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饭店经营发展的需要,是饭店永恒的课题。是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创新不是口号,创新更不是追求噱头,创新是一种实实在在的行动。
为打造有滋有味的成都酒店,分享有滋有味的酒店案例。成都旅游住宿业协会学术与标准化建设专委会汇集行业创新案例点滴,开启《成都旅游住宿业高质量创新案例集》连载。
在消费升级和品质提升的背景下,如何开展员工培训,如何让培训内容与实际服务更有效的结合,并在服务过程中最有效的传递出员工的服务温度,成都科华明宇豪雅饭店结合自身实际,作了有的放矢的员工培训内容、形式与方法的创新。围绕着好的课堂需要将学员看到的、听到的实现最大转化率,真正内化为学员自身知识与技能的中心目标,日前一场活泼生动的“玩转酒店艺术之巧手生花”培训课程在酒店展开。
首先,从课程设计、内容策化,到课件准备、授课教师皆由酒店管理团队和骨干员工自行承担,一切以实际工作需要为准绳,以展现明宇服务温度为原则。
其次,高度重视培训环境氛围营造的关键环节,通过展示创新花艺、有趣布草折叠等成品,吸引学员注意力,从而引发兴趣;授课过程中,将讲授法、提问、现场教学、实操等培训方式相结合,激发学员热情度,使得课堂充满活力与趣味性,极大增强培训效果。
再其次,全员参与,有效互动,凝神聚气是重点,此次培训来自于不同部门的学员不仅收获了酒店布草的“花样玩法”技能、艺术插花技巧,且可运用于日常对客服务中,同时也培养了审美能力,激发了创造力和想象力。
从培训的效果来看,通过这种灵感思维激发,员工普遍感觉受益多多,并希望以本次培训为契机,结合部门产品特性,在今后的工作中创造出更多产品的“附加值”,不断为客人提供惊喜感动之旅体验。
Expert comment
专家点评
员工是企业的核心资源,企业竞争最终是人才的竞争。如何让青年员工通过培训,提升个人价值,从而珍惜工作,热爱岗位,认同企业价值观,让员工和企业共同进步,共同实现个人目标和企业目标。成都科华明宇豪雅饭店的“玩转酒店艺术之巧手生花”培训课程,有趣、有效、有用,带给我们若干启示。
首先,员工培训工作如何更紧密地与日常服务结合不仅关系到培训的效果,更涉及酒店企业组织的创造力建设问题。长期以来,酒店培训习惯“照本宣科”,从培训内容到培训形式,从培训师资到培训考核总是按部就班,请几位“外援”,讲授几堂所谓的服务意识、服务礼仪、服务规范,机械的培训看起来很美,总结起来很丰满,但培训的实际效果谁也没有考究,更没有深度评价培训所发挥的生产力转换效能,形式主义无法跟上快速变化的消费需要,更没能适应酒店产品创新与增值的需要,无形中导致培训的空耗,久而久之更养成组织机制的“本本主义”。而成都科华明宇豪雅饭店的“玩转酒店艺术之巧手生花”培训课程则一改酒店传统做法,一是他们让最了解员工日常工作动态的管理人员和最贴近客人并身在其中的骨干员工为导师,导师们在培训策划和准备中,组织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得到了极大的锻炼,更激发了组织成员的积极心态,进一步彰显了酒店职业的尊严感。二是从看似微不足道的布草折叠出发,润物无声地向员工阐述着一个道理:酒店无小事,酒店服务艺术正是潜藏在每个员工身边的每一个微不足道的细微深处。这种服务意识的培训远胜于长篇大论的服务理论讲述,更生动、直观与深刻。因此,成都科华明宇豪雅饭店“玩转酒店艺术之巧手生花”培训课程创新其价值远远大于一场培训课程改革,更在于一种思路的变化:注重培训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注重培训内容的最大转化率就是一种新质生产力创新。
其次,手作是一种艺术,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情感,员工精心设计,巧手折叠的每一件布草作品都带着员工的“体温”,更传递着员工的待客之情,“巧手生花”生成的是酒店无微不至的精细化服务品质,弘扬的是明宇酒店集团“东方情怀、礼遇世界”的服务精神。同时,通过培训,简单布草的艺术创意和技能,让员工看到了服务艺术的创造魅力,更唤醒了每位员工的兴趣感和参与感,激发出员工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酒店的整体审美品位便在这一折一叠中得到了培养与提升。
“玩转酒店艺术之巧手生花”不仅仅是简简单单的一堂培训课程创新,更是酒店生产方式变革的一种积极创新,成都科华明宇豪雅饭店已经在思考、在行动、在发力,未来的一切更值得期待。
(成都旅游住宿业协会学术与标准化建设专委会委员、成都西藏饭店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 郑晓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