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练辰:我的寒假趣事(二)
第二天我们的运气有点儿背,为什么背呢?那就听我慢慢讲吧。
我们起床洗漱之后,吃了当地的特色美食“扁食”。在这个风和日丽的上午,我们去了临海博物馆。因为想要了解一个地方的特色和起源,那么当地博物馆一定是最快且最真实的一个地方。可惜的是,那一天的博物馆闭馆,因为新年,所以我们去不了了。我们没有提前做好攻略,没有预计到博物馆会闭馆,所以我们吃了“闭门羹”,这里也是建议大家以后出去玩一定要提前去了解,需要去的地方营业时间。
最后爸爸妈妈决定故地重游,于是,我们就去了皤滩古镇。我下车时发现这儿的湖十分的绿,还有一点儿点儿蓝,像一块碧蓝色的玉。还有好多人在下面拍照,不过,下面的风十分大,像能把人吹动一样。我们下去拍了几十张照片,有一些发了朋友圈。
我们进去了古镇,妈妈和我说几年前,这里并不是这样的,以前这里人来人往,有许多的游客。但是现在这个村子却变得像深秋的山林,树叶也凋零了,只剩下枯枝落叶。妈妈在网上了解一下发现,这里早在公元998年前,因皤滩水路便利,而成为永安溪沿岸一个繁华的集镇。当时这里有很多的古戏台、妓院、赌场、钱庄等。有一些在古代允许开放的店铺,现在已经是违法的了。接着我们继续往里走,这里是一个花灯馆,这个值得给你们科普一下。“无骨针刺花灯”堪称“中华一绝”,是第一批被国务院列入国家非物质文遗产名录,并且仙居也因此被授予“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这里还有桐江书院,当时朱熹曾多次来此讲学,并且他的儿子曾在这里读过书。桐江书院是江南保存最为完好的一座书院,被誉为“江南第一书院”。
第三个地方,我们去了高迁古居,是一个村子里面的房子看着就是很有年代感。下车时,我们遇到了两只小猫咪,一只是三花,还有一只是小橘猫。两只看见来人,就跑了过来,看起来都只有两三个月大,小小的一只,可爱极了。我们这儿的景点都是别人的家里,所以进去了十分尴尬。在这儿,我们也可以体会一把太公太婆小时候的房子。
我们在这里看到了很有意思的一个地方,这个墙角原本是尖尖的,但是墙角的石头被打磨掉了,旁边还有一个成语“拐弯抹角”。我很奇怪,拐弯抹角不是表示内容隐晦、不直接,让人不容易理解吗?于是,我请教了妈妈。妈妈告诉我,现在拐弯抹角确实是,我说的这样。但是,在古代的时候,因为街巷设计的比较小,推车和挑担子的人或者马车很容易在拐角的地方和墙角发生碰撞。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会把墙角抹成圆形或切成斜面,所以叫做拐弯抹角。
在旅途中,我第一次只管感受到,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这句话的含金量。就这样,第二天的旅程愉快地结束了。
如果寒假可以再出去玩,我一定会出我的寒假趣事(三 )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