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王政炜,男,汉族,2003年2月出生,山东潍坊人,淬炼商学院金融学(专升本)23-4班学生。王政炜曾因未考上高中而自卑,进入泰科后,仅半年的时间,他利用一个又一个的机会,勇敢尝试,渐渐克服了自卑心理。
我初中成绩不好,中专通过“3+2”政策,考了一个专科。临毕业前,看到同学们在实习岗位上每天工作14个小时,却只拿到2700元的工资,那一刻,我被警醒了:以我的学历,在职场上几乎没有任何竞争力。于是,我下定决心,要通过专升本考试,为自己争取一个更好的未来。就这样,我来到了泰科。
政炜就是这两个字
开学不久,舍友们纷纷准备竞选班干部,问我是否有意愿。我支支吾吾地告诉他们,自己是中专毕业,没法跟他们比。本以为会受到舍友的冷嘲热讽,没想到他们说:“中专上来的,你一定很厉害!”“咱们都在一个学校,一个平台,大家都是一样的。”
从初中以来,我一直被人瞧不起,哪里听过这样的话?那一刻,我全身战栗,像被电击了一样颤抖:原来,我和别人的差距不是很大,我不是一无是处!
感受着被认可的温暖,我一下子萌生了也去试一试的念头,但我还是没信心,因为上专科的时候,班干部竞选只是走个过场,谁和老师走得近,谁就能手握大权。我不知道这个学校是不是和专科一样。
这种疑虑影响了我的选择,班长和团支书自是不敢想。看我没有主意,室友突然凑过来,神秘兮兮地说:“要不考虑下心理委员?我听说这个职位一般没什么事儿。”我眼前一亮,这个应该没有人报名,就它了!
让人没想到的是,竞选那天,我刚走进教室,就傻了眼:心理委员这个闲差竟然有7个人报名,比班长、团支书、学习委员要高出好几倍!我的心一下子被揪了起来。而当我看到其他竞选人纷纷拿出打印好的竞选稿,声情并茂地朗读时,我更傻了眼。本来,我以为竞选的是闲差,就没做什么准备,一想到要在这么多人面前演讲,我心里就直发慌,手也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甚至打起了退堂鼓。
我一边暗暗想着是走还是留,一边偷偷观察周围的情况。整个教室的氛围很严肃,讲台上一个个地在读稿,台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玩起了手机。听着有的竞选人稿子念得磕磕绊绊,我心情一下子放松了不少:他们也不过如此嘛!这让我稍微有了一点信心——说不定我也可以呢。
有了信心的加持,我开始琢磨自己上台应该怎么说。感受着现场的氛围,我突然想到,当初为了备战专升本,看过很多名人的演讲视频。这些名人在台上言辞激昂,气势磅礴,极具煽动力,仿佛拥有改变世界的力量。心理委员要抓住人的心理,不就跟演讲要抓住观众的心理一样吗?我茅塞顿开,强迫自己冷静下来,试着回想名人演讲时的技巧,想着怎么学着用起来。
刚想好如何热场,就轮到了我上场。虽然紧张得颤颤巍巍,我还是使出自己的全部力气,假装镇定自若地对台下说:“左边的朋友们,右边的朋友们,都请往这儿看,呃——没错,我是那个……嗯,你们还不太熟悉的新面孔……不过没关系,名字在这里,咱们慢慢认识。”
说完,我发现台下的氛围变得轻松起来,不少玩手机的同学也开始抬头看我。这给了我很大的信心,我像是打通了任督二脉,下意识地抓起一根粉笔,在黑板上写下“王政炜”三个字,接着对大家说:“我是王政炜,王是姓王的王,政炜嘛……就是这两个字。”说着,我还在黑板上把“政炜”两个字圈了出来。
虽然还有些磕巴,但我与众不同的介绍方式,似乎让大家感受到了几分幽默,成功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平生第一次被这么多人关注,我一下子感受到了某种亢奋,后面的话也慢慢流利起来。
出乎我的意料,班级群里公示,我竟然成功当选了心理委员。“居然有人选我,有人喜欢我!”我内心充满了惊喜和感激——后来班长告诉我,有20多位同学投给了我宝贵的一票,这让我更加意外和感动。
回想起来,这或许是我灵活的介绍与其他同学的严肃形成了鲜明对比,给大家带来了新鲜感。班主任也笑称,我那天的表现就像是在说相声,既有趣又接地气。
金钱难道不是道具?
被选为心理委员,给了我极大的激励,让我有了自信,明白虽然没考上高中但我真的不比别人差。
没多久,我看到“新生杯”辩论赛的海报,舍友又怂恿我一同报名。搁以前,我是有贼心没贼胆,但现在不一样了,稍作犹豫,我就报了名。
辩论团队由四人组成。大家认为我总结能力强,一致推选我作四辩。这份信任让我既感荣幸又倍感压力,想要推脱,但看着队友们坚定的眼神,只能硬着头皮接受了这个挑战。
辩题是“哆啦A梦有没有帮助大雄成长?”我们是正方,从剧情看,这个辩题对我们颇为有利。我深知自己作为四辩,肩负着总结陈词、画龙点睛的重任。为了不辜负队友的期望,我反复背诵稿子,还通过网络学习辩论技巧。在这个过程中,我结识了许多优秀的辩手,其中就有罗淼,他甚至成为了我的偶像。
辩论赛开始了。我们队以原剧情为基石,一辩的发言让我们队占据了上风。轮到二辩时,他激情洋溢地阐述着哆啦A梦如何助力大雄成长。然而,就在这时,对方二辩却钻了我们的空子,指出大雄失去道具后重回懦弱。对此,我方二辩急于反驳,时间悄然流逝。
我突然意识到不对:这是对方的圈套,故意让我方陷入自证陷阱,耗尽我方时间。我急得直出汗,赶紧小声提醒二辩:别说剧情了,找对方的漏洞。但我方二辩已经进入旁若无人的状态,仿佛一定要说服对方才能获得胜利:“那个剧情就是哆啦A梦没电,大雄为了救……”
“正方时间到!”
伴随着一声提醒,反方二辩抓住我方漏洞,气势如虹地阐述自己的观点。我方没有了时间反驳,立时处在了下风。
我的压力一下子变大了。我祈祷三辩好好发挥,打倒对方。然而三辩也只是正常发挥,和对方打了平手。这下,重任就落在了我的肩上。
我哆哆嗦嗦地站起身,全身颤抖,心跳到了嗓子眼,用自己最大的分贝说话。由于我情绪激动,看起来像是吵架。但对方四辩也毫不示弱,而且使用了很多名人名言来论证自己的观点,显得很有说服力。
眼看着我们就要输了,关键时刻,我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着内心的情绪。我想起自己喜爱的辩手罗淼,他在赛场上总是那么自信从容,力挽狂澜。我希望自己也能像他那样。
这时,我突然想到毛主席曾说过,理论如果不结合实际就会变成空谈。对方辩友只是在罗列名人名言,却没有结合实际,这不就是他的逻辑漏洞吗?
想通了这一点,我决定绝地反击。
对方辩友借着剧情,又开始举名人的例子:“朋友之间没有哪些神奇道具来帮助成长,比如说马克思恩格斯他们的坚固的友谊,他们就没有什么道具帮助。”
这个观点正中我的下怀。前些天上马哲课,我刚刚了解过马克思和恩格斯之间的友谊。我站起身,清了清嗓子,中气十足地说:“恩格斯对马克思最大的帮助就是金钱,难道金钱不是道具吗?”
这一反击,让对方辩友措手不及,也赢得了评委和观众的热烈掌声。最终,我们打败了强劲的对手,赢得了辩论赛的胜利。那一刻,我觉得我自己仿佛变成了自信闪光的罗淼。
如果说竞选班委只是一次偶然的胜利的话,那么,辩论赛获胜则证明了我的实力:我不比任何人差,甚至在某些方面比很多人优秀。这让我变得自信起来。
不当个官岂不是浪费
辩论赛后,我凭借着不错的表现,被选拔进了校赛。一想着要代表着淬炼商学院出征,我心里就像揣了只兔子,砰砰直跳——全校高手如云,我能在这场大赛中杀出重围吗?
队伍组建后,我又意外地被选为队长。这让我心中满是疑惑。老师笑着打趣说:“政炜,你这名字听起来就像‘政委’,不当个官岂不是浪费了?你已经有了站上舞台的勇气,现在正是锻炼与人打交道能力的好机会。”
老师的话击中了我。一直以来,因为学历,我经常自卑得不敢站上舞台,更不敢主动与人交流。现在有这样一个机会,我要用它来完完全全地挑战自己,彻底克服这份自卑。
校辩论赛的辩题是“内卷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我们抽到的立场是“内卷利大于弊”。这让大家瞬间感到压力山大,毕竟在我们心里,内卷一直是个贬义词。有队员直截了当地说:“这辩题太难打了,社会现状都摆在那里,大家都觉得内卷不是个好东西。”另一位队员也附和道:“是啊,内卷怎么看都不像是好事。”
看着大家垂头丧气的样子,我内心有些慌乱,不知怎么办才好。但作为队长,我要成为大家的定海神针。于是,我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劝导大家:“别灰心,内卷为什么就不能是向上攀爬的过程呢?我们要换个角度去看,去挖掘内卷中的闪光点。”
大家觉得我说的有道理,这才放松下来,开始分工合作——有人忙着搜集资料,有人忙着梳理观点,还有人忙着模拟攻辩。
比赛当天,为了提振士气,我大声地喊道:“马上就要打初赛了,大家有没有信心?”一位队员打趣道:“队长,你打气的时候能不能自己别抖啊,不然我们更紧张了。”我赶忙给自己找补:“别胡说,我这明明是激动,是对这场比赛充满了期待。”
这时,又有队员发现了新状况:“队长,你看他们都是西装革履的,就我们穿白衬衣,是不是太随意了?”我看了看大家,确实显得有些与众不同,但我镇定自若地回应:“没事,咱们这样凉快又舒适,而且重要的是咱们上场的四个人要穿得一致,这样才有团队精神。再说了,衣服不是重点,咱们的实力才是硬道理。”
我虽然嘴上这么说,但心里其实没底,于是偷偷跑去问组织方,得知并没有着装上的要求后,才稍稍松了一口气。
轮到我们上场了。在介绍队员的环节,我由于过度紧张,竟然将两名同学的名字说错了。我心里一惊,好在前面的标志牌没有名字,观众没有发现。我告诉自己要镇定下来,不能因为这个小插曲影响了接下来的比赛。很庆幸这场比赛我依旧担任四辩,随着比赛的进行,我逐渐找回了状态。
在对方四辩最后总结陈词时,他提出“都去内卷了,都去学习了,那谁来做美味的小蛋糕,谁去做司机”以及“高学历人才贬值”等观点。由于上一次舞台的锻炼,这一次我显得游刃有余:“做小蛋糕也要不断创新,提升品质和创意,这其实就是一种内卷,是同行间的良性竞争和激励。再说学历,本科生的学历价值并不应该被过高或过低地估计,它应该回归其本有的价值,成为衡量一个人能力和素质的一个方面。”
在总结中,我巧妙地混淆了概念,将在场的人通过参加这场辩论赛来提升自己、超越他人的行为也看成了内卷行为,证明了利大于弊,结果引发了现场的热烈掌声。
赢得比赛胜利后,我看着队员们激动的神情,心里充满了自豪和欣慰。
总结复盘时,大家称我是“战时顶梁柱,和平吉祥物”,是“我们最坚强的后盾”。这些评价让我更加开心,我觉得赢得了人心,彻底走出了自卑。
作者:王政炜,2003年生,山东潍坊人淬炼商学院金融学(专升本)23级学生,爱好演讲、辩论。
指导老师:韩晓丹,泰山科技学院新闻采写产业学院记者导师。先后供职于中国新闻社、南方报业集团,作品散见于《南方周末》《中国新闻周刊》《VISTA看天下》《南方都市报》等。
● 致力成为双一流之外的首选大学 ●
● 华东唯一全员书院制大学 ●
● 全国民办前三强山东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