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信网能在今年3月-7月通过“协议受让5%+表决权受托10%+二级市场增持10%+要约收购20%”操作,取得科林电气的35%股权+10%表决权后,推动了8月30日的科林电气董事会换届选举,这一股东大会在经历30个小时的马拉松拉锯后终于落定。
和五月份时候老操作类似《诡异投票》,这里继续拆解股东大会的【投票票型】,主要结论是:
(1)石家庄推举的独立董事王凡林,很可能也得到了海信的投票(至少6%持股,估计来自屈李“表决权委托”的部分),否则无法解释畸高的中小股东投票比例。
如果王凡林【事实上】倒向海信一方,可能意味着石家庄在独董这条线“全军覆没”,董事会力量对比就不是目前明面上的4:3,而是5:2。
(2)实际流通股比大约是10-15%,筹码结构已经相对拥挤。
具体如上图。
1、左边是出席投票情况,以及石家庄、海信两大阵营的“明面上”持股情况。两大阵营合计取得了74.87%的直接投票+受托投票股份。
2、右侧表格是对实际票型的分析,分为【三】部分:
(1)投票结果:在董事会的6进4、3进2的两个投票中,海信取得2+2席位(A列)。
(2)根据B列数据,倒轧出5%以上股东票数(C列);
此外,根据石家庄在《公开征集投票报告书》指示的投票方向(放弃李倩,集中投票秘勇和王永),并结合本次公告中的海信实际投票方向(最初是平均投三个,但最后放弃吴象松),计算得出的5%以上股东的“应投票数”(D列)。C列和D列的票数在这里核对一致。
(3)根据“表决权委托+公开征集投票取得的受托投票”情况,按照累积投票制,计算出由石家庄或海信代为投票,但计入中小股东投票的票数(E列)。
(4)据此,倒轧出真实的中小股东投票情况(F列),并折算回股份数(G列)。这里就很明显可以看到个别候选人投票的【参与比例】非常高。
关注点1:
两大阵营合计持股74.87%,但如果按照G/Total结果中的最高比例21.23%,意味着合计参与投票的股份是96.10%,相比于公告的“现场+网络出席”股东的90.05%要高出6.05%。
除了统计出错(王凡林可能没有1.12亿票这么多),一种相对合理的解释是,王凡林也得到了海信的部分投票支持,导致D和E列的数字被低估(至少6.05%,否则实际出席投票的股份就要超过90.05%,把总数算错的纰漏就太可怕了)。
有人会质疑:公告不是写着海信在独董投票中只投给了刘、钟?要注意的是,公告披露的两大股东投票情况,仅是海信网能直接持股35%的投票方向,并不包含从屈、李取得的9.57%表决权。同理,所披露的石国投投票方向也仅包含直接持股的11.95%,未包含作为一致行动人的张邱董王。
关注点2:
二级市场的实际流通股比,若按照G/total中除了21.23%的异常值外,最高是投票给总经理王永的11.06%。据此估算,实际流通比例在1-74.87%-11.06%=14.07%。
极端假设是所有参与投票的股东都涉及两边站队,那么流通股比为1-90.05%=9.95%。
对于一个市值65亿的公司而言,无论流通股比在10%还是15%,都是一个非常拥挤的筹码结构了。
请,竖起耳朵,聆听音乐的节拍。
请,睁大眼睛,盯紧EXIT的绿色灯光。
写于2024年9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