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放松并非解决“并购融资难”的silver bullet,还须等待“期指基差”从贴水收敛

文摘   财经   2024-08-19 12:42   江苏  
声明:请警惕作者文字表达的主观倾向性。


Key Takeways:

1、即使闪电配售成功放开,目前市场环境也不支持大规模融资。对于寄希望于通过再融资support对外并购活动的想法,必须说许多事情的发展不以意志为转移,也不会因政策驱动而加速。

2、为产业并购提供的融资,亦需要衍生品对冲工具的完善配套,从而让资金提供方专注于研究alpha,而不是提心吊胆市场价格的波动,尤其是在当下2024年的市场环境。

3、从最近8年的三波定增再融资高峰(2016-2017.12,2020.06-2021.12,2022.06-2023.06)统计数据看,基本对应期指基差的贴水“不断收敛”过程。而期指基差的贴水收敛,与定增再融资高峰,二者相关性主要来自:

(1)贴水收敛意味着“近高远低”的back倒挂结构得到缓解,市场参与者对6个月后的预期比1-2个月内“相对更乐观。随着指数整体预期的不断改善,在个别资产上增加风险敞口(6个月锁定期,流动性风险)的意愿也会增加。

(2)基差贴水=做空成本,贴水的收敛意味着做空远月的成本下降,多正股/空期指的pair trade能取得更高收益。尤其是2020年再融资办法将锁定期削减至6个月之后,隔季的股指期货“可能”已成为投资机构对冲大盘beta、锁定个股alpha的工具。

4、今年以来,中证1000隔季的贴水持续高达-3.5%到-5%,同期中证1000个股的定增发行折价率基本在20%,意味着个股相对于指数仍需15%以上折价补偿。那么对于尚不存在期指对冲工具,又缺乏流动性支持(资金扎堆沪深300)的中证2000,批量出现“定增批文到期”也就不足为奇了。

正文:

现在都说并购难,但“产业并购”如果只是PPT画饼其实不难,主要还是难在支付能力和资金实力。在这个背景下,部分机构开始鼓吹港股市场的闪电配售制度,寄希望于通过放松监管来解决现金收购交易的效率问题。


进入2024年以来,不少已经获得ZJH再融资批文的公司开始频频公告批文到期失效定增市场的金融机构在“用脚投票”,表明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20%折价并不必然让他们相信可以在6个月后收回本金+实现预期收益,也就意味着这些公司的资本开支/对外收购将缺乏资金支持。


那么,这个风险折价应该是多少呢,或者说如何理解呢?不妨将“参与支持产业并购的融资活动”定义为“获取相对于指数beta(例如沪深300)的相对超额”,那么量化中性、指数增强的那一套策略逻辑也就可以借鉴来分析这个问题了。


【一】简单切入:以商品期货为例

如果看多基建/地产,黑色系应如何操作?

多螺纹钢,空铁矿石和焦炭


以下截取自JCS某月月报:


目前国内最大的商品期货的市场是黑色系,包括原材料铁矿石、焦炭和其产成品螺纹钢。这些期货的需求直接来自于基建和地产行业,因此其表现往往被视为基建的风向标。


但期货老手们如果对基建看多,却很少直接通过建立铁矿石或者螺纹钢多头来表达观点,而是通过多螺纹钢/空铁矿石和焦炭的多空组合来表达对钢厂利润的观点……即使螺纹钢和铁矿石需求旺盛,也可能会有一些意外因素突然冲击成本和价格,例如资金、航运甚至澳元汇率……都不是研读产业供需能理解的


如果对冲掉这些外部冲击,将目光集中在产业供需,专注于钢厂利润扩张的故事,策略的确定性就会大大提高。


类似于上述pair trade逻辑:即使一笔收购交易的产业逻辑很清晰、股价上行的概率较高,但在通过定增为上市公司的这一收购提供融资时候,这些机构也会希望对冲掉市场整体下行的风险,毕竟定增机构参与这笔交易的逻辑就是收购方上市公司存在个股alpha,否则直接买指数/ETF就好。


【二】粗暴的100%对冲:

“定增+大股东融券无风险套利


近几年市场上出现了一种“定增+融券”的模式,可以视为上述对冲需求的变形:在上市公司确定了认购定增的投资机构之后,这些机构接着向大股东融券并在T0月度卖出,并将增发所得股份在T6月度解禁之后归还。


这一操作下,净收益=融券卖出金额(当前市场价) – 定增认购金额(8折) - 6个月融券利息。等号右侧的三个要素都是相对确定的,因此这一操作可以视为无风险套利,继而被认为对其他市场参与者不公平,并在前几个月被掐掉。


虽然这一操作是直接在同一个股上做对冲,并不符合上述“获取产业供需逻辑alpha”的叙事,但是这个例子至少表明对冲操作的需求是真实存在的,只不过接下来会出现的是各种变形


——借用电影《侏罗纪公园》台词就是:Life finds a way(生命终究会找到自己的出路)。


【三】借助股指期货进行对冲

从沪深300到中证1000,缺乏中证2000


参与定增的投资机构尽管分为绝对收益导向(券商自营/保险资管/私募等)和相对收益考核(主要是公募基金,1年以内)两大类,但当时间跨度拉长到3-5年及以上,不约而同选择了以沪深300作为业绩基准,将业绩跑赢沪深300作为投资机构alpha能力的评价方式。


因此,参与定增的机构(尤其是相对收益考核的公募基金)理论上可以通过在沪深300期指(IF)上建立空单来对冲市场整体的下行风险。但由于投资机构的锁定期为6个月,期限上需要选择与之匹配的IF隔季(例如现在是2024年8月,IF隔季是7个月后的IF2503,且目前没有正好6个月之后的IF2502)。


也就是说,通过“参与定增做多个股+在远月的IF隔季做空沪深300”,也能表达“所参与定增的个股相对于沪深300存在alpha”的观点。


但在2024年,“生产队”一直在针对沪深300 ETF大力托底买入,选择IF空单反而存在“双杀”风险——例如,若参与某中证500(中盘股,市值约200亿)的定增,很可能出现的结果是:正股上亏不亏钱不知道,但沪深300的空单大概率是亏钱的,因此至少应换成IC隔季来做“空开”。中证1000个股以此类推,应选择IM空开,但就会造成了与业绩比较基准出现偏离。


这一背景下,许多中证2000公司成为了“无人疼爱”的标的,2021-2022年启动然后花了1-2年时间好不容易取得的富凯批文,结果在2024年失效了。个人认为中证2000缺乏相应的股指期货是比较重要的原因:一方面,投资机构无法对冲;另一方面,机构与上市公司在发行定价上也缺乏讨论基准:针对这个6个月后到期的swap,到底应该给多少折价?个股层面的alpha是否足以弥补这个不确定性?


【四】2016年以来再融资高峰VS期指基差

过去8年三次发行高峰均对应了期指基差的贴水收敛


下图是2016年7月以来的“增发实施”数据,计算了从外部第三方融资取得的资金净额,以及相对于发行期当日的折价率。主要结论:


1、募集资金净额:过去8年主要三波定增融资高峰,2016年-2018年3月,2020年5月-2022年1月,2022年6月-2023年6月。

(金额统计剔除大股东参与资产认购;行业上剔除银行、非银和房地产;由于纳入指数成分存在时间滞后,因此分类上将发行期当日市值300亿以上、150-300亿、80-150亿的“其他”公司手动归入沪深300、中证500和中证1000)


(2)折价率(仅考虑相对于发行日):沪深300及市值300亿以上公司稳定在10%,但无论中证500、中证1000乃至市值更小的公司,折价率都从2016年的10-15%扩大到了20%。

与上述定增融资高峰相对应,股指及相关期指的基差表现又是如何?


对于股指期货的基差,首先要了解2点:


1、市场整体是处于contango结构(现货价<期货近月<期货远月,未来相对看涨),还是back结构(现货价>期货近月>期货远月,未来相对看跌),前者基差为正且远月基差更高,后者为负数且远月基差比近月折价更多


2、对于期指交易的参与者而言,基差是交易成本。例如现货100元,期货下月95元,-5%的基差意味着:即使现货价格跌到95,因为你是在95元的价格“空开”,因此现货价格需要下跌超过5%,才能在结算时取得利润。


了解上述两点再来看IF,IC和IM在三个再融资高峰期+最近的表现


(1)沪深300(IF)


前两个是指数牛市+基差收敛(即使是back结构);第三个是指数下跌+基差收敛。最近的下季/隔季基差在-1%以内。


(2)中证500(IC)


第一个是指数牛+基差收敛,第二个是指数牛+基差轻微收敛,第三个是指数平稳+基差收敛。目前的下季/隔季基差在-2%到-3%。

(挂钩中证500的雪球和量化在2021年开始兴起,因此对IC和IM都存在干扰)


(3)中证1000(IM,2022年7月才推出)


中证1000在第三个高峰期是“指数平稳+基差收敛”。而随着2024年初量化基金的大规模解体,IM基差大幅走宽且并未趋于收敛,目前的下季/隔季基差分别高达-3.5%/-5%。


对于个股而言,中证1000的对冲成本已经相对高昂,且实际增发的折价率接近在20%(见前面折价率图),意味着个股层面的exposure(相对于指数层面)也还需要15%以上的额外折价补偿


那么,对于尚不存在对冲工具、且备受市场冷落的中证2000,20%的折价率显然是远远不足的。


(4)下季/隔季基差


除了隔季,个别月份(例如20246月)对应的期指下季正好就是6个月后(202412因此,如果要通过期指基差来观察市场结构,需要同时观察两个。


而基于以下两张图可以发现,尽管之前中证500(IC)在2021年的第二波再融资高峰期未能体现出明显的“基差收敛”,但放在不同品种(IH, IF, IC)一起比较时候,这个趋势还是较为明显的。


【五】如何理解“基差贴水收敛”

与“再融资发行高峰”两者的相关性?


一方面从back结构的角度看:基差从贴水状态逐步收敛,也就体现为back深度的逐步减轻,不管指数是在上涨还是下跌。这实际上意味着市场对未来1-6个月行情的看法是更乐观/更不悲观,增强了参与定增交易的意愿。


另一方面从“基差是交易成本”的角度:基差从贴水状态逐步收敛,意味着在通过定增买入正股的同时,运用期指空单进行对冲的成本出现下降,进而提高了整个pair trade收益率。


对于上述两点,第二点监管机构maybe可以通过市场行为的引导实现。但第一点关于市场未来预期的东西,就绝不是单纯监管放松就能解决的,否则也不会有去年那条828大阴线。


站在2024年8月的时间点,期指基差并未体现出收敛的趋势。此时即使监管放松,金融系统的条件也并不支持大规模增发融资来驱动收购交易。


写于2024年8月18-19日



林登的毛豆
主要cover会计、财务和并购,有时扯淡一下huobi,偶尔聊聊价格波动的交易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