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读联盟丨第六天,记得来打卡!!!

教育   2025-01-29 07:32   山东  

【晨读联盟30天带背计划】正式启动!

教育学、心理学统统精心筹备

化作助力你攀升的坚实阶梯

30 天一路 “打怪升级”

实现弯道超车



 教育学带背 

【教育的基本规律】(一)


1. 教育的基本规律包括:教育与人的发展、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2. 个体的身心发展包括:生理发展、心理发展和社会性发展

3. 个体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有: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个别差异性、稳定性、可变性、整体性等

4. 人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这体现出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5. 个体的发展既不可逾越,也不可逆转,这体现出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6. “拔苗助长”、“陵节而施”等体现了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7. 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体现出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8. 学龄初期是我国心理学家说的童年期;

9. 少年期又被称为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帮助少年起飞的阶段是初中

10. 理想和未来是我国心理学家说的青年期

11. 在教育教学的要求、内容和方法的选择上,不能搞“一刀切”,这体现出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12. 小学教育中学化,中学教育成人化,这违背了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13. 人的发展既体现出量的积累,又表现出质的飞跃,这体现了人的发展的阶段性

14. 人的身心发展速度在其整个发展进程中,呈现出加速与平缓交替发展的状态,这体现了人的发展的不平衡性

15. 青少年的身高、体重有两个生长的高峰。这体现了人的发展的不平衡性

16. 关键期是由奥地利的生态学家(劳伦兹),研究(动物)心理时提出的。

17. “长善救失,扬长避短”提示在教育过程中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互补性)规律。

18. 培养自信和努力的品质提示在教育过程中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互补性)规律。

19. 个体身心发展互补性的例子有:盲人听觉敏锐;身残志坚;失去双手的人用口写字。

20. 人们常说的“聪明早慧”或“大器晚成”是指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21. 教学要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注意做到认知因素与非认知因素、意识与潜意识、科学与艺术的统一,这体现了学生发展一般规律的(整体性)。

22. 内发论的代表人物有:孟子、弗洛伊德、霍尔、威尔逊、高尔登、格赛尔等。

23. 格赛尔的(   双生子爬梯实验    )实验体现了(  成熟机制    )对个体的影响。

24. 高尔顿关于内发论的观点是:血统论、优生学

25. 中国的性善性恶论、人本主义、董仲舒韩愈的性三品说、基督教的原罪说体现的是内发论

26. 外铄论的代表人物有:洛克、荀子、华生

27. 二因素论的代表人物是伍德沃斯和斯特恩

28. 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四个因素是遗传、环境、学校教育、主观能动性

29. 为个体发展提供可能性的是遗传,为个体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的是环境

30. 在个体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的是学校教育,将潜在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是主观能动性

31. 随着个体不断地发展,遗传的作用日益减弱,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

32. 环境对人发展的影响要通过主观努力和社会实践活动才能实现。

33. 在总体上制约着发展的方向、性质、进程、速度、水平的是环境因素 

34. 环境对人的影响是零星的,无计划的,甚至是自相矛盾的。

35. 孟子的“性善论”和“良知良能”体现出教育能够发掘人的(潜能)

36. 个体主观能动性的最高层次表现为(  创造性      )。

37. 个体的主观能动性的最高活动水平是(   社会实践活动    )活动。



【教育的基本规律】(一)


1. 教育的基本规律包括:                    

2. 个体的身心发展包括:                    

3. 个体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有:                                                                                

4. 人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这体现出个体身心发展的          

5. 个体的发展既不可逾越,也不可逆转,这体现出个体身心发展的          

6. “拔苗助长”、“陵节而施”等体现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7. 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体现出个体身心发展的          

8. 学龄初期是我国心理学家说的          。;

9. 少年期又被称为          ,帮助少年起飞的阶段是          

10. 理想和未来是我国心理学家说的          

11. 在教育教学的要求、内容和方法的选择上,不能搞“一刀切”,这体现出个体身心发展的          

12. 小学教育中学化,中学教育成人化,这违背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13. 人的发展既体现出量的积累,又表现出质的飞跃,这体现了人的发展的          

14. 人的身心发展速度在其整个发展进程中,呈现出加速与平缓交替发展的状态,这体现了人的发展的          

15. 青少年的身高、体重有两个生长的高峰。这体现了人的发展的          

16. 关键期是由奥地利的生态学家          ,研究          心理时提出的。

17. “长善救失,扬长避短”提示在教育过程中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          )规律。

18. 培养自信和努力的品质提示在教育过程中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          )规律。

19. 个体身心发展互补性的例子有:                              

20. 人们常说的“聪明早慧”或“大器晚成”是指个体身心发展的(          )。

21. 教学要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注意做到认知因素与非认知因素、意识与潜意识、科学与艺术的统一,这体现了学生发展一般规律的(          )。

22. 内发论的代表人物有:                                                                      

23. 格赛尔的(              )实验体现了(            )对个体的影响。

24. 高尔顿关于内发论的观点是:                    

25. 中国的性善性恶论、人本主义、董仲舒韩愈的性三品说、基督教的原罪说体现的是          

26. 外铄论的代表人物有:                              

27. 二因素论的代表人物是          

28. 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四个因素是                                        

29. 为个体发展提供可能性的是          ,为个体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的是          

30. 在个体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的是          ,将潜在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是          

31. 随着个体不断地发展,遗传的作用          ,遗传素质具有          

32. 环境对人发展的影响要通过          才能实现。

33. 在总体上制约着发展的                                        的是          

34. 环境对人的影响是                    ,甚至是          

35. 孟子的“性善论”和“良知良能”体现出教育能够发掘人的          

36. 个体主观能动性的最高层次表现为(           )。

37. 个体的主观能动性的最高活动水平是(             )活动。



 心理学带背 

情绪情感过程



1.情绪一般指个体在其主观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的情景中直接产生的心理体验和相应的反应。详细来说,情绪与生理需要有关,情感与社会性需要有关。

2.情绪由主观体验、外部表现和生理唤醒三部分组成。外部表现通常称之为表情,包括面部表情、姿态表情和语调表情。也可分为面部表情、身段表情、语言表情

3.体验被认为是情绪和情感的基本特征。

4.情绪情感的功能包括:适应社会需要,求得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适应功能、通过表情传递信息,沟通思想的信号功能、对其他心理过程的产生影响的组织功能、强调适度的情绪兴奋+推动人们完成任务的动机功能、强调情绪情感互相传递和感受的感染功能、对身心健康产生影响的健康功能、对一个人的情绪情感会迁移到与此人有关的对象上的迁移功能

5.移情能力的培养包括:表情识别、情境理解、情绪追忆。



6.情绪的基本分类:快乐、愤怒、悲哀、恐惧。基本情绪与生俱来,种类有限,人和动物都有。基本情绪的不同组合可以派生出复合情绪。

7.情绪的状态分类:心境、激情、应激。这是根据情绪发生的强度、速度、持续性和紧张度进行划分的。

8.心境是一种微弱、平静和持久的情绪状态。没有特定的指向性,具有弥散性长期性的特点。也有版本称为弥散性渲染性。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爆发式的、短暂的情绪状态。应激是出乎意料的紧迫情况所引起的急速而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

9.人在应激状态下会引起机体的产生适应性综合征,主要包括动员、阻抗和衰竭三个阶段。



10.情绪的维度包括:动力性、激动性、强度、紧张度。

11.情绪具有两极性,两极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在情绪研究中,研究者长期以来争论的主要问题是情绪和认知是否相互独立

12.冯特认为情绪由愉快—不愉快、激动—平静、紧张—松弛三个维度组成。

普拉切克认为情绪具有强度、相似性和两极性三个维度。

施洛伯格认为情绪的维度有愉快—不愉快、注意—拒绝和激活水平三个维度。

伊扎德提出情绪有愉快度、紧张度、激动度和确信度四个维度。

罗素提出情绪具有愉快度和强度两个维度。



13.詹姆士-兰格理论强调情绪的产生是植物性神经系统的产物,刺激引起身体的生理反应,而生理反应进一步导致情绪体验的产生。

14.坎农-巴德学说强度情绪产生的中心不在外周神经系统,而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丘脑。情绪体验与生理变化是同时产生的,他们都受丘脑的控制。

15.阿诺德评定兴奋说强调情绪的产生来源于大脑皮层对情境的评估。

16.沙赫特的两因素情绪理论认为情绪状态是通过认知过程、生理状态和环境因素在大脑皮层整合作用的结果。

17.拉扎勒斯的认知评价理论认为有三个层次的评价:初评价、次评价、再评价。初评价是指人确认刺激事件与自己是否有利害关系;次评价是指人对自己反应行为的调节和控制;再评价实际上是一种反馈行为

18.伊扎德认为,情绪具有重要的动机性和适应性功能,它是人格系统的组成部分,是人格系统的核心动力。

19.詹姆士-兰格理论和坎农-巴德学说属于情绪的早期理论,阿诺德评定兴奋说、沙赫特两因素理论以及拉扎勒斯“认知评价理论”属于情绪的认知理论

20.有效控制情绪的方法包括(简答)

(1)宣泄:采用一定的方法和方式把人的情绪体验充分表达出来。如放松训练、气功、瑜伽等。

(2)转移:从主观上努力把注意力从消极或不良情绪状态转移到其他事物上去的自我调节方法。

(3)调节认知功能:运用艾利斯 ABC 合理情绪疗法合理改变认知。对自己习惯化的思维方式进行重解,看到问题的不同角度,以更宽广的视角理解自己和他人。

(4)积极的自我暗示:运用内部语言或书面语言以隐含的方式来调节和控制情绪的方法。

21.情绪调节的内容:具体情绪的调节、唤醒水平的调节、情绪成分的调节

22.情感的种类包括道德感、理智感、美感

23.情绪的产生与有机体的自然需要有关;而情感的产生则与人的社会性需要有关。情绪是人和动物所共有的心理现象,而情感则是人类特有的一种心理现象。

情绪产生早(个体生命开始,饥饿哭闹),情感产生晚(社会生产实践中产生)。情绪具有情境性和动摇性,而情感则具有稳定性和深刻性。情绪多是外显性和冲动性,而情感则具有内隐性与持久性

24.情绪是情感的外部表现,情感是情绪的本质内容,二者是难以分离的心理现象,是同一事物的两个侧面。


情绪情感过程



1.情绪一般指个体在其是否得到满足的情景中直接产生的心理体验和相应的反应。详细来说,情绪与有关,情感与        有关。

2.情绪由和生理唤醒三部分组成。外部表现通常称之为表情,包括                           。也可分为                           

3.         被认为是情绪和情感的基本特征。

4.情绪情感的功能包括:适应社会需要,求得自身生存和发展的         、通过表情传递信息,沟通思想的         、对其他心理过程的产生影响的         、强调适度的情绪兴奋+推动人们完成任务的         、强调情绪情感互相传递和感受的         、对身心健康产生影响的         、对一个人的情绪情感会迁移到与此人有关的对象上的         

5.移情能力的培养包括:                           



6.情绪的基本分类:                                    。基本情绪                           。基本情绪的不同组合可以派生出         

7.情绪的状态分类:                           。这是根据情绪发生的强度、速度、持续性和紧张度进行划分的。

8.心境是一种                           的情绪状态。没有特定的指向性,具有                  的特点。也有版本称为                 。激情是一种                           情绪状态。应激是         所引起的         的情绪状态。

9.人在应激状态下会引起机体的产生         ,主要包括                           三个阶段。



10.情绪的维度包括:                                    

11.情绪具有         ,两极性在一定条件下         。在情绪研究中,研究者长期以来争论的主要问题是         

12.冯特认为情绪由                           三个维度组成。

普拉切克认为情绪具有                           三个维度。

施洛伯格认为情绪的维度有                 和         三个维度。

伊扎德提出情绪有                                    四个维度。

罗素提出情绪具有         两个维度。



13.詹姆士-兰格理论强调情绪的产生是         的产物,刺激引起身体的生理反应,而生理反应进一步导致情绪体验的产生。

14.坎农-巴德学说强度情绪产生的中心不在外周神经系统,而在中枢神经系统的         。情绪体验与生理变化是         产生的,他们都受丘脑的控制。

15.阿诺德评定兴奋说强调情绪的产生来源于         

16.沙赫特的两因素情绪理论认为情绪状态是通过                           在大脑皮层整合作用的结果。

17.拉扎勒斯的认知评价理论认为有三个层次的评价:                           。初评价是指人确认         ;次评价是指人对自己         ;再评价实际上是一种         

18.伊扎德认为,情绪具有重要的                  功能,它是人格系统的组成部分,是人格系统的核心动力。

19.詹姆士-兰格理论和坎农-巴德学说属于情绪的         ,阿诺德评定兴奋说、沙赫特两因素理论以及拉扎勒斯“认知评价理论”属于情绪的         

20.有效控制情绪的方法包括(简答)

(1)         :采用一定的方法和方式把人的情绪体验充分表达出来。如放松训练、气功、瑜伽等。

(2)         :从主观上努力把注意力从消极或不良情绪状态转移到其他事物上去的自我调节方法。

(3)         :运用艾利斯 ABC 合理情绪疗法合理改变认知。对自己习惯化的思维方式进行重解,看到问题的不同角度,以更宽广的视角理解自己和他人。

(4)         :运用内部语言或书面语言以隐含的方式来调节和控制情绪的方法。

21.情绪调节的内容:                  、         

22.情感的种类包括                           

23.情绪的产生与有机体的         有关;而情感的产生则与人的         有关。情绪是         所共有的心理现象,而情感则是         的一种心理现象。

情绪产生         ,情感产生         。情绪具有                  ,而情感则具有                  。情绪多是                  ,而情感则具有                  

24.情绪是情感的         ,情感是情绪的         ,二者是难以分离的心理现象,是同一事物的两个侧面。



电子版文档👇


今天是带背的第6天!

除了今天的内容之外

不要忘记复盘之前的内容哦~

多重复才能记得牢

我们一起努力

“背多分”



超格教师
免费提供教资、教招考试干货资料、备考技巧;解答考生备考常见问题;发布最新考试动态!助力每一位超格er,成功上岸~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