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基本面:有压力也有底线
金融圈内卷现状下,内外部宏观研究体系可谓立体庞杂,指标体系日臻完善,信评出身的小Moody大可不必班门弄斧,只是想在信用策略的开篇与各位就信用的大环境做个讨论。
直观上,信用无疑是有压力的,一方面当前境内外两个市场对地产板块的恐慌还在持续发酵,另一方面阶段性的疫情反复、高企的原料成本对中下游行业盈利与现金流形成拖累,叠加供给侧(双控、缺煤少电)超预期扰动下宏观经济除出口端维持较强韧性外,整体回落速度在加剧。
猪价的低迷让CPI低位平躺,似乎从PPI传导的逻辑已无人再提,但确切的上游能源、原材料以及果蔬的涨价又让人不得不高呼滞胀时代的到来,可是如果周期之母——地产行业这次真的要来一次“硬着陆”,中国经济是否能极限承压?小Moody的答案是不会也不可能,其实从恒大事件以来,官方各种大小会议、官员的多方表态,都能看出决策者对风险外溢进而引发系统性风险的抗拒,既然FGW能将动力煤价格在两周内拦腰斩断,为何机构的制度与道路自信还停留在课堂和宣传材料?支撑近30年经济发展、反哺近20年地方财政、紧绑整个金融体系、延伸最广产业与就业链条、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房地产岂能立刻休克?请记住,政策的导向一直是“稳房价、稳低价”、“房住不炒”、“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请多遍默念。恒大只是个案,恒大处置还需时间,地产的融资管控的大方向无比正确,但节奏需要一定矫枉过正,私以为极端情况下降准与定向信贷指导完全有可能。
综上,根正苗红、觉悟渐长的小Moody认为:
1)多重因素下,经济向下的压力在累积,基准利率进一步上升的概率不大,债市多头的胜率同样在累积;
2)地产板块风险尚处于发酵期,行业需要政策进一步呵护,既要切实将恒大限定为个案,又要适度调整融资管控节奏,整个行业的崩塌是宏观经济不能承受之重,机构需要有政治经济的底线思维,所谓民营地产排队出清的肤浅怪论请三思慎言;
3)地产崩塌后风险向产业乃至城投传导的担忧可以理解,但快速传导、立即清仓是否理智?大面积的发行人都无法撑过3年,甚至1年内都将续命堪忧?事实上,信用挖掘的空间仍然广阔,信评的底层逻辑确需随经济结构转型而调整,但请相信深植经济与政治底层的韧性和钝性。
存量市场:信用精选仍有空间
截至10月末,剔除金融债、私募PPN及项目收益票据,存量信用债25,183支、余额合计约24.1万亿元,涉及发行主体4,673个。
从外部评级看,如将BBB+及以下视为已违约(含濒临违约处于评级下调阶段的主体)主体,仅占存量的0.96%,AA及以上占比仍有97.30%,AAA级达到57%,且不说老生常谈的评级虚高问题,整体分布与大概2%左右的违约率基本相当。
从隐含评级看,BBB+及以下主体占比1.64%,AAA-级以上高等级占比合计约为27.4%,中等级里AA+级和AA级占比相当,均为21%左右,适度下沉区间AA(2)和AA-占比分别约为15%和12%,高收益级别中A+~A-合计约2.1%。对应前文适度下沉区域,余额合计约6.8万亿元,余额占比达到27%,即假设市场交易形成的隐含评级具备较高有效性,剔除暂无隐含评级的个券,高收益与已违约主体形成的保护垫合计3.76%,接近市场历史违约率的2倍,适度下沉的空间显然是足够的,只是研究和挖掘的难度相对较大,最大的风险莫过于隐含评级的进一步下调。
从区域视角看,余额占比达到1%及以上的合计21个省市,上述省市信用债余额占全市场比重达到95.58%,其中前六大区域(北京、江苏、广东、浙江、山东、上海)余额占比达到60.81%。备受市场关注的湖南、天津、贵州、云南四省占比分别约为3.4%、2.3%、1.3%和1.3%,而被抛弃的东北(黑吉辽蒙)和西北(除陕西外四省)区域则分别仅为1.88%和1.58%,对应的余额分别为4,767.70亿元和40,00.14亿元,似乎并没有直观上感觉的压力山大。
从1-9月分省份城投净融资情况看,宁夏、青海、山西、黑龙江、辽宁、天津等6城市仍为负值,且天津高达-837亿元,仍在持续接受公开市场信用收缩的考验,虽然底线思维下整个区域的大沦陷尚有一定难度,但用脚投票的市场环境下仍建议维持谨慎,关注地方债大量置换的可操作性及区域再融资的恢复情况。另外,从表观净融资数据看,湖南除个别县市外已逐步脱离网红集合,贵州区域呈现小幅改善,当下焦点集中于云南、东北四省和西北三省(甘青宁),同样的底线思维下,博弈点在于能否看省级或省会主平台的短期机会?本质上属于能否赚内部风控尺度的钱,适合负债端相对稳定、自身研究能力强且需账户具备一定承受波动的能力。
利差水平:适度下沉与陡峭期限
中高等级1年期信用利差处于历史极低水平。截至10月29日,全体产业债与城投债信用利差分别约为57bp和87bp,分别约为2015年以来的4.2%和18.9%分位。分等级看,不考虑隐含评级AAA-及以上主体,如果仅看AA+~AA-主体,主流机构的下沉门槛严格守在AA级,除3年AA城投外,基本均在近十年20%的分位数以内,1年以内的更是达到历史极低水平,均在3%分位数以内。对比下来,似乎只有信用下沉一条策略,需要在AA-曲线寻求机会,而从传统风控逻辑上看,期限上更短的1年及以内似乎更有性价比。
各等级内城投与产业间利差相差不大,城投更具久期性价比。对比1年和3年两段城投和产业曲线,1年内各等级城投-产业利差处于0.8-1.7bp之间,基本可忽略不计;3年期AA+级别城投与产业出现负利差(-4.5bp),永煤事件以来的趋势大体一致,机构对长期限产业债仍维持谨慎态度,中高等级拉久期势必首选城投。AA级与AA-级城投-产业利差分别为10.34bp和9.54bp,处于历史的59.3%和61.8%分位数,对于有意通过信用债拉久期的账户,3年期适度降低等级门槛尚有一定挖掘价值。
期限利差较陡峭,隐含评级AA级性价比较突出。分别对比1年和3年曲线上产业与城投内部各等级的期限利差,截至10月29日,AA+、AA和AA-的产业债3-1年期限利差分别处于历史67.6%、91.8%和73.8%分位数,对应的城投债则处于60%、94.9%和80.7%分位数。整体看,期限利差较陡峭,AA+级处于历史中位数以上,AA和AA-级则处于历史高位,尤其AA级的性价比较突出。
基于前述信用环境与利差情况,适度下沉或拉长久期的胜率有所提升,但考虑到地产板块信用风险仍在发酵,风险仍有一定传染隐患,建议:
1)适度关注1年期隐含评级AA-的主体,筛选时应具备较强的信用逻辑支撑,避免向下迁徙的风险;
2)适度拉长久期方面,建议关注3年期隐含评级AA级城投主体,剔除网红区域,结合政策环境进行筛选。
简单举例:多维度进一步筛选
结合期限、收益率及前述分析,四季度信用挖掘的区间集中于1年以内收益率大于3.5%,隐含评级AA(2)和AA-级,余额合计约8380亿元;1-3年以内收益率介于4-6%(针对标准类账户,高收益建议直接从价格入手看债)、隐含评级AA及AA(2),余额合计约1.37万亿元,整体看挖掘空间仍然很大。
以1年内隐含评级AA-为例,为进一步缩小挖掘范围,我们可以借助中金评分、YY评级(例如5-至7+)和中债资信评级等进行交叉验证,然后通过筛选出主体的企业属性、1年内到期规模/存量余额、行业风险(不同机构认知或存在差异)、收益率区间等标准,进一步缩小研究范围,各家机构投研团队可根据账户属性与收益率目标进行挖潜。涉及个券与发行人的明细尽可从Wind数据库获取,小Moody此处不再粘贴。
写在后面:
不对各家投资负责,仅代表个人观点,欢迎交流
主体与个券讨论可在后台或留言交流,也仅代表个人观点
用喜欢的电影作封面,喜欢的诗句做题目,小Moody对信用债市场仍满怀希望,愿今年冬季些许温暖,分享大大近年来的一句金句“”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
晚安,诸位看官,谢绝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