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人突然离世,我该如何安置哀伤?心理专家这样建议

文摘   2024-09-03 23:17   陕西  

去年,李女士70岁的母亲突发心脏病不幸离世。李女士一直无法相信这个结果,久久不能释怀。


她说:母亲生病前一切平稳,还想着放假带她回老家玩几天,不想事情发展地猝不及防,母亲就这样离开了。


李女士说:“一夜之间的事,匆忙得连告别都来不及。”


在母亲离世后,她开始出现失眠、抑郁等症状,最后不得不去医院求助问诊。


01

失去所带来的痛苦会持续多久?


弗洛伊德在《哀伤与抑郁》一文中认为,哀伤是人在丧失之后的自然且健康的过程,如果人不能够好好哀伤,就可能转入一个病态的过程——抑郁。


瑞士精神分析师 Elisabeth Kübler-Ross受到绝症患者的启发, 1969年在“ On Death and Dying”中,提出悲伤的五个反应阶段理论模型。


• 拒绝 

面临失去,多数人第一反应就是否认。逃避残酷的现实“我们昨天还一起XXXX,他不会就这样离开”。


• 愤怒 

当人认识到拒绝和逃避没有用,就会重回现实,产生愤怒“为什么这样对我”“不公平”“为什么要发生在我身上?”


他们会把自己的情绪投射到离去的人或者事请,与他们最亲近的人(例如朋友与家人),甚至陌生人身上。


• 反省

他们会不断的反思自己,去寻找他们认为能避免失去的原因:“如果我当时做了XXXX,或许就会XXXX”。


他们希望重新掌控生活。比如,在分手时,我们想通过达成某项协议,来挽回爱人。


• 抑郁 

 “我想我爱的人,好难过,生活还有什么意义?”在这一阶段最大的风险因素是自杀,所以家人和朋友的支持非常重要。


在这种状态下,个人可能会变得沉默,拒绝任何人的靠近,花太多的时间沉浸在悲伤中。


• 接受 

个体会接受失去的现实并开始面对生活,情绪和状态也会恢复平静。“我搏斗不过命运,但还是需要坚强的活着。”


这五个阶段不是顺序发展的,有可能反复交替或者同时产生。



02

哀伤会造成身心问题


面对失去亲人的情况,心理专家张媛媛分析表示:


“在我们意识层面,我们完全明白,早晚有一天要面对亲人的离世,但真正面对的时候却没有那么容易。”张媛媛说,不管我们多大年纪,也不管至亲已经多大年纪,他们的离开,对每个人来讲都是一次重大的创伤和丧失。


哀伤是指由于丧失引起的一系列复杂的心理和身体反应,丧亲也包含在丧失当中。


哀伤,可能或长或短,可能或轻或重。哀伤不仅仅会导致心理痛苦,也会引起身体的问题。


亲人突然离世后,分离性焦虑并持续不断地想念逝者,会有悲伤、内疚、愤怒、否认、责备自己或他人的行为,在这段时间里无法体验到积极的情绪,处于麻木状态,甚至影响到日常生活的一些功能。并伴随着一些身体的反应,例如食欲不振,睡眠质量较差,经常失眠等。


每个人个体情况不同,走出哀伤的时间也会不同。随着时间流逝,90%人会在半年左右,逐步走出哀伤情绪


但这不意味着不再哀伤。在特定的日子、场景,依旧会引起情绪,但是已经接受亲人离世的事实,适应了没有逝者的生活,这在心理学上称为整合性哀伤



03

丧失不是失去,而是爱的延续


如何面对亲人的突然离世,如何安置哀伤?心理专家张媛媛给出了一些建议:


有一小部分人,在丧失后超过半年以上还持续情绪低落,无法接受至亲去世或是关系断裂的事实,出现睡眠紊乱、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不能重建积极的生活,就说明整合哀伤失败,会演变成为病理性哀伤,需要及时就诊获得帮助。


当丧失与哀伤发生时,我们就需要通过哀悼来完成对逝者的怀念与追悼。在中国的传统哀悼过程,也是丧亲者接受逝者死亡事实的过程。


尽管我们多么不愿意接受这个事实,但一般情况下,时间会帮助我们逐渐去接受并勇敢面对这样的事实,只是我们需要时间,你也需要时间让自己去释放和表达哀伤,表达不舍,表达爱意,甚至表达愤怒。


尝试在一段时间后,做自己喜欢的事,重新感受愉悦感,建立内在支持系统。保持与外界的联系,从倾诉中获得温暖和支持。


经历这个哀伤的过程,以及从损失中走出来,并不代表你会忘记那些离去的所爱之人,你依然可能感觉你与丧失的人深深的联结着。因为哀伤源自于爱。


我们不能改变至亲的离去,但是我们与他们的联结一直都在,他们生前对我们说的话,对我们做的事情都还在,而这种联结就是爱的力量


人死后并不会消失,而是会以更深刻的方式留在生者的生命里。丧失不是失去,而是爱的延续


经历过至亲离世,我们可能会更深刻地感知到生命的意义。我最后的建议是,尽可能多的去陪伴父母和家人,趁还来得及。

参考:澎湃新闻



渡心人
全职心理咨询师!专注抑郁症、焦虑症康复期心理咨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