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心地以无贪恋者为对象”
健康
2022-09-24 08:11
北京
“或者,极度专注而导致无忧苦体现,此即称为澄明境地,心也能因而稳固得止。”这句经文是接续上一句经,继续阐述使心地稳固得止的方法。“ 还有另外一个「极度专注」法让心地稳固得止。这里有两种极度专注,一种是免除忧苦,另一种是光明。将念头专一于心穴之恋花,体验布提的纯净「悦性」光明澄澈,有如天空。这是第一层的极度专注,仍然有专注的对象,对象就是自己内在的光。它所以是无忧无苦的,因为此时的光是纯「悦性」的,导致忧苦的「动性」和「惰性」已经不显著。当心地完全融合于「有我」,变的平静无边,有如不起波涛的一片汪洋大海,此时心地所了知的,只是「有我」。这是第二层的「极度专注」,也是更深一层的无忧无苦的境地。此时已经失却客观的对象,所存在的唯有那个主观能专注的「有我」。这称为「澄净光明」。” 数论哲学说,本我是不生不灭、清净无染的存在,它是有觉的;和它相对的无觉的是另一类,称为物质(原物)。「布提」就是本来无觉的原物里演化出的物质,它原本光洁如镜,由于本我照在如镜子一般的布提内,使布提误认为自己就是那个发光的本我,有了「我」的第一念,进而一步一步变成各种粗大而有形的物,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痛苦。我们的身体、感觉、知觉、情绪、意志、思想、记忆、意识等等,都属于「物」,其实都不是本来那个本我,因此可以认为我们生活在一个幻象的世界里。这个幻象的世界里的物质有三性:悦性、动性、惰性。因此,即便我们体验到了极度专注,也不要沉迷于其中,只是「悦性」导致「动性」和「惰性」不显著了,我们仍然还在幻象的世界里。像极了在生活中,总是各种状态交替主导:时而稳定幸福,时而激进奋斗,时而懒惰消极,我们应该认识到,只要还在幻象的世界里,只要还无法认识真相,就会产生痛苦。斯瓦米韦达大师在这句经文里还强调:“心地的稳固得止和证得自性本我有何关系?答案是我们长久以来种种颠倒梦想累积所形成的习气,要一再印证真理于心才能革除。若心地不稳固,则习气无法根除。此外,心地要止才能无执,能终极无执才能证到非智三摩地。“我们应该知道,所有的痛苦都是源自于我们的认知,当我们认为这件事是「苦」的时候,势必会产生痛苦的感受,一系列的情绪接踵而来。离苦,从根本上是要转变对「痛苦」的认知,认识真相和本我,这句经文强调了修「止」和认识真相的次第关系,通过修「止」的功课(呼吸、冥想、阅读经典等等),先停止我们颠倒梦想所累积的习气,和止住认为幻象的世界是真实的这样的错误认知,我们才有可能进一步印证真理,认识真相,最终离苦。“或者,心地以那些已经没有任何贪恋执着的圣者为对象,也可以变得稳固。这句经文中,心地所集中注意的对象是那些圣者,他们已经没有任何的贪恋执着,没有任何世俗的染着。虽然文字上说,圣者是心地集中注意力的对象,实际上,是他们降临到你的心地中,所以你的心地才完全浸润于他们的所在。当这些圣者来到你的心中,你的心识就成为他们的心识,你的行为就成为他们的行为。他们想要做什么,你就会去做什么,他们想要你进入某种境地,你就会进入那个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