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写张仲景|闫俊玲【荐读】

时事   2024-09-14 06:46   河南  

         总第3209期          

  一

  《黄帝内经》是中国医学理论的渊薮,将《黄帝内经》的经典理论化作实践,承前启后,具不世之功的临床经典是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在这光照万代苍生的医学理论与实践的传承中,张仲景被尊为“医圣”。
  张仲景是河南南阳邓州人,我自小就分享到他的荣光,因为我们是同乡。及长,发现他并不是最早将《黄帝内经》运用于实践的人。《难经》传为扁鹊所撰,先于《伤寒杂病论》。司马迁在《史记》里为扁鹊立传。《三国志》《后汉书》均有《华佗传》而无张仲景传,其他史籍中也罕见张仲景的信息,后人对张仲景的生卒年份也有多种说法。
  可以说,他生也悄然,死也寂静。他去世后,生前写在竹简上的医学著述就散失了。张仲景是如何成为医圣的?很多年,我都为这个问题吸引。不止是被吸引,我在南阳邓州从事文学工作已二三十载,未能以求索和行文对此有所补益,我深感不安,惭愧如鞭策。

  然而要弄懂,要知其然和所以然,仅知张仲景的一生是不够的,这促使我去觅读中国医学源流。

  

  中国自古药食同源。祖先觅食的岁月有多久,对中医中药的认识就有多久,其渊博与平凡,同样伟大。
  《黄帝内经》也是从先民寻求健康的实践中总结出的理论经典。全书以黄帝询问,岐伯作答写成。从书中的思想看,岐伯这个人是真有的。譬如读《道德经》,我们能怀疑老子的存在吗!舍岐伯,谁能提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揭示防病重于治病,这是令人叹为观止的大智慧!岐伯还提出“不治已乱治未乱”,这是延伸到政治。
  “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这样的哲思穿过千秋,至今熠熠生辉。
  《黄帝内经》全书建立在人类最早的哲学思辨上,论述人是阴阳相交的统一体,阐明阴阳五运六气说和脏腑经络说等。与其说这是治病的医书,莫如说更像是研究人的生命和养护生命的智慧书。它开创了中国医学著述之先河,奠定中医发展的初基。因岐伯之贡献,中医学素称“岐黄之术”,岐伯在中国医学史上无疑居首要地位,被尊为医祖。

  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自序》中说自己每读扁鹊为齐桓公诊病的记载,无不感慨赞叹!那故事讲的其实就是“治未病”要防范于未然的思想。扁鹊归纳出望色、听声、写影和切脉的诊断法,这方法传到张仲景,张仲景发展为“望、闻、问、切四诊法”。
  司马迁赞:“扁鹊言医,为方者宗。”我想,岐伯为中华医祖,扁鹊为中华医宗,都是在历史长河的洗礼中闪耀出的文明光华。
  扁鹊之前还有个秦国名医叫医和,他为晋平公诊病,毫不避讳地对他说:这病无药可治。晋平公很吃惊,问原因。医和说,病因是亲近女色。晋平公问,女人不可亲近吗?医和说,要有节制。疾病不仅有外因,还有人本身的内因。医和是最早提出六淫致病的人。世人感佩他的精诚,称之良医。
  与张仲景同时期的华佗,不只是外科医生,他精通内、外、妇、儿、针灸各科,还精于药学,“麻沸散”便是在此基础上的创造,世称神医华佗。华佗被曹操所杀。扁鹊被秦国太医令李醯嫉恨,李醯派人刺杀了扁鹊。可见这治病救人的职业是有风险的,没有忘我精神,不会有苍生大医。

  这些张仲景之前已存在的中医学思想和中华大医,是哺育张仲景的源泉。没有伟大的智慧和榜样,是不会有张仲景的。

  三

  张仲景生活的东汉末年,在历史上瘟疫流行最烈。仲景两岁时京都大疫,到他十一岁,已发生三次大疫。桓帝曾下诏自责,说政治出现偏差,灾祸接连不断。大疫使童年的张仲景深受震撼而萌生学医愿望。此时,防治疫病已是上自皇帝下至万民深切忧虑的事,父亲同意他学医,张仲景拜同郡医生张伯祖为师。
  建安元年张仲景四十六岁,南阳再次大疫。张仲景自述:其家族人口原有二百多,从建安纪年以来不到十年,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
  曹操《蒿里行》写道:“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这诗描述的正是建安初年战争、瘟疫、饥荒下的百姓遭遇。蔡文姬《悲愤诗》写道:“白骨不知谁,纵横莫覆盖。出门无人声,豺狼号且吠。”阮瑀《七哀诗》写道:“丁年难再遇,富贵不重来。良时忽一过,身体为土灰。”东汉思想家王充的《论衡》还有“温气疫疠,千户灭门”之句。

  不论哀痛黎民还是感伤自己,都是战乱与瘟疫在这个时期弥漫天下的痛苦。张仲景在这个时期曾循行荆州所辖诸郡,行医救人,具体走到哪些地方不详。但张仲景是一个会被天下黎民的痛苦召唤的人,这毋庸置疑。
  “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这是张仲景写在《伤寒杂病论·自序》中的十二个字。这十二字写尽了他心中的感伤,既有对本族亲人一个接一个地死去的悲痛,更有目睹天下无数生民横死早夭得不到救治的悲怆。
  可是,怎么救治?
  天降大任于斯人!
  是历史上惨烈的大瘟疫呼唤并造就了张仲景。
  从西汉末到东汉末,一次次大疫,持续的大疫,多围绕南阳,蔓延荆州诸郡,扩展到全国各地。张仲景痛感自己身单力薄,无论怎么勤奋,也救治不了弥漫天下的染疫病人。“治未病”在这个时期闪耀出火炬般的光芒。“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在张仲景的医疗实践中被充分运用。这不仅仅是预防措施,更体现在他对人之生命的整体关照和辨证施治中。

野生灵芝

  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自序》中历数“上古有神农、黄帝、岐伯、伯高、雷公、少俞、少师、仲文,中世有长桑、扁鹊,汉有公乘阳庆及仓公”,这都是他崇敬的前辈名医。然后说自己“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勤求古训是勤勉地求索学习前辈医学典籍,如汲取了《黄帝内经》《难经》《阴阳大论》《胎胪药录》等典籍。博采众方四字里,则埋伏着无限跋涉。
  中国人药食同源,非止远古时期的故事。旱灾、蝗灾、瘟疫轮番地肆虐张仲景的家乡。人民遍食野菜草根树皮,势必发现有些草木于某种病症有疗效。民间用各种办法抗疫治病救命,也会记下有效的偏方。那是乡野间万民用生命与疫病疾病作斗争的经验积累。南阳地区在瘟疫与战火的双重肆虐下,民间与疫病疾病作斗争是如此普遍,张仲景在行医中去跋涉多少山水多少街巷,才写下这四个字:博采众方。
  无论从书本学来还是从民间采来,张仲景都需要在实践中去谨慎运用,才能验证其可靠性,并在实践中进行组合与再验证,才可能写进他的著作。《伤寒杂病论》的“伤寒”,是包括传染病在内一切外感疾病的总称,加上其他疾患称“杂病”,几乎就覆盖了当时所知的所有疾病。换句话说,张仲景这部医学经典是在中国历史上遭遇最严重大疫,最需要“防治并用”且“防重于治”的年代写成的,充分地体现了《黄帝内经》重视“治未病”的中国医学精神。
  由于历史上最为严重的瘟疫持续在张仲景生长的南阳地区肆虐,由于张仲景是一位会被天下黎民的疾苦召唤的医生,由于张仲景“博采众方”里有他家乡成千成万民众与疾病做斗争的经验积累,我甚至坚信:中国历史上的这部医学圣书《伤寒杂病论》,只能产生于东汉末年的南阳张仲景。
  想到这里,我心中不禁升起一种温暖和无限崇敬。

  

  建安年间,张仲景任过长沙太守。此时大疫仍然严重,视野所及,人命关天最大的事就是拯救不断死于疫病的人,病案远远多于审刑断狱的案件。他便择时大开衙门,端坐公堂为民治病,此举千古传颂,被视为日后中医“坐堂看病”之发端。
  他约在建安十三年,58岁时辞官而去。他没有回故乡,去了哪里呢?有人说他隐于深山专心著书。我以为仲景之心,始终都心系人民健康。弃官而去的张仲景,功名利禄在他心中均无寸地。但他不是没有天地,行医就是他的天下。古人说,大隐隐于市,张仲景则是大隐隐于民。此时建安大疫仍在席卷无数生命,张仲景就在民众中行医。在行医中,他日益强烈地感到凭一己之力治病救人实在有限,无数的生命在催促他快快写下医书留给后世。
  一个伟大的工程在公元三世纪开始了。
  他写下著作的目的有他的《自序》可证,他说自己写出了十六卷,虽不能治愈所有的病,或许能据此见病知源。他接着写下“若能寻余所集”……我久久凝视那个“寻”字,感觉他是说“如果能寻得我撰集在此的学识”,也能基本掌握要领了。
  遥隔千秋,我感觉张仲景意识到这部书可能在乱世中散失。建安大疫确实惨烈。曹植写下《说疫气》:“建安二十二年,疠气流行。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殪,或覆族而丧。”建安二十五年,东汉覆灭。
  张仲景逝世于东汉覆灭的前一年,即公元219年,享年69岁。
  这场瘟疫还要持续到224年。东汉蔡伦造的纸在乱世中没有条件推广,印刷术还没有发明,《伤寒杂病论》是手写在竹简上的。关于张仲景著作撰成的时间有多种说法,我以为他在撰成初稿后仍无一日不对此书进行增补修订,直至最后卧床不起才搁笔。
  在生命最后的时光里,张仲景撰写的简册,能否传播开来拯救苍生未可知。一代医圣去世后,所著简册果真丧失。这部医学经典的失而复得,同样深深吸引着我。

  

  岁月走到晋朝,太医令王叔和见到了民间传抄《伤寒杂病论》的断简残章,极为惊叹!王叔和识得眼前残章如碑如炬的价值,一如听见仲景的呼号,决心去寻找搜集复其原貌。
  当时他正在撰写《脉经》,竟放下自己的著述,全力去搜集《伤寒杂病论》的各种抄本。终于找全了论述伤寒的部分,细心整理出来,即后世所见的《伤寒论》。清代名医徐大椿曾说:“苟无叔和,焉有此书。”
  到北宋,王洙在翰林院所藏蠹简中发现与《伤寒论》相同的内容,还有论述杂病的内容,断定是张仲景遗作,北宋校正医书局将杂病部分整理出来,即为传到后世的《金匮要略》。
  不知王叔和用了多少年寻找收集整理张仲景的散失著作,一个杰出的医学家放下自己研究的课题,去帮助另一位已故医学家整理散失的医学断简残片,才使中国医学史上这部兼具奠基与高峰的实践性经典得以流传下来。一部经典,两代风流。这是中国医学史上感人肺腑的事!

  今读张仲景著作,可见那样的精心结撰是如何伴青灯点燃他的心智。他确立了中国医学辨证论治的基本法则,奠定理、法、方、药的理论基础。辨证论治,那不是针对某一病症施治,是考察症候群辨证论治。他归纳为“八纲辨证”和“六经论治”。
  八纲即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字字句句莫不是建立在哲思的基础上。他的八纲辨证,甚至不是针对病,而是关注人,审辨症候,考虑如何去除妨害身体的因素补益所需,祛邪扶正。一句话,全神贯注地关怀的是人而不是病。
  当今否定中医者说中医不是科学,中医确实非科学所能概括,它分明是建立在中国哲学基础上的超科学的生命大智慧。
  张仲景“论治”的大贡献,首推他留下了集前人经验和经他实践而精心创制的诸多良方。举凡麻黄汤、桂枝汤、柴胡汤、白虎汤、青龙汤、麻杏石甘汤、六味地黄丸等,经千秋检验至今依然疗效可靠。种类之多有汤剂、丸剂、散剂、膏剂、酒剂、洗剂、浴剂、熏剂、滴耳剂、吹鼻剂、灌肠剂、阴道栓剂、肛门栓剂等。我不揣罗列,不惟有助于理解后世赞之“众方之宗,群方之祖”,更感佩于张仲景没有什么秘方不可告人,而是如此毫无保留地告诉世人。

  行医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救人!在张仲景的一生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中医自古受“治未病”思想哺育,这“圣”不在技术在医德,努力方向是最好让人不生病。这样的医者因有一颗深切关怀平凡生命的伟大心灵,才会全力以赴地去钻研医术治病救人,我相信这样的人便有神圣在心智。
  扁鹊、华佗、王叔和、孙思邈、李时珍……哪一个不令人缅怀!我相信,中国医生自古广受尊敬,不是只有这些苍生大医,而是有广大医生群体继承着以治病救人为己任的伟大传统,才有我们民族世世代代普遍尊敬医生的群体意识。
  当今世界,制造患者,卖药牟利,撕裂红十字精神,撕裂医患关系的惨痛状况,正拷问着人类的良知。我相信医圣张仲景是中国自古以来众多良医的代表,学其神圣的良知,是医治当今世界之病的迫切需要!这也是我不揣能力卑微,奋力书写张仲景的原因。
  张仲景生长的年代并没有鲜花盛开的坦途。瘟疫肆虐,战火烛天,血可漂橹,即便在最黑暗、最无望的日子,他的心中也举着光明去救人。尊张仲景为医圣,是中国人历经千秋源自心灵的崇敬。今天,当我们看到张仲景留下的那么多方剂还在保障着众多人的健康时,怎能相信张仲景已经不在了呢!何谓不朽?这就是不朽。(2024年5月23日于河南邓州)

本篇特约审稿 杨西仑 组版 ⑤

总策划 吕佩义

主编 杨海燕

作者简介

  闫俊玲,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河南省“奔流文学奖”和“河南曲艺牡丹奖·文学奖”获得者。

  著有散文集《另一种痛》《赤脚行走的月光》《女人是一种植物》,纪实文学《台湾村纪实》《我从台湾来》,主编有《邓州民间故事选》。创作的曲艺作品河南坠子《张骞献宝》入选中国曲协主办的中国宝丰·马街书会优秀曲艺作品网络展演,三弦书《许世友怒打山门》荣获了河南省曲艺牡丹奖,大调曲子《彩虹》入选中国曲协主办的“中部六省优秀曲艺作品展演”,河南坠子《端砚》参加了“第八届全国少数民族优秀曲艺节目展演”,获得第十三届中国曲艺牡丹奖入围奖。

  《河南思客》签约作家

作者 闫俊玲 授权河南思客独家刊发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博客/微博/微信/搜狐号:河南思客
投稿2560410387@qq.com
出品:河南思客编辑部
原则原创、近作、首发、独家、深度
初心:思想,影响人生;文字,抚摸心灵
闫俊玲的相关文章

确山的红色之光


贾湖寻笛【荐读】

渑池之会【荐读】

夏谒许夫子【荐读】

舞钢白茶【荐读荐转】

孟州的“神”性(河南思客作家采风)【荐读】

忧乐邓州——忧乐中国的缩影【荐读】

唐河,一座流淌诗歌的古城【荐读】

诗意的行走【荐读】

因为热爱【荐读】

我们是雷锋【荐读】

《鲁镇》的力量【荐读】

写邓州的两部电影《小花》和《突破口》【荐读】

以《突破口》为突破口【荐读】

忧乐花洲【荐读】

同为天下宾——周同宾先生小念【荐读】

山水鲁山【荐读】

杏山眺望【荐读】

秋至雁鸣湖

香在内乡【荐读】

官渡的表达【荐读】

河南思客
河南思客,专为思想者服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