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熊佳琪,2003年生,江西人,法律事务22级3班学生。艺考失利,她备受打击,但进入泰科广播站,让她重拾热爱。从第一次主持大型活动时的手足无措,到第一次主持全国性电竞大赛时的游刃有余,她渐渐成长起来。
填错了志愿
来泰科纯属误打误撞。
高考那年,我通过了江西省的本科线, 还取得了某传媒学院省考32名的好成绩,我以为入学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家里人也开始筹备升学宴,打算等录取通知书一到,就在祠堂好好庆祝一番。
然而,左等右等,我始终没有收到录取通知书。心里七上八下的我给招生办打电话,招生办说需要填写单志愿而非平行志愿,然而我填写的是单志愿。
这个意外的失误,让我之前所有的努力和憧憬瞬间化为泡影。那段时间,我白天不敢出门,晚上去湖边散步,甚至有轻生的念头。
在这样消沉的状态下,我进入了泰山科技学院。
刚入校,我还深陷于高考失利的阴影中,专科的学历标签,像一块沉甸甸的石头,压在我的胸口,让我非常自卑,不敢和人交流,也对未来的路充满了忧虑和迷茫。我只能将所有希望和精力都寄托在了学习上,希望先考上本科,再通过司法考试,为自己的未来筑起一道坚实的防线。那段日子里,任何可能分散我注意力的社团活动,都被我视作学习路上的绊脚石,被我无情地拒之门外。
军训结束后,学长和导助向我们推荐广播站,我心中有些蠢蠢欲动,对主持的热爱重新被唤醒,可是我怕加入广播站会让我分心,心下有些犹豫。
学长听到我的声音,判断我是科班出身,向我投来赞赏和期待的目光。我感觉这目光像一道温暖的阳光,穿透了长久以来笼罩在我心头的阴霾,久违的自信蠢蠢欲动。我暗暗问自己:为什么要抛弃艺考时的那份自信和从容?为什么要让自己的思维如此局限,只盯着那一条狭窄的道路?我的特长和热爱,为什么么不能成为我未来道路上的一份助力?
这样一想,豁然开朗,于是,我立马报名了广播站。开始积极准备面试,连续几个晚上在网络上翻找以前艺考时练习的各种资料,包括新闻播报、新闻评论等,试图找回艺考时的自信和感觉。面试那天,虽然面对多位部长,紧张感难以抑制,但靠着在艺考时锻炼出的扎实技能,我最终得到了各位部长的一致好评。
面试成功,让我的自信有了基石。我觉得自己既可以进一步磨练主持技能,也可以兼顾专业学习,使两者相辅相成,拓宽视野,为未来发展提供更多的选择。
第一次主持
加入广播站没过多久,我就参加了“青未了”剧场举办的完满宣讲活动。没有实战经验,再加上活动预计有400人参加,这让我倍感压力。有好几次,我都想打退堂鼓,但又实在不忍心辜部长和老师对我的信任。回想起高考时的失利,那段最艰难的时光我都挺过来了,现在这点困难又算得了什么呢?
为了做好充分的准备,前一天晚上我反复练习,尝试了各种不同的主持风格,包括慷慨激昂的、沉稳大气的、温柔坚定的等等,还在每个版本中加入了各种形容词,变换语调,录了整整20多个版本发给了部长。部长看到我这么努力,也很感动,劝我不要太紧张。
到了主持的那天,望着台下密密麻麻的人群,我心中的恐惧和紧张如同汹涌的潮水般席卷而来,浑身颤抖。我知道自己不能退缩,只能鼓起勇气,硬着头皮走上台去。
手中的稿子已经被汗水浸湿,话筒止不住地颤抖,我一开口,连续说错了好几个字,自责和沮丧的情绪涌上心头,“你怎么这么笨!你还是不行!”
就在这时,我想起了在广播站培训时老师的话:“如果有错误就直接往下读,不要受到之前的影响。”我深吸一口气,强装镇定,继续往下读。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已经完全沉浸在了主持的状态中,紧张的情绪逐渐消散,手也不再抖动,心情也随之放松了许多。
到了主持的中场阶段,我已经达到了最佳状态,自信满满地掌控着整个场面。
当主持即将进入尾声,我需要从舞台一侧走到舞台中央进行总结。主持的开头和结尾至关重要,开头决定了整个主持的基调,而结尾则是为整场主持画上完美的句号。
然而,越这样想我越紧张。站在侧台,感受着全场四百多个人的目光,我都不知道该怎么走,感觉已经顺拐了,手脚又开始不听使唤地抖动,但好在自己没说错什么。
虽说这场活动顺利落幕,但我知道自己在过程中犯了不少错误,而且站在舞台中央的时候我并没有克服自卑和紧张情绪,觉得那里不是我的主场,没有达到最初的预期,对自己有些失望。我意识到自己要成长为一名成熟的主持人还差得远。
自那以后,我便疯狂地参加各种主持活动。部长一在群里发活动,我就赶紧报名。无论是大型晚会还是小型讲座,我不放过任何一个锻炼自己的机会——就这样,累计主持了大大小小超过100场活动。
慢慢地,我的主持水平提升上来了,突出的表现是临场发挥越来越圆润自如——有次主持,我习惯性地问观众:“大家觉得上一位同学的宣讲怎么样?”通常,大家会给点反馈,但这次,观众都埋头玩手机,我立即调侃道:“大家还在忙着刷一些漂亮小姐姐呀!”这么一说,台下立马笑成一片,大家也都放下手机,重新将目光转移到舞台上。
还有一次,活动有个环节是领导讲完话后要上台颁奖。领导不知道这个流程,以为说完总结词就可以了。我赶忙拦住他,对他说:“亲爱的院长,您这么着急要走,是不是不愿意见到我呀?” 院长摇摇头,笑着说:“当然愿意。”就这样,缓解了流程错乱的尴尬。
走向全国的舞台
2023年,社联筹备了一场盛大的“青未了杯”大学生电子竞技大赛,吸引了来自全国28省市、137所高校、301支战队报名和参加。
经过千锤百炼的我,被选中担任这场盛会的主持人。接到任务,我并没有多少兴奋,相反却感受到沉甸甸的压力:这次主持不仅关乎我个人,更关乎学校的声誉,我能当得起全国比赛的名号吗?
社联非常重视这场比赛,老师们亲自上阵,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确保最终呈现完美无瑕。如果其中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那么所有的环节都要重新来过。包括我的主持,也是如此。老师一点一点地指导我,每个字每个词每句话的语调都要特别注意——如果前面是有些悲伤的话剧,那总结词就得低沉一些;如果后面接的是欢快的歌曲,语调就得上扬。那时候天天排练到深夜两点,我的嗓子练哑了好几次。
后来,我实在撑不住,彩排时就开始偷懒,心想:彩排嘛,知道流程就好,万一嗓子练哑了,正式比赛怎么办?于是,我不再慷慨激昂,语调也趋于平淡。老师发现后,严厉地说:“彩排都不用心,正式主持能行吗?每次彩排都要像正式主持一样对待。”
我立即觉得脸上有些发烫,悄悄叮嘱自己不能给团队拖后腿,从那以后,每次彩排我都全力以赴。有次我们从晚上7点排到次日凌晨5点,回去休息几小时,10点又回来继续排练。一开始,我的嗓子还是常哑。但经过无数次的排练,它竟然慢慢恢复了,似乎变得越来越耐用了。
正式主持那天,我才真正体会到魔鬼训练的价值。我站在操场上,面对着来自全国各地的选手,心里自然紧张,但当我拿起话筒的那一刻,台词就像开了闸的水流,顺畅无阻地流淌而出,没有丝毫停顿或错误,这都是肌肉记忆和条件反射在起作用。
赛后,老师们对我的表现非常满意,于是,各种重要的主持机会接踵而至。
10月,我接到了学生处的通知,21日董事长要和2024级注册入学学生开一场座谈会,由我来主持。与传统的主持套路不同,这次我要以一个学姐的身份,将我的经历和心得分享给学弟学妹们。
活动正式开始的那一刻,我站在台上,看着台下的董事长和学弟学妹们,心里不再有以前的紧张,反而很平静,迫不及待地想将自己的经历分享给大家:“学弟学妹们,不要因为高考成绩差就自暴自弃,要找到自己的热爱,比如说我热爱主持,所以加入了广播站,并得到了很多主持的机会和历练。这些经历不仅让我更加自信,也让我看到了自己未来的可能性……”
我说得酣畅淋漓,台下掌声雷动,董事长向我投来赞赏的目光。我知道,这次我真正站在了舞台中央,不仅作为主持人,更是以为真实的自我,在聚光灯下闪闪发光,熠熠生辉。
随后,董事长上台,给大家看一封中学女生王美美跳楼自杀前写给家人的遗书。王美美的遭遇令人唏嘘,让我想起高考失利后的至暗时光。董事长告诉我们分数不是衡量人生的唯一标尺,要在大学探索自我、寻找热爱、精进专业技能、积累人生经验,让自己的人生更加开阔。
这番话带给我极大的震撼,让我意识到,或许我就是王美美生命的延续。如果时光能够倒流,她再坚持一下,去到一所开放自由的大学,像我一样接受到完满教育,找到热爱,参加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掌握专业技能,不断得到改变和成长,就能收获一个光明的未来,走向完满的人生。
作者:贾思薇,河北邢台,淬炼商学院会计学(专升本)23-7班 。兴趣爱好交朋友,化妆,打羽毛球。
指导老师:韩晓丹,泰山科技学院新闻采写产业学院记者导师。先后供职于中国新闻社、南方报业集团,作品散见于《南方周末》《中国新闻周刊》《VISTA看天下》《南方都市报》等。
● 致力成为双一流之外的首选大学 ●
● 华东唯一全员书院制大学 ●
● 全国民办前三强山东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