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新手最好别炒个股?

文摘   金融财经   2024-11-15 21:45   广东  


钟先生的第187篇原创


选股就像抽签

过去做投资顾问,新手投资者最喜欢问的问题就是:

老师,你帮我看看这只股票好不好?

当然,这个问题在过一段时间之后,通常会变成:

老师,你帮我看看这只股票还能不能解套?

不是老师不努力,是真的答不上来。

“新手”入市的核心动力,一般都是听说隔壁老王在某只股票上赚了大钱。

这是一个典型的“幸存者偏差”。其实隔壁老李、老张、老赵都亏了钱,但一是亏了钱的人,多半不会把自己“血泪史”到处讲;二是就算我们知道了这些事实,也不会在意。

我们只会记得赚了钱的老王,只会觉得自己将成为老王。我们不知道或者不在意,隔壁赚了钱的只有老王。

炒股赚钱有多难?有一些数据也许是我们没想到的。

2014年末,A股市场上约有2400只股票,10年过去,约54%取得了正收益。

乍一听觉得这结果还不错啊,可转念一想,这不就是抛硬币么……

我们消耗了这么多的金钱、时间、情绪在股市里,并不是来找刺激的吧?我们的目的是赚钱啊!打败通货膨胀是基本要求吧?

结果让人大跌眼镜。

过去10年(2014年—2024年,下同),CPI指数的累计涨幅差不多20%;在这2400只个股里,股价10年累计涨幅能超过CPI的,只有45%。

如果采取一些其他的对标方式,结果还会更尴尬。

过去10年,我国的国债指数上涨了50%,超过投资国债的收益率的个股占比,不到1/3。

过去10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了180%,超过收入增长速度的个股占比,只有10%。

难怪说,比起好好上班,炒股是个“败家”行为。

大部分个股跑不赢市场的现象也很明显。

过去10年,这2400只个股里,涨幅超过沪深300全收益指数的,比例还不到1/5。

我们可能觉得这是因为A股太不争气了,让我们来看看其他国家的市场又如何。

美国知名金融学教授贝森宾德曾经做过一个研究,证明了不同股票的收益率并不是正态分布的,而是具有很强的“非对称性”。

长期看多数股票提供的都是负回报,真正能涨10倍的明星股票凤毛麟角。

贝森宾德教授运用了来自43个国家的64000只股票在1990到2020年之间的数据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假设一直持有股票,并且把收益进行复利累积,最主要的收益率分布区间在[-100%,0]之间。同时在右侧,有一个非常长的长尾,超级明星股的占比很少。

然而,这些数据和事实我们是不关心的。能让我们分泌荷尔蒙的只有10年3倍的“长江电力”、10年6倍的“比亚迪”和10年12倍的“贵州茅台”。

少数传奇的耀眼光芒,掩盖了市场的全貌。在“成王败寇”的价值哲学背后,股市其实是一个“二八分化”非常严重的地方。

绝大部分精心选股的人,最后都会落入这样的老套剧情:经过一万次的刻苦钻研、认知强化和自我说服,我们觉得自己终于找到了“天选之股”,可站在上帝视角,我们不过是抽了个签。

而且签盒里的坏签要比好签多得多。散户炒股“一赚两平七亏”,就是从这里来的。

别说散户了,你看一下2014年各家券商的“十大金股”,走到今天结局又如何?

所以,如果你本来要上班没什么时间;没有系统性地学过宏观经济、金融财务;甚至连股票分析软件都没有怎么用过,最好的选择还是乖乖地买指数吧。

巴菲特说,近乎懒惰的无为,应当是投资风格的基石。

投资不“炒股”,已足以让你超越80%的炒股人,并且永远都不会被踢出牌桌。

时钟先生
好投资就是不踩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