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看官,用力点击题目下“卢蒙”蓝字,可以关注本公众号哟!
在封建社会,好像没发现哪个朝代搞过计划生育,各家都是想生多少是多少,能生多少是多少。再者说了,他们就是想计划,也没有避孕手段和避孕工具呀,于是,胡同里七八个孩子的家庭有的是。孩子一多,就不大当好草了,不像现在似的,宝贝得了不得,挖空心思找个好名起,那时就随便起个小名放那了,还有的干脆不起了,老大、二、三、四、五、六------就这么顺了下来,排行最末尾的那个,就叫了老末。第一段重要,多读一遍!🦕🐢🐍🦎🦋🦉🐽
整个封建社会,没发现哪个朝代搞过计划生育,各家都是能生多少就生多少。再者说了,他们就是想计划,也没有避孕手段和避孕工具呀,于是,胡同里七八个孩子的家庭有的是。孩子一多,就不大当好草了,不像现在似的,宝贝得了不得,挖空心思找个好名起,那时都是随便起个小名放那了,还有的干脆不起了,老大、老二、老三、老四……就这么顺了下来,排行最末尾的那个,就叫了老末。
却说在元朝的时候,沂水院东头老李家有九个孩子,老末是个妮,长到十岁上,许给南乡葛庄的老杜家。老末不满父母的婚姻安排,到了14那年,眼看婚期到了,老末就是拒绝梳妆打扮,可把家里人急坏了。毁婚在那个年代是犯禁的,邻舍本家脸面上也丢不起。没办法,出嫁这天,家里找了把椅子,把老末绑椅子上,顶个红子就送葛庄来了。
拜堂的时候,两个人别着老末的烧鸡,磕了几个头,送洞房里,心想,入了洞房你管怎么得死心了吧。也就没怎么在意她,大家放心地上了婚宴,肥吃愣喝起来。酒足饭饱,送亲的队伍轻松地回家。从葛庄到院头东有40里路,回来时天已经黑了,可到家一看,吓了一跳,新娘子比他们回来得还早,老李老两口子正在那唉声叹气,急得围着磨沟乱转悠。
原来,老末趁他们不注意,瞅个空溜了出来,一溜烟下北回了家。你别看老末是个闺女家,可从小做农活,身子灵便,能蹿能蹦,男孩子也赶不上她,因此早早地回来了。
拜了堂的新娘不翼而飞,可把葛庄杜家吓毁了腿,后来一打听是偷跑回娘家了,那边不让了,搭上彩礼不说,这名声难听呀。派人找了来,李家理亏,把老末狠狠揍了一顿,让杜家抬到葛庄。捆绑不是夫妻,抬回葛庄老末也不好上过日子,瞅个空又跑了,这回她长记性了,不敢上北朝娘家跑,而是下了南,上了高崮子山。
高崮子山在葛庄村南,离村有1里多路,是这陌乎最高的山峰。高崮子山之所以看着高,是因为山形奇特,虚溜的尖,远远地看上去,就是个老席尖子头。其实你要是到了高崮子山上,会发现它是个典型的崮,山顶一圈悬崖,上面四平的顶,但顶不太大,也就有几间屋的空。山上长满了合抱粗的松柏,云雾缭绕。
老末奶奶上了高崮子山,依仗身形灵便,在岩石间跳跃自如,饿了就吃野果、松子,渴了就喝山泉水。在山顶东南一侧的悬崖底下,有块六七平方米的大石板,冬暖夏凉,成了老末的大床。
老末在这里倒也活得自在,一晃几十年过去了,老杜家早死了心,重新找了人家成了家。山四周遭村上山砍柴、刨草药的人,经常发现一个急奔如飞的白发女人,开始当是妖精,吓得要命,见了就跑,后来见她并不吃人,反而待人很和善。既然不是妖,但也不是正常人,正常人在这山上怎么活?正常人在山间跑这么快?传来传去,老末就被神化了,大家都讲古着她有神通。
元朝一季,社会动荡不安,人民在苦难中挣扎,也都想有个精神寄托和心灵安慰,高崮子山有白毛仙女的事传开了,白毛仙女浪漫是浪漫,不重人,也不符合当时人的精神需要,他们需要的是庇护和保佑,那得是奶奶级的人物,只有奶奶才有这种慈心和善念。高崮山大慈大悲的奶奶,就这样诞生了,于是,便有人带着香火,带着供品,到山上朝拜。
既然是奶奶神,必须有奶奶庙,几个乡绅一商议,凑钱在高崮子山顶修了个一间屋的小庙,上写“奶奶庙”三个大字。有了房子,老末自然大喜,这回下雨淋不着了,冬天在里面还暖和,人们见到她的时候更多了,等熟悉了仔细一拉呱,原来是当年葛庄老杜家跑出来的新媳妇老末。
有时候,人们是不愿意相信真相的,再说,大家从心里也可怜老末,几十年在山上风风雨雨,受尽煎熬,一般人早受不了这罪死了,她能坚持下来,肯定有神通!于是庙门口匾额上又添了两个字,叫了“老末奶奶庙”。
到了九十多岁,老末羽化仙去,老末奶奶的崇拜却一直延续了下来,老末奶奶庙的香火极盛,四方百姓凡有病灾,只要来庙拜求,必有灵验。老末奶奶当年留下两个泉子,至今常年流淌,她睡觉的那个石板,叫了靠仙台。
到了清顺治年间,我们这地方很不太平,为避战乱,四面村里的人跑到奶奶庙边建起了围子。又过了几百年,进了“马子市”,西南马子祸害得厉害,四方的百姓又跑到奶奶庙,打退了马子好几次围攻。从这个方面说,老末奶奶确实庇佑有方,值得享受人们的香火。
想收藏本套图书的朋友,请加卢蒙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