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投射效应:你眼中的别人,可能就是你自己

文摘   2024-09-15 22:26   陕西  

你是否经常有以下疑惑:


为什么生活中老是会出现让你讨厌的人?

为什么对一些人的行为或态度看不顺?

对一些事情的反应,你为何总是很敏感?


德芬在《遇见未知的自己》中的一句话:


“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


其实,对别人的看法,往往是从自身的角度去看待的,别人也许并不是你想象的那样,你眼中的别人或许就是你自己。


在心理学中有一种现象叫投射效应,是指将自己的特点归因到其他人身上的倾向。



01


什么是投射效应?



投射是个体将自己的过失或不为社会认可的欲念加诸他人(又称为否认投射),这种投射发生在潜意识。


心理投射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用于减轻焦虑的压力及保卫自我以维持内在的人格。


也可以说,你眼中的他人都是部分的自己,他人眼中的他人都是部分的他人。


所以,我们习惯把自己投向到外界,特别是自己不能接受的那部分自己。


以此为据来揣测对方的想法、习惯,认为对方和自己是一样的。



02


心理投射效应是如何起作用的?



心理学家罗斯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他在80名参加实验的大学生中征求意见,问他们是否愿意背着一块大牌子在校园里走动。


结果,48名大学生同意背牌子在校园内走动,并且认为大部分学生都会乐意背;


而拒绝背牌的学生则普遍认为,只有少数学生愿意背。


由此可见,学生将自己的态度投射到其他学生身上。


心理学家希芬鲍尔也做过一个实验:


他将大学生分为两组,给其中一组放喜剧电影,给另外一组放映恐怖电影。


结束后,他发了一个照片,让大学生们判断照片上人物的表情。


结果,看了喜剧电影心情愉快的那组大学生认为照片上的人是开心的表情;


而看了恐怖电影心情紧张的那组则判断是害怕的表情。


从这个实验可以看出,大学生是将照片人物的面部表情视为自己的情绪体验,将自己的情绪投射到他人身上。


有些人的边界不清,客体使用不当,看不清有一个自体, 有一个客体。


这类人会通过投射性认同将主观的情绪投出去,把对方看成自己,把客体变成自己的一部分。


因此,在投射效应的作用下,人们的认知经常出现偏差。



03


投射效应的三种表现



1、愿望投射


会把自己的主观愿望强加给对方,如自我感觉良好的学生会相信老师对他的作业一定会给以好评,结果他会把老师一般性的评语理解成赞赏的评价。


比如很多人会有自己喜欢的偶像,那这些人也会希望别人喜欢 TA 们的偶像,如果有其他人对 TA 们的偶像给出不好的评论, 那可能还会引发争论,因此我们在网上时常会看到不少明星粉丝互掐事件,这其实也是投射效应的表现。


2、情感投射


对于自己喜欢的人,越看越觉得优点很多,如“情人眼里出西施”,对不喜欢的人则越看越讨厌。


又比如疑邻盗斧,讲的是有个人丢失了一把斧头,他以为是被邻居的儿子偷走了,然后就时时观察邻居的一举一动, 越看越觉得邻居是小偷。后来他自己无意中在山谷里找到了自己不小心遗失的斧头,之后他再见到邻居的时候,怎么看也不觉得邻居像小偷了。


这种把自己的感情投射到人或事上进行美化或丑化的心理倾向,容易失去人际沟通中认知的客观性,导致主观臆断,陷入偏见。


3、相同投射


和不熟悉的人交际时,由于相互之间了解不够多,相同投射极易发生,主要体现为我们一般都会从我们自己的角度去主观的评估别人。


比如有些人请别人到家里吃饭,一般都会按自己的喜好准备菜品,有时候还会不停的劝别人吃某种菜,但大部分时候,客人并不喜欢吃这些菜,碍于礼貌又不得不吃。


其实这本身也是一种投射,人们在最开始接触别人的时候,潜意识里都会觉得别人的喜好和我们是一致的,但大部分时候事实并非如此。



04


注意避开“投射效应”的陷阱



我们总是会看到喜欢的人,越看越欢喜,看到的全是优点;


而面对讨厌的人,总是看不顺眼,发现缺点越来越多。


这种现象是我们将内心的想法投射到生活中,寻找更多的证据来证明自己是对的。


投射效应是人的本能,确实非常难以避免。


但至少,我们要有意识地较少它带来的负面影响。


那么,该怎么做呢?


1、接受事实


上面也说了,投射效应是人与生俱来的,难以完全客服。


投射是一种防御机制,是人们用来保护自己免受外界威胁自我价值的。


因此,认清现实,接受这个现实,不要因自己使用投射防御机制而过度自责。


2、学会保留判断


当一件事情发生后,我们不要急于给事情定性或给人下定义。


人的认知是有限的,做出的判断也会有所保留。


有一次,我在地铁站看到一位老伯,因地铁工作人员没有主动帮忙搬行李箱到安检机,对工作人员破口大骂,喋喋不休。

其实,我知道他是因为刚刚在电梯里被老婆骂了一顿,因为赶飞机时间有点晚了,因此又气又急。

赶地铁过安检时,他看到那么高的安检机,也没人来帮忙抬他巨大的行李箱,就立刻破防了,将怒力发泄到了工作人员身上。

如果不是我对他之前的事情了解,我可能也会武断地认为这是一个没有素质的大伯。


因此,在我们不了解一件事情背后的原因时,要学会保留判断。


3、承认个体的差异性


 每个人的成长背景不尽相同,因此造就了不一样的人生观价值观。


对待一件事情,每个人都有自己衡量的标准。


我们不要因为别人看待事物的角度与我们不同,而产生敌意,觉得对方故意为难自己。


我们要学会尊重不同人的差异性,尽量不干涉别人的自由。


4、觉察情绪,提前干预


当我们感觉到自己对人或事有所厌恶时,这可能是我们保护自己的一种方式。


这可以让我们规避掉一些对我们生命的危险。


这个时候我们要多进行自我觉察,将注意力放到自己身上,体会自己的情绪和心理。


当我们能够觉察自己身上的问题,就能减少对对方的恶意,就能主动做出改变,掌控自己的生活。


5、学会正向投射


心理学家卡尔·荣格说的:


“我们所看到的外在世界的每件事,都是我们内心的反映。”


我们看待世界的眼光,就是自己的镜像。


人生总有两面性,正面和负面,关键是看你如何看待它。


遇到不好的事情,也要多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积极向上,困难总会过去的。


凡事总是往好处想,这让才能炼成阳光乐观的心态。


声明:整理自网络,侵权即可删除!



渡心人
全职心理咨询师!专注抑郁症、焦虑症康复期心理咨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