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42 其中掺合言语,文义、所知之空想或别想者,为有寻三摩钵地
“前面所说的三摩钵地中,混合了言语、言语所指称的对象及所知识之空想或别想的,叫做有寻(有粗念)所伴随的三摩钵地。我们对言语也分为:言语本身(字)、言语所描述的对象或言语的意义(义)、言语所传达的知识或认知(知)。例如「牛」这个字,它的意义是什么?就是你在草原上看见的那个对象。「字」和「义」结合,我们心中才对这个对象有了「知」(认知)。这三者在我们的经验来讲似乎是一体的,其实他们的发生是有先后的:字、对象、知。把字、对象、认知三者混为一谈的,就是「空想」,对于心思比较细的人,他能将三者区别开来,这就是「别想」。不论是空想或者别想,以言语、对象、认知为专注对象而入三摩地的,就叫做有寻三摩地,这是比较低层次的三摩地,心还没能专注于真正单一的对象。”
从这里开始,「三摩地」这个词开始被高频地提到,我们该如何理解它?根据上面的经文简单来说,「三摩地」并非遥不可及,我们可以理解它为心专注一处而不散乱的一种意识状态。在前面的分享提到过,人与人之间之所以产生冲突,是源于我们对事物的认知的区别,即意识状态模型的区别。当我们开始不停地训练意识趋向于专注,代表着我们开始不断觉察并打破旧有的意识状态模型。当我们转变了认知的方式,不断削弱和瓦解给自己建筑的意识的高墙,才有可能与周围人事更稳定和谐的相处。再回到这句经文的分享中提到「牛」这个例子,我们可以思考一下它的意义(义)是什么?“「牛」可以是好吃的食物;「牛」也可以是被供奉的对象。”斯瓦米韦达大师这样阐述:“就是你在草原上看见的那个对象。” 因为对「牛」这个字所理解的「义」不同,便产生我们对它一系列不同的认知:若是被作为供奉的对象,「牛」不但不可以随意宰杀作为食物,还要悉心饲养给它们提供好的生活,这在理解「牛」是作为食物的人的意识状态里或许是无法理解的。当我们不能通过精微的觉知分辨的时候,也许一系列的矛盾和冲突就会产生了。就像在生活里,我们所说的那个词语所代表的意义,跟对方的理解和认知是完全不同的,当没有达到我们预期的时候,便容易产生各种情绪和冲突。当我们可以通过练习(上面提到的训练心专注一处而不散乱的练习)逐渐转变认知的维度,瓦解给自己建筑的意识的高墙,真正理解别人即便所说的是同样的语言,每个人所理解和指向的对象也可能是完全不同的时候,冲突和情绪才有可能化解。I.43 若憶想清静,似无自身,唯照耀对象,为无寻三摩钵地“一旦记忆、觉知完全清净了,心地自身仿佛空无所有,唯有照亮所指称的对象,这就是所谓的无寻三摩地。无寻三摩地是那个「字、义、知」的认知过程都停掉了,整个心地和所专注的「对象」合而为一。在这个时候,不再有「我专注于“牛”」,或者「这个字所表示的“牛”这类的念头」,而是整个心念,或者说是整个「布提」,都成了「牛」,这才是真正如实体验「牛」,你才会完全认识牛最精微,最微妙的部分。”这句经文描述了更深入一步的「三摩地」的状态,也就是更深入止息心的波动的一种意识状态,开始逐渐剥离原来粗大、局限的认知,呈现出更接近对象真实的状态,逐渐认识到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