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书院读大学 | 朱莹莹:完满学分历险记

文摘   2025-01-31 20:00   山东  

导语

朱莹莹,女,2003年12月10日生,山东菏泽人,泰山科技学院通信工程学院通信工程专业21级2班学生。刚进大学,朱莹莹不知道完满是什么意思,学分竟然为0!这让她吓了一跳,于是开始了跌跌撞撞的挣“分”历程,这下,一发而不可收了……




崩溃的完满分

初入泰科之时,我依然认为好学生就是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因为从小家长和老师乃至同学们,都认为学习成绩决定一切。尽管我很喜欢写作,喜欢绘画,但中学时爸妈和老师的批评告诉我,这都是“歪门邪道”。

所以,一入大学,我就把大部分的时间都用在专业学习上。后来看到许多同学都在热火朝天地搞各种活动,我就很不理解:代表素质教育的完满活动对于我们未来真的有那么大的帮助吗?大学不就是学习专业知识的吗?

有一天上午,第一节大课下课的时候,闺蜜发来一条微信,说是在悠学派上抢到一个活动,让我也赶紧去抢一下。

我有些懵,尽管不明所以,但还是按她说的去做了。看了一下,报名时间截至12点,可现在才刚刚10点,却发现名额已被抢光了,心下更是不以为然:一个活动而已,至于这样吗?这个活动很重要吗?班级群里怎么没有通知?

没抢上就没抢上吧,我不以为然地想。说实话,当时我并不想参加不感兴趣的活动。

后来,闺蜜和我解释学校的完满分数设置:如果240分的完满学分没有修够,就算学习成绩再好,也会影响毕业。

这吓了我一跳,赶紧打开APP中完满学分面板,结果发现,四个模块全部是零分!白色的零分,此时显得比红色还醒目,甚至有些扎眼。

现在距离这一学期结束也没有多久了,我四个模块全是零分,这可怎么办呀?

我赶紧叮嘱闺蜜,再报活动的时候提醒一下。但当时泰科刚迁新校区不久,社团少,也没有成型的工坊,活动很少,也很难抢——三天能抢到一个活动就算是中大奖了。而且,一个活动可能只有二、三十个名额,报名的有几百人,所以,活动一出,名额几乎是秒光。

虽然每天我和闺蜜都盯着手机,但令人沮丧的是,能抢到名额的机会和彩票中了五百万一样,难,非常难!

眼看快到学期末,不可能有时间去参加活动了。我看着APP中的仅有的4个学分,有种要崩溃的感觉。照这种情况,四年总共才有32分,与学校的最低要求240分,还不够一个零头!




苦恼的完满分

那一阵子,我急得就像热锅上的蚂蚁,不断向周边的同学询问解决学分困境的办法。然而,问来问去,却发现很多同学都面临这样的困难,有些人还在办公室急哭了。

失望之余,突然想起来我的异科导师赵老师,想到他给我们讲“思路决定出路”的观点,我觉得他也许能帮我渡过这个难关。

抱着最后一点希望,也为了给自己增加一点信心和底气,我把自己身边要好的朋友带上,一起去找赵老师。

现在想,当时幸好带上了个帮手,不然我肯定会在门前做心理斗争——毕竟,一学期的学分才个位数,实在说不出口。

赵老师听我们说完情况,告诉我们抢活动就是那个样子,谁也没什么好的办法。听到这里,我垂下了脑袋,心里涌出一股浓浓的无力感。

“但是……”

刚听到赵老师的“但是”,我立即又精神起来,抬起头充满期冀地望着赵老师。

“这并不是没有办法,你们有没有想过自己给自己加学分?这样就不用去抢了。”

听到这番话,我的心又凉了下来,和同学对视一眼,看见了一样的两个字——乱来!这怎么可能呢?

赵老师笑着告诉我们,这完全是可行的——我们可以一起举办一个工坊,然后我们自己办活动。自己办活动就不用去抢别人的了,学分还高。

顿时,我眼前一亮。

听到我喜欢绘画,赵老师就提议成立一个国画工坊。成立工坊需要主理人和副主理人。主理人是做什么的?还有怎么举办活动?我完全不懂,但病急乱投医,出于完满学分的焦虑,我连忙对赵老师一阵点头。不管如何,这的确是一个办法,而且直接就从被动变为主动了。至于说不会,这没关系,不是有赵老师嘛,我可以学呀。

就这样,我忐忑不安地接下了这个主理人的角色。




“完满”达人

作为“主理人”,我第一件事就是筹备“开坊仪式”并写一篇策划案。这对从没有组织过活动的我来讲,很难。我求爷爷告奶奶地找了很多同学请教,好不容易花了几天时间,把方案做好交给了赵老师。

赵老师看了一遍方案,立即告诉我,里面有十几个不合理的地方,有些环节安排得太满,没人拍照;有些环节时间太长等等。于是我拿回来再改,就这样一直修改了十几遍,才算是通过。

这是我主办的第一个活动,在我心里分量很重,所以,我花费了28天的时间,才完成了国画作品整理、活动场景布置、活动流程演练等各个环节的准备工作。

就在马上准备开始活动的时候,又发生了意外——音箱就位后发现话筒不见了,又有同学说参加活动的同学异常火爆,导致座位严重不足。我一边安排人找话筒,一边派人联系书院办公室。终于,在汶阳书院学生会的大力支持下,才在最后三分钟的时间内解决了所有问题。整个活动从揭牌仪式到国画鉴赏环节都进行得十分顺利,并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好评。

首次活动就能得到肯定,这让我产生了一种自豪和充盈的感觉。

休息几天,恢复精神后,我们逸雅堂的5个核心成员备受鼓舞,聚在一起准备大干一场。既想“依葫芦画瓢”锻炼一下自己“编排”的能力,也想快点修够完满学分。两个星期下来,我们一共举办了四次国画活动,有室内的活动,也有室外的活动;场地布置,材料准备我们一样也没有落下。

后来,却发现参加的同学们兴致一次次低落,人数也越来越少。我挺纳闷这是为什么,就去找老师讨论。经过老师的指点,我有了眉目,原来,一是我们太过遵循过去的形式,不吸引人;二是我们没有主题核心,没有自己的独特内涵,留不住人。

活动创新并不那么容易,一连十几天的时间,我们6个人绞尽脑汁也没想出什么好的方法。

一次散步,汶阳书院墙上的涂鸦,让我们深受启发,完全可以采用更加灵活的方式来表达!我们想到了石头,它不仅随处可见,而且方便保存收藏,于是,我们决定尝试将国画“搬到”石头上去——我们把这个系列叫做“石头记”。

在筹备过程中,我们专门组织了一场河边捡石头的活动。每个人都拎着一个袋子,兴奋地沿着河边寻找适合作画的石头。这次活动不仅让我们零成本地获得了创作材料,还增进了团队成员之间的友谊和默契。

“石头记”是经典名著《红楼梦》的别名,我们把国画和经典结合,不仅形式新颖独特,还具备了我们自己的主题。

就这样,一个学期,我们相继举办了“石头记之水浒传”系列、“石头记之西游记”系列、“石头记之红楼梦”系列……,我们将国画和四大名著,《聊斋》《山海经》等志怪故事结合的国画活动,来参加的人络绎不绝,100人的活动每一次都是爆满。有同学说:“你们的活动挺好玩的,而且很容易玩进去”。

我这个“编导”也渐渐成熟了,绞尽脑汁也想不出主意的情况一去不返。我们的活动一个后面接着一个,像一串串连在一起的棱镜,好看又好玩。

这让我的创意、创新能力得到了极大提升。

继“石头记”之后,我们在2024年春天又推出了“葫芦涂鸦”系列。葫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象征之一,寓意着吉祥、幸福和丰收。


到今天,我们已经组织了百余场活动。这些活动让我从懵懂无知的小白,变成了一个 “完满达人”,也获得了不少学校艺术比赛的奖项。更重要的是,这些活动让我充分理解了完满活动对于一个人成长的意义,我在完满活动中得到历练、发展、蜕变,组织策划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团队管理能力等都得到了提升,并最终将实践成果内化为修养与气质。

作者:王化省,河北省邢台人。2022级建筑工程学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海右青年报一版编辑、作家班学生、新采研修班学生,喜欢写作,诗歌和电影。

指导教师:赵书林,中共党员,泰山科技学院创意写作学院老师,新闻采写产业学院兼职班主任,笔名:风雪独樵。文学创作三级,中国剧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北京电影艺术家学会会员,山东省民俗学会会员,山东省作协会员,山东滨州市作家协会理事。


 致力成为双一流之外的首选大学 ●

● 华东唯一全员书院制大学 ●

● 全国民办前三强山东第一●


来源 | 我在书院读大学
编辑 | 刘雨贺
投稿 | 加入我们:pxzx@tskjxy.edu.cn

泰山科技学院
●致力成为双一流之外的首选大学●华东唯一全员书院制大学●全国前三 山东第一 | 教育部批准设置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泰山科技学院官方公众平台,新鲜校园资讯第一时间为你呈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