穿插一些幽默的片段,以调节现场气氛。他展示了两个片段,分别是某些领导在公共场合出现的表达冗余现象,以及中文相较于其他语言在表达上的清晰与准确。通过这些例子,刘老师不仅让我们认识到了语言表达的重要性,也让我们更加珍视和自豪于中文的独特魅力。
随着沙龙的深入,刘昭帅老师逐渐将话题引向了更深层次的理论探讨。他提到了计算机科学和信息论的奠基人艾伦·图灵和克劳德·香农,并简要介绍了他们在信息理论领域的杰出贡献。通过介绍图灵机和香农的信息论原理,刘老师让我们对信息的本质和作用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他强调,在信息时代,掌握并运用好信息理论,对于每个人来说都至关重要。
Summary of activities
刘昭帅老师通过《信息简史》这本书,不仅让我们领略了信息的浩瀚与魅力,更激发了我们对信息时代的深刻思考和对未来无限可能的憧憬。同时让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了信息的力量,更对信息时代有了全新的认识和展望。
READING
TIME·with you
一起爱上阅读
2024/11/7
《科学的历程》
主讲人:徐钦桂
助教:解德心
沙龙伊始,徐钦桂老师向同学们讲述了《科学的历程》作者吴国盛教授从物理专业到研究科学哲学的转变经历,吴教授发现了大部分国人对于科学和技术二者分得不是很清楚,更多集中到了科学的功利方面,缺乏严肃的科学精神。《科学的历程》这本书作为一部普及性的世界科学通史,可以帮助同学们以及更多人理解科学更加全面的内涵及精神。
紧接着,徐老师以“什么是科学”这一问题引入,从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对科学的定义讲到了戴维·林德伯格对于科学宽泛的定义,进而又讲到古代和中世纪是否有科学的问题。西方语境下科学的含义几经变化,不同国家还有不同分化,而演化至今,科学一词的狭义化不利于技术化科学的发展。近代日本对于西方科学的翻译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中国对于科学的误解,同时受到历史文化等因素影响,中国人对科学的功利,强调分科,以技代科普遍存在。
中国人对于科学的态度从奇技淫巧到逐渐清楚认知,再到崇拜追捧,还缺乏的是批判的精神。徐老师详细讲起吴教授的生平以及其对于培养国人科学精神的重要贡献,吴教授对国内科学史的发展,国内科学的发展都提供了很多重要的观念。徐老师还带着同学们一起浏览了《科学的历程》这本书的大体内容以及著作结构。
Summary of activities
《科学的历程》这本书有利于纠正大部分国人现在存在的功利主义科学观。对于科学的正本清源,对于科学精神的培养,对于明晰科学所具有的社会意义和人文功能都有着很大的意义。有时间的同学可以读一下吴国盛教授其他相关的著作,培养正确的科学认知观,严肃的科学精神,建立全面的科学史观。
READING
TIME·with you
一起爱上阅读
图文来源丨姚淇琳 严盈盈 解德心
编辑丨严盈盈
初审 | 刘 蒂
复审 | 许燕转
终审 | 王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