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师讲法 】上圣下智法师开示讲解《法句经》爱身品第二十暨答疑解惑

2024-10-27 21:38   四川  

  

 2024年10月26日晚18:30,都江堰般若寺住持:上圣下智法师为义工们开示讲解了《法句经》“爱身品”,给大家的生活、工作、修学等各方面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参加学习的义工菩萨们都感到法喜充满,内心非常轻松自在!

《法句经》(Dhammapada)是一部早期佛教的格言诗集,包含了四百二十三首偈颂,这些偈颂源自各种佛教经典,并围绕二十六个不同的主题进行组织。它深受佛教徒和非佛教徒的喜爱,被认为是一种简单易懂的方式来理解和体验佛教教义。《法句经》涵盖了佛教的核心教义,如四圣谛(苦、集、灭、道)、戒定慧和三法印(无常、无我和涅槃),并通过这些偈颂向读者传达了佛教的基本理念和伦理教诲。


《法句经》的生命力在于其思想和艺术感染力,同时也因为它具有佛教入门书的性质,适合初学者和深入学者。它以通俗易懂的形式宣演了佛教的深奥教义,成为学习佛教不可逾越的启蒙读物,也是现代人进行自我教育和心理咨询的无言老师。


师父开示讲解爱意品第二十


   (一)自爱身者,慎护所守,希望欲解,学正不寐。
释义爱护自己生命的人,谨慎护守自己的信念。希求渴望解脱诸种欲望纠缠,学习正法就不会陷入昏昧。

  (二)身为第一,常自勉学,利乃诲人,不倦则智。 

释义修行正法的人,身体是第一的,要精进学习,勉励自己学习佛法,才能受益以及把利益分享给他人,孜孜不倦互相勉励,才能增长智慧。


   〔三〕学先自正,然後正人,调身入慧,必迁为上!

释义做人和学习佛法要先端正自己,才能去引导他人的言行。调顺自己的身心才能进入慧境,必然改变自己变成受尊敬的人。


  〔四〕身不能利,安能利人?心调体正,何愿不至!

释义:如果不能利益自己,又怎么能利益他人呢?我们发了菩提心去帮助他人,去自利利他,什么心愿都会实现,都会圆满的!


  〔五〕本我所造,後我自受;为恶自更,如钢钻珠。

释义前世我造的恶因,今世遭受果报。现在遇到佛法,作恶如能知改悔,犹如金刚钻无坚不摧。


  〔六〕人不持戒,滋蔓如藤;逞情极欲,恶行日增。

释义人们若不持守戒律,欲望就会犹如藤蔓到处攀缘。放纵情感极骋所欲,法律上会受到惩罚,也会为后世带来恶果。


  〔七〕恶行危身,愚以为易;善最安身,愚以为难。 

释义罪恶之行危及自身,愚痴之人以为做损人利己的事很容易而毫无顾忌,但心理始终都有阴影。做善德之行才能心安理得,睡得安稳,处处贪人便宜的人就很难安稳。


   〔八〕 如真人教,以道法身;愚者病之,见面为恶;行恶得恶,如种苦种。 

释义按照圣人的教诲去做,运用大道来规范我们的身心。愚痴之人不赞赏你,反而诽谤你。他们见到别人的所作所行,还以为是恶行。行使恶行必得恶报,犹如种下苦涩之种,自作自受。


   〔九〕 恶自受罪,善自受福;亦务须熟,彼不自代,习善得善,亦如种甜。 

释义作恶自然遭受罪报,行善自然增长福报。恶人种恶果,他人无法替自己代受,善良的人一生顺利,它们之间不会互相取代。实践善德必得善报,也如种下甘甜种子收获甘甜的果实。


  〔十〕自利利人,益而不费;欲知利身,戒闻为最。

释义修行能自利其身又利他人,获得好处又不损灭,要想知道如何利身,守戒多学习是最好的方法。


  〔十一〕如有自爱,欲生天上;敬乐闻法,当念佛教。

释义假如有人自爱其身,并想得到解脱升到天上。应当敬守佛法乐闻佛法,念念不忘佛之诲。


〔十二〕凡用必豫虑,勿以损所务;如是意日修,事务不失时。

释义凡有所为必须事先有所准备思虑,切勿损害本来应该要做之事。能够做到这样便能心意更加精诚,要做的事就不会错失时机。


〔十三〕夫治事之士,能至终成利。真见身应行,如是得所欲。

释义那些致力于事业之人,至始至终坚持信念最终能够成就。去身体力行真理,这样一定能够得其所愿。




以下是师父答疑解惑的 
部分记录


弟子问:怎么修行能够达到无我?
师父答:修就是修正,行就是我们的所作所为,就是说要修正我们自己的行为。那么当你的行为修正了,按照佛菩萨、古圣先贤教导我们做的,去奉献、布施、持戒,有了定力,有了智慧,才能达到无我。佛菩萨利益众生,普渡众生,但他们没有执着,做了就放下了。我们帮助了一个人,念念不忘,希望他说一句感恩的话,一句报答的话,这就是执着,这样就达不到无我的境界。所谓无我的境界就是我发这个心帮助别人,帮助完就放下了,不需要别人的回报或者感恩。三轮体空的布施,即“施者”“受者”“所施之物”,它的本体就是空性,空性就是无我。比如我是施者,对方是受者,我布施给别人金钱,这钱财是因缘和合,不在意自己是施者这个身份,当体即空,所以这就是三轮体空。

     

      弟子问:心理学、哲学和佛学有什么关联?
      师父答:心理学也好、哲学也好,在佛的世界观都是一体的。只是每个人的意识形态,以及提出这个心理学或者哲学的人的认识方向不一样,所以才有心理学,才有哲学,西方哲学、东方哲学等学问。建议去读《八识规矩颂》《百法明门论》《百个法》,其中佛陀把我们的心理说的淋漓尽致。

 


更多精彩,敬请期待!



般若寺是修行者的正法道场

分享佛陀智慧、愿诸有情众生,发菩提心

行菩萨道,普利一切 

四川 • 都江堰 • 般若寺

看破 | 放下 | 自在


责任编辑|上圣下智法师

文字整理| 彭祝琴 

摄影| 赖焕机

排版|果愿

审核| 果净


交通方式




公共交通

成都犀浦坐动车到都江堰离堆公园下,转2路公交车到蒲阳,对面过街坐机动三轮车到寺。成都犀浦坐动车到都江堰快客站,门口坐20路公交车到蒲阳,对面过街坐机动三轮车到寺。



客车

成都茶店子客运站坐班车到都江堰客运站,转2路公交车到蒲阳,对面过街坐机动三轮车到寺



自驾


般若寺点击查看导航


往期回顾



2024年甲辰年(龙年)般若寺全年法会通启
都江堰般若寺2024年观音庙会暨义工招募
都江堰般若寺2024年佛七法会暨朝圣活动通启








“分享”或“留言”即是供养

点击右下角“写留言”

许愿祈福,功德无量


都江堰市般若禅院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川(2022)0000088。 般若寺始建于唐朝,复建于明代宣德四年,因曾珍藏《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而得名。以“践行人间佛教、实现人间净土”为宗旨,传播佛教正知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