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读者投稿,来稿请投至:
zhuangao2@lifeweek.com.cn
文 | 读者:南木
清晨,地铁的屏蔽门缓缓打开,一对爷孙一前一后走了进来。此时还未到早高峰,车厢内还空着很多座位,老人取下替孙女背在肩上的书包就近而坐,而他约莫八九岁大的孙女并未坐下,而是径直奔向立在走道上的垂直扶手,单手握住后,开启了她一圈又一圈的旋转运动。
坐在对面目睹此情此景的我,已心生一丝厌烦,在小女孩完成第五个回合的旋转后,我果断起身,快步走向了下一节车厢。
《亲爱的小孩》剧照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每当在公共场所有小孩子出现时,我都会本能地要绕开他们,避之不及。因为我总能预感到接下来他们一定会做出许多扰乱他人的行为。事实上我的这些预感成真的几率很大,我每天上下班通勤都坐地铁,遇到的小孩子十有七八都是不太安分的,绕着栏杆转圈,踢座位,大呼小叫的太多太多。
如今年过三十的我虽然早已到了为人父的年纪,但完全没有憧憬过有自己的小孩,不仅没有憧憬,甚至有些抵触和恐惧。这并不是我在逃避履行当父亲的责任,而是一种生理性的排斥。排斥对象大概是十岁以下所有阶段的孩童,网络上戏称为人类幼崽。这个称呼很形象,在我看来,他们的的确确和那种一见人就狂吠,耸身挑衅的小狗崽没多大区别。
即便是遇到安静乖巧,不具有攻击性的小孩,我也只能说是不讨厌,绝对不会像那些骨子里喜爱小孩的人那样,发自内心地想要去爱抚和呵护。
《小夫妻》剧照
有一次我去参加朋友女儿的百日宴,她的女儿躺在婴儿车里没哭没闹,只是安静地吮吸着手指,面对如此可爱的小宝宝,好几个同龄人脸上都洋溢着慈爱的笑容,手指都忍不住去摩挲她那充满胶原蛋白的粉扑扑的脸蛋和肉乎乎的脚掌。
而站在最边上的我内心毫无触动,脸上却使劲挤出假意的笑容,然后像去完成一件任务一般,象征性地从嘴里发出可爱的声音向车里的婴儿打了个招呼,仿佛不这么做就与当时的场景格格不如。朋友看出了我的不自在,她并未因为我没有对她的女儿表现出亲昵举动而面露愠色,而是以一种充满理解的口吻对我说:“看来你是真的不喜欢小孩子。”
面对乖巧安静的小孩子我尚且无动于衷,如果遇上具有一定“动势”的孩子,我将如临大敌。他们就像生活里的不定时炸弹,指不定哪一刻就火花四迸,搞得我一身狼狈。无论是婴儿时期的一天哭闹八百回,还是几岁时刚学会走和跑,便像没长眼睛似地东奔西窜,抑或是更大一些后调皮捣蛋及一系列恶意侵犯他人的行为,都会令我招架不住。
《小爸爸》剧照
有时候从小区大门经过,看见几个七八岁的小男孩在踢足球,我都会赶紧加快步伐,身体朝远离他们的方向倾斜。我会预想着在他们毫无规矩和章法的一顿胡乱踢球后,那颗足球会猝不及防地击中我的脑袋,随之而来的是这群熊孩子没心没肺的哂笑。
这并非我有迫害妄想症,在某期《奇葩说》节目里,第三季冠军黄执中讲述了一段他童年的经历。他小学的时候,因为性格比较孤僻,班上的同学就会趁他下课离开教室的时候,把他的盒饭拿出来,把那些可乐、汽水,或者其他饮料倒进去,然后混合起来。当他中午打开盒饭准备吃的时候,里面早已是一团难以下咽的浆糊。这段经历深深刻在黄执中的心灵里,从未磨灭,以至于多年后在节目现场,他讲述完后近乎颤抖、咬牙切齿地说:“我特别不喜欢小孩,尤其讨厌小学里的那种,我一辈子都不会生小孩。”
我对黄执中这段经历特别感同身受,它也唤起了我童年时代类似的回忆,也许这也是我不喜欢小孩的症结之一。
《野孩子》剧照
我的家庭对我的教育在我很小就开始进行了,我的父母一个是中学语文教师,一个是国企里的行政秘书,对我的家教不至于说森严,但基本的礼貌、规矩和习惯是从小就反复强调并树立起来的。不知是天性遗传,还是后天教育养成,我性格偏文静内向,别的男孩儿在院子里你追我赶,发出尖叫和大笑,我只觉得吵闹。后来爸妈怕我不合群,让我每天多下楼去和他们玩耍,但我往往是自己一个人绕着院子走几圈,算够时间后,又默默回家。
上小学后,也因为性格安静,有个别顽皮的同学会时不时用肢体来挑衅我。比如做课间操的时候,站在我后面的男生会拍打一下我的后脑勺,当我回头向他投去憎恶的目光时,他却一副嬉皮笑脸,满不在乎的样子。这样的行为虽然还称不上“霸凌”这么严重,可能只是一个外向的孩子与一个内向的孩子之间的互动,但于我而言,这就是令我不舒服和厌恶的行为,因为它越界了,它越过了我所能认可并承受的互动边界。
直到现在,我也特别注重人与人交往互动时的边界感和分寸感,而这恰恰是小孩子所缺乏的,这当然不是与生俱来的观念和能力,孩童的天性就是恣意妄为,不受约束,但良好的家庭教育一定能起到春风化雨的作用。
《学爸》剧照
如果家长们再不重视对孩子的正确教育和引导,诸如“三岁男童偷窥女性试衣间,家长反骂受害女性”“五岁小孩狂踢高铁座位,家长置若罔闻”等社会新闻则会频频发生。而现在的舆论趋势和高赞评论已经倾向于表达对孩子的厌恶情绪,“厌童”甚至成为了一种带有优越性的标签属性,长此以往,势必形成难解的社会杂症。
其实教育孩子往往都是从管理其情绪入手,我曾在一篇文章中了解到,很多时候,孩子的尖叫和大喊是因为处于前语言期,无法准确表达自己的情感,当家长替他们把情绪和意图描绘出来后,他们瞬间就会好很多。
美国家长常用一种称之为“Time Out”的方式来管理孩子的情绪,即在孩子情绪爆发的十秒之内,把他带离现场,到一个新的环境中使其冷静并舒缓下来。当然,这些都要求家长要充分了解和关心自己的孩子,以他们的感受为感受,而不是一味的敷衍,这本就是一个称职的家长应当具备的能力,也是将孩子带到人世间应尽的义务。
《凡人歌》剧照
现在的我,仍然谈不上喜欢小孩,但不喜欢并不等同于讨厌,比起违心地对小孩子表达那些虚假的爱意,我更愿意以善意的心态去包容他们出于天性的行为,并维持体面的礼仪。因为我相信这世上绝大多数小孩是可以被教育好的,也是值得被关爱呵护的。毕竟在《西游记》里,嚣张跋扈的红孩儿最终在观音菩萨的谆谆教诲下成为了善财童子。
也许在下一次的家庭大聚会里,当面对侄女外甥们的调皮捣蛋时,作为叔叔或舅舅的我不再选择眼不见为净,而是先以长辈的语气喝止他们的胡闹,然后再走上前去像个朋友一样问他们一句:“咱们一起玩几盘益智游戏好不好?”
排版:布雷克 / 审核:小风
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公众号
征稿要求
本刊对投稿的真实性有严格要求,个人故事必须为本人亲身经历,真实可靠,保证作品中不存在任何虚构内容。对于文章内容,作者应提供相应证明材料(图片、视频均可),且愿意接受核实(如职场类话题中将被核实本人真实职业信息、行业、公司等)。稿件需能打动人心,或者具有现实意义,逻辑严密,文笔流畅,以第一人称叙事,字数不低于5000字。
征稿长期有效,投稿发邮件至「zhuangao2@lifeweek.com.cn」,将投稿与【作者投稿原创承诺书】一同上传至附件,并在邮件主题标注【标题+字数】。
详细征稿要求请点击👉【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公众号长期征稿】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