煎服法:上四味为细末,白饮合服3~6克。各药取6~12克作煎剂益佳。方解:此为芍药甘草汤与枳实芍药散合方,更加柴胡所组成,故治芍药甘草汤与枳实芍药散的合并证而有柴胡证者。"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注解:邪热上迫胸胁,心下痞塞,气郁血阻,因致四逆而脉微细,以形似少阴病,因谓少阴四逆。其实为热厥而非寒厥,属少阳病而非少阴病也。其人或咳以下亦同小柴胡汤的或然客症,均宜本方主之。实践证明,本方证的四逆甚少见,据临床经验,只若胸胁烦满,心下痞塞,形似大柴胡汤证,不呕不宜攻下者概可用之。本方证属少阳病证,临床多用于精神情志类疾病的治疗,如紧张、焦虑、抑郁、失眠等。对于夜寐早醒的患者,诸多医家用四逆汤加减治疗,疗效显著,分享几则医案如下:主诉:失眠2年。患者自诉2年前于绝经后开始出现失眠,睡眠不佳,时有烦躁焦虑。刻下见:神志清晰,精神欠佳,失眠易醒,醒后不易入睡,睡眠时间不足4h,胃脘胀满,夜卧烦躁不安,心悸盗汗,无反酸,食欲下降,食量尚可,口干不苦,大便略溏,小便频急,色黄。舌胖色暗红、苔少,脉弦细。方拟四逆散合酸枣仁汤加减,方药组成:北柴胡12g,麸炒枳壳12g,炒白芍12g,炒酸枣仁12g(打碎),知母12g(打碎),茯神15g,川芎12g,浮小麦25g,地骨皮12 g,炒川棟子10g(打碎),炒莱菔子12g,蒲公英15g,甘草5g。7剂,每日1剂,水煎取汁400 ml,分早晚2次饭后温服。2022年9月15日二诊,患者自诉睡眠情况略有好转,仍易早醒,但服最后2剂药后均可再次入眠,胃脘胀满稍减,余症及舌脉同前。守原方加减,加龙骨25 g(先煎)、生地黄12g,14剂,每日1剂,用法同前。2022年9月29日三诊,患者精神好转,诉胃脘胀满已不明显,失眠较前好转,仍时有早醒,但睡眠时间基本能达到5 h,偶有情绪烦躁时睡眠较差,第7剂药后口渴已除,小便已正常,余症均有好转。舌胖色淡红、苔少,脉弦细。守上方。2022年10月13日四诊,患者诉虽未达到正常睡眠状态,但诸症均有明显缓解。守上方继续服用14剂,用法同前。(马艳君,黄娜. 刘燕平教授应用四逆散合方临床经验 [J]. 广西中医药, 2024, 47 (05): 31-33.)患者女,28岁,公务员。2009年5月15日初诊。患者病起于工作压力较大,经常熬夜,逐渐睡眠不佳。半年前出现失眠,不易入睡,睡后易醒。严重时服用艾司唑仑才能入睡,但服用艾司唑仑后,第二天总觉得头脑不清,记忆力下降患者不敢再服用,故求诊于中医治疗。刻下症:失眠,胸闷,心态欠佳,大便燥结,只能依靠药物排便。脉沉弦,舌质红,舌苔薄白。患者自诉有慢性胃炎病史。选用四逆散加减化裁。处方:柴胡15g,炒枳壳15g,炒白芍15g,炙甘草6g,郁金10g,瓜蒌皮10g,炒麦芽20g,夜交藤15g,生龙骨30g,生牡蛎30g。7剂,水煎温服,每日1剂分早、晚服用。二诊:2009年5月22日。患者服药后睡眠渐佳,能较快入睡,且睡眠时间延长,睡眠质量好,无须依赖镇静药物,胃脘转和,食纳佳,大便每日一行。药已对证,守方加减,7剂,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服用。(张宁,郭华. 《聂惠民临证经方验案荟要》 2021)鲁某,女,40岁。初诊日期: 2018年11月16日。患者夜寐不安1年。近1年来患者每晚2时左右醒1次,持续数分钟,随后再次入睡,晨起头脑不清醒未予治疗。刻诊: 夜寐不安,伴眼干涩,手足温;食欲正常,二便调,舌淡、边齿痕、苔白腻,脉细。查体: 形体偏瘦,面色苍白。诊断: 不寐;辨证: 血虚水盛,少阳郁热; 治法:养血利水,和解少阳; 处方:北柴胡 12g,枳壳 12g,炒白芍10g,炙甘草6g,当归10g,川芎6g,茯苓20g,泽泻10g,苍术12g,柏子仁20g,首乌藤30g。配方颗粒7剂,每日1剂,分2次冲服。二诊(11月 23 日):夜间睡眠不再早醒,睡眠时间延长1h。转投当归芍药散调理其体质。2019 年4月上旬前症再发,予服首诊方5剂后,睡眠恢复正常。后随访4个月未见复发。(丁红平. 四逆散合方在临床中的应用 [J].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20, 54 (09): 42-45.)
图文来源网络,若转载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