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着一堆Excel表格和Word文档,窗外是黑漆漆的无边无际的夜,狗子早就困成趴在你脚边的一小团。而此时的你还是没什么头绪,不知道下一步在哪里,也不知道未来在哪里。孤独、无助和没有希望,这些情绪像冬天的潮水,浑浊、寒冷而强大,扑面而来。
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就像作家斯蒂芬·金在《写作这回事》里面写的:(事情做到一半,自我怀疑到觉得自己)就像坐在浴缸里,穿越大西洋。
我们聊聊《写作这回事》这本书吧,借着这本书说说在失望、无望和绝望时,一个人怎么挣扎出那个(看起来)爬不出的泥坑。史蒂芬是如何熬过去,如何站起来的?
有个“先关门,再开门”的过程,我会在第三节详细说,街坊们也可以转给需要的朋友。
史蒂芬·金这个名字你可能不熟悉,但是如果说《闪灵》、《肖申克的救赎》和《伴我同行》,总有一个你熟悉的,这些作品的原著作者就是他。最了不起的是好像他没有“江郎才尽”这回事,四十多年作品总销量3.5亿册,一台打字机让他财富自由,而且获得了美国国家图书奖的“终身成就奖”。
可是这么一位了不起的作者,生命的初始阶段却在泥潭之中。
史蒂芬·金的童年,“(像)雾色弥漫的风景,零星的记忆片段像孤零零的树木……仿佛会一把攫(jué)住然后把你吃掉的那种树。”这话听着抽象,咱们具体看看他的童年。
史蒂芬·金,1947年出生于缅因州波特兰市,两岁的时候潦倒欠债没有责任感的父亲一走了之。史蒂芬只能跟着哥哥和妈妈,颠沛流离,鹑(chún)衣鷇(kòu)食。
母亲的收入微薄而又仓促忙碌,史蒂芬常常被寄放在朋友家好几天。
在朋友和亲戚家的后院和仓库之中,史蒂芬创造性地娱乐自己——靠想象力。他想象自己是马戏团的大力士,穿兽皮背心在聚光灯下搬动水泥板,结果是被马蜂蛰到砸了自己的脚;又或者在荒地上跟哥哥一起玩儿时突然想上大号,拿毒藤(poison ivy)叶子擦屁股,胸前后背痒了好几天,那只手更加重灾区,肿成了哆啦A梦。
事故加上疾病,小史蒂芬在他一年级时几乎没怎么上课,躺在病床上看了“六吨重”的连环漫画,粗粗估计有一万本。直到有一天,他打算自己写一个故事。
救赎史蒂芬的第一个人是他的妈妈。妈妈读完小史蒂芬的故事之后太喜欢了,在每一个他设计的笑点都笑了,在每一个悲伤处都难过了,她甚至掏了一块钱,买了史蒂芬的故事的版权,复印了四份寄给她的四个姐妹——她想让亲戚们都知道,她的儿子是个天才。
1958年,妈妈送给了11岁的史蒂芬一个圣诞礼物,一台皇家牌打字机。
最能鼓励孩子的是妈妈,最能打击孩子的也是妈妈,当妈妈展现出对孩子天赋的无穷信心时,孩子会觉得自己无所不能。几十年过去了,功成名就的史蒂芬·金没有忘记妈妈第一次读他故事时脸上的笑容——那时候小小的他觉得自己拥有无限的能力和无穷的选择,他仿佛被领巾了一座大房子,有很多很多的门,喜欢哪一扇门就开哪一扇,一辈子都开不完。
史蒂芬·金从13岁开始向杂志社投稿。
他在房间墙上敲了一颗钉子,专门用来挂自己收到的退稿条——很快这根钉子就显得力不从心,他必须换更大的钉子,因为退稿条太多了。好在他不是改一篇稿,而是持续写不同的稿子,不停地给各个杂志社投稿,而且偶尔也会有一点点希望的光——十六岁那年,他拿到一张退稿条:“故事不错。不适合我们,但确实不错。你有天分。继续来稿。”
十几年之后,史蒂芬已经小有名气,他在故纸堆里偶然翻到那个被退回的故事,略微修改之后很快就被同一个杂志社接受了——你取得一点成功之后,只要故事对了,就不大可能会收到“不适合我们”这样的消息了。
这一次是他坚持下来,是因为他的太太。
史蒂芬是在大学图书馆遇到塔碧莎的,他们喜欢读书,喜欢摇滚乐,喜欢谈论诗歌和写作。结婚之后,史蒂芬·金最能找到的工作是洗衣房管理员,据说他在这里见过各种诡异的东西,比如爬满蛆虫的桌布、医院里肮脏的床单和夹杂一整口人牙的病号服……
在很多时候,史蒂芬觉得自己在重复母亲的生活——两个孩子和无穷无尽的账单。在孩子生病时他开始偶尔感到绝望,这时候他已经是一个英语教师,他说那时他仿佛看到了30年后的自己,旧呢子外套和耷拉的啤酒肚,多年的烟熏让眼睛更厚、头皮屑更多,而且咳嗽不止。
那段时间他在创作《魔女嘉莉》,第一稿写完之后他觉得太烂了,直接扔在纸篓里。第二天他从学校回家,看到妻子从垃圾桶里捡回了那份稿子,正在伏案读着:“史蒂芬,你这个故事很有料,我真的这么觉得。”
在《写作这回事》里,史蒂芬说:“哪怕我太太曾经流露出那么一点点意思,觉得我写作是在浪费时间,我这份心肯定早就失了大半。有人相信你,对你至关重要,他们不需要发表演讲,还要信任你就足够了。”
史蒂芬·金曾经接受过记者采访,主持人问写作方法,他回答:“一个字,一个字地写。”
对方手足无措,不知道怎么接话,然而史蒂芬没有开玩笑——写作是个苦差事,“是一种坚持信念的行为,是对绝望的挑衅和反抗。为了站起来,好起来,走出来,快乐起来。”
写着一段话的时候是1999年,50多的史蒂芬·金被一辆小货车撞飞,右膝盖的骨头像是“袜子里装满了碎石子”,需要五次马拉松一般漫长的手术来恢复——在最初的恢复期,他每天只能坐40分钟,但第一次动笔就写了100分钟。
好了,在这么艰难的情形下,史蒂芬·金必须写出的方法是“关门写稿,开门改稿”。
史蒂芬说,你可以在任何地方读书,但必须找一个封闭空间写稿。定好自己的写作目标(每天多少字),不达到这个字数绝对不开门。世界在门外,你和打字机在门内,你唯一要做的就是集中精力完成这一天的字数,坚持的时间越长,你就越容易达成目标。
在这个阶段,不要试着去怀疑自己,把你能想到的东西尽快“倒”到稿纸上,越快越好,速度以自己能承受的上限为准。只要你写得足够快,自我怀疑就追不上你,最初的热情也就还在。
写完之后,放一段时间,无论你怎么想看它也先不要动。等“开门改稿”的时间到了,找一个你的理想读着,是你在乎的人,请他/她读。在这位读者的帮助下,把枝枝蔓蔓都删掉,删到不能再删为止。
史蒂芬说基本上这样两稿就可以了。我也是作者,觉得这是因为史蒂芬足够多的训练和足够高的天分才能做到,对我来说真正重要的内容可能要多写几稿,关门、开门、再关门、再开门。
相信自己能写出好文章,能做出好配方,能够把一件事做得很棒。在关门和开门之间,不断让最最开始的那一点想法生长起来——完全按照大纲写出的文章是苍白的,只有反复写,反复改,才能得到一篇准确而犀利的文字。
任何其他作品(和项目)也是如此:
积攒材料和热情,然后一气呵成做一个初步版本。
等一等,让子弹飞一会儿,让热情冷一冷,读过“我写得太棒了”那个阶段。
找真正的读者和用户一起改,得到下一个版本。
重复上述步骤。
保持手里有几个项目,每个项目都有热情和冷静期,每天都有活儿干。
先关门,再开门。
余不一一
顺祝冬安
11月16日,于浦江
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