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讨厌自己的人,往往也讨厌别人

文化   2024-12-21 18:00   北京  

*本文为「三联生活周刊」原创内容

訾非

在弗洛伊德创立精神分析学,也开启了心理咨询与治疗这个职业时,他谈到我们人类和自己的关系,总是带着几分精神病理学的色彩。他说一个婴儿把大拇指放在手指头上吮吸,他的爱欲是在自己的身体上得到满足,这就是人类的原始的自恋状态。他认为在人类成长为成熟的个体之前,会经历好几个自恋的阶段。在这些阶段里,不论是用自己的手指,还是用母亲的乳房,还是在学龄前期崇拜理想化了的父母等方式,这个孩子都是在自己身上获得爱欲的满足,手指、母亲的乳房、理想化的父母……都是孩子自己的一部分,都是激活他自身的爱欲的工具。

总之,这些满足爱欲的方式是一个人没有长大的标志。

《弗洛伊德》剧照

所以在弗洛伊德眼里,“爱自己”显然不是什么优秀的品质,至少不是成年人的特征。他认为一个人到了青春期,才开始把爱欲指向了他人(在最“理想”的情况下,当然是某个异性同龄人)。如果过了青春期,到了成年还很爱自己,那么此人就是个自恋的人。

当然,即便最成熟的成年人,也会有一些明显的“爱自己”的举动。一个尽职辛苦的妈妈不会忘了打扮自己——即便没有悦己者在旁边——“对镜贴花黄”也是她钟爱的事情之一。男人呢?忙里偷闲的一杯咖啡、一支香烟,是对自己的款待与安抚。在弗洛伊德那个时代,一支雪茄是成功男人的标配,丘吉尔和弗洛伊德都沉溺在这种“口欲”里不能自拔。虽然弗洛伊德口口声声说“有时候雪茄就是雪茄”,但根据他的理论,他这个行为妥妥地是向“口欲”的“退行”,是幼小时期的心理活动的残留,在成年人焦虑的时候,用这些“幼稚”的行为缓解一下焦虑,不足为外人道也。忠于弗洛伊德理论的人,难免就会觉得弗洛伊德的那根雪茄既潇洒又刺眼。

《弗洛伊德》剧照

如今的我们却可以从理论上放过弗洛伊德:他的这个行为,和人类许多类似的行为一样,可以看作我们关爱自己的种种方式之一。尽管我们关爱自己的某些方式带有负面后果——抽烟就是一种——但我们对自己的关爱却可以是一个正当的心态——即便成年人亦如此。

为什么要把自我安抚的行为称之为退行?只因为它们是在小时候出现的?如果这么说,吃饭也是“退行”——或者更确切地说,吃得津津有味是退行,吃得味同嚼蜡才是成熟。

弗洛伊德去世20多年后,有个也是犹太人的精神分析学家科胡特,开始挑战弗洛伊德的自恋理论。在科胡特看来,爱自己和爱他人并不像花钱那样,花在别人身上多一些,就会在自己身上少一些,或者反之。

《内心强大的美女白川》剧照

一个讨厌自己的人,与一个欣赏自己的人相比,会更爱他人吗?具体地说,会是一个更好的父亲、母亲、朋友、同事、上司吗?

我们大概不难发现,一个讨厌自己的人,往往也讨厌别人。

或者,他把这份讨厌掩藏起来,努力扮演一个以他人为中心的人,但如果你不接受他的“好意”,你会在他眼里变得十恶不赦。

有的人并不讨厌自己,只是尽可能地忽略自己,做一个“忘我”者。然而除了在紧急危难的时候奋不顾身,在生活中持久地忽略自己,是只有刻意如此才能做到。支撑这份刻意背后的动机,经常是道德或者能力上的优越感,以至于他比一个自爱者更接近自恋。

《因为不想吃亏》剧照

人格心理学有许多关于自我(self)的研究,例如,自我认可(self-affirmation)、自我信任(self-confidence)、自我关照(self-care)、自我关怀(self-compassion)、积极的自我关注(positive self-regard)、自我实现(self-actualization)……这些研究其实从不同侧面回答了“何谓自爱”这个问题。人格心理学家以盲人摸象的方式,逐步把自爱的轮廓“拼凑”了出来。

科胡特指出,在未成年时期,如果孩子身边的重要他人能够带着欣赏的眼光关注、肯定他,让他得到足够的安全感,并促进他的能力的发展和发挥(例如父母与孩子一起做孩子力所能及的事),孩子就能充分体验到被爱、被支持的感受。不过科胡特又指出,重要他人并不需要做得完美无缺。他们的不完美,能让孩子体验到适当的挫折。唯其如此,孩子才有机会把来自重要他人的爱转化成他们对自己的爱。

只要我们注意观察,科胡特的这个理论我们都很容易在现实生活中找到例子支持。例如,在一个多子的家庭里,弟弟妹妹的出生,会让出生在前的孩子体验到有一部分来自父母的爱转移到新生的弟弟妹妹身上。这固然会给这个孩子带来失望感,但这种“必要的丧失”经常使“失宠”的孩子转而更多地诉诸自我关爱,也使他们把关系更多地扩展到家庭以外。对于年幼的弟弟妹妹,他们也把从父母那里内化的照顾能力发挥了出来。

《隐秘的角落》剧照

科胡特的关于“适当的挫折”的说法也可以翻译成一个老生常谈的教育经验:父母要适时撤离与孩子的联系,他们才有机会发展独立性和自主性。自爱的发展当然也是如此。

甚至自爱是独立性和自主性的前提条件——不拥有自爱的能力,不能马上从他人那里汲取爱就立刻枯萎的人,是难以独自站立的。

自爱有没有可能走到极端,变成自恋呢?难道不是有些人把自己照顾得好好的,对其他人却不闻不问?不是有些人,寸功未立,却自信得像拯救了世界一样?有些人对自己无比认可,却对他人贬低有加?

自爱的不同侧面相互依存,相互支撑,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自爱人格结构。那个对自己极尽照顾,却对他人不闻不问的人,除了因为身患疾病等特殊情况而不得不如此,他这么做多半因为他感到自己是脆弱的,他需要把自己像一个易碎的花瓶那样小心呵护。他一定不是一个自信的人,所以诉诸过分的自我关照。

《Run on》剧照

一个功薄劳轻,却盲目自信的人,经常是在用自我欺骗的方式让脆弱的价值感不被触动。而且,真正自爱的人并不会把自我价值感压在自己的重要性上,也就无需用盲目的自信去抬升自己的重要性。

通过贬低他人来抬高自己的自恋者,往往因为他没有无条件地积极接纳自己的心态,而是把自己的价值感完全建立在与他人的比较之上。

自爱的任何一个成分,单独走到了极端,就是自恋。但自爱的某个单独的成分之所以会走到极端,是因为自爱的其他成分也是发育不良的。完整的自爱不太可能会以极端的面目存在。就像一座完整的房子,没有任何一间屋子或者一面墙会无限扩张。

自爱的人,也会很自然地转向对他人的爱——恰恰因为有完整的自爱,这个人才不需要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到自己的身上。他知道被认可、信任、关照、关怀等是什么滋味,他愿意也能够向他人提供这种爱。

凪的新生活》剧照

读者也许想知道,自己足够自爱吗?有没有心理测量工具,可以对自爱进行评估?坦白地讲,自爱是个如此复杂的概念,如今还不能说研究者们已经穷尽了自爱的所有侧面。不过笔者这里可以介绍一个简单的测量,让我们管中窥豹,大致估计一下我们自爱的基本面貌。

这份问卷来自心理学者周艳蕾编制的《自爱问卷》,原问卷有34个题目,此处抽取其中10个最具有代表性的条目。测试者阅读以下10个自我描述的句子,根据每个句子符合自己的程度来打分(1 = 不符合,2 = 有点不符合,3 = 不能确定,4 = 有点符合,5 = 符合)。

如果你的测试总分在40分以上,你的自爱就在平均水平以上了。鉴于自爱是一个整体概念,健康自爱的人在绝大多数条目上都觉得“符合”或者“有点符合”。如果总分并不低,但有些条目很符合,有些又很不符合,就不是自爱,而是自恋的特征了。

1. 我感到我是一个有价值的人。

2. 我有许多好的品质。

3. 我能像大多数人一样把事情做好。

4. 总的来说,我对自己是满意的。

5. 我能平静地接受自身的不足。

6. 我能接受自己不是完美无缺的。

7. 即使其他人并不赞同我,我依然觉得我是一个有价值的人。

8. 我不会将自己与他人比较以决定我是否是一个有价值的人。

9. 我乐于认识自己的优点,发挥自己的优势。

10. 做一个自己想做的人比随大流要好。

(问卷来源:周艳蕾,《自爱概念的建构及其与积极心理品质、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北京林业大学人文学院心理学系硕士毕业论文,2016年5月。本文选自《三联生活周刊》2024年51期)

点赞”“在看”,让更多人看到






 排版:桃桃 / 审核:小风

招聘|实习生、撰稿人

详细岗位要求点击跳转:《三联生活周刊》招实习生、撰稿人

本文为原创内容,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欢迎文末分享、点赞、在看三连!未经许可,严禁复制、转载、篡改或再发布。

大家都在看



「如何更好地爱自己 」
点击图片,一键下单纸刊!


点赞”“在看”,让更多人看到

三联生活周刊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