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海海》①:人到底要跨过多少的暗礁和痛苦,才能真正过好这一生?

文化   2025-01-27 06:30   浙江  

陪你读1000本书 | 重读

人到底要跨过多少的暗礁和痛苦,才能真正过好这一生?


在星空演讲的舞台上,麦家以冷静的语气讲出曾经那些几乎要将他碾碎的经历,打动了无数人。


凭借电视剧《暗算》和电影《风声》成名后,麦家却在名利的洪流中经历了深刻的内心挣扎与迷失。在演讲中,他谈到了创作的初心与艰辛,也分享了绝望中的转机。


麦家用这23分钟的演讲告诉每一个在生活中艰难前行的灵魂:“人生海海,错了可以重来。”


他坚定地相信,每个生命,都有翻盘的可能。


值此新春佳节,我们也将陪伴大家重读麦家的经典之作——《人生海海》。


愿新的一年里,我们都能获得面对生活的勇气,活出自己想要的精彩。


世界很大,文学更大。今天是我们陪你读书的第2752天,重读麦家的作品《人生海海》。

《人生海海》

今天的共读,我们一同走进《人生海海》各色人物里,最让人着迷、最引人注目的一位——“上校”。 

故事发生在富春江畔的双家村,一个“前山有龙,后山有虎”的小山村。

在一个极寒极冷的月夜里,上校出场了。

传说他当过国民党的大官,有“反动派”的嫌疑;也在战场上立过大功,却没有功臣的优待;他相貌堂堂、生活优裕,却似有难言之隐,不娶妻、不生子,离群索居。 

曾经功成名就的人物,回归到平凡琐碎的生活,难免要经受更多的猜疑,但在危急时刻,上校又像英雄一样挺身而出。

让我们走进本周的共读,走进上校波澜起伏的一生。

都说“时势造英雄”,生活在不同的年代,确实影响着一个人能不能成为英雄。
上古时代的英雄大多是“外显”的。
他们天生就有超越凡人的体格和天赋,完成命运的试炼。
这个时期,能成为英雄的自然是凤毛麟角。  
随着文明的发展,古人开始把目光投向那些出身平凡,却能一路逆流而上的豪杰。
总结出了他们成事背后的“内因”,也就是心志的力量。
与此同时,我们学会了不再以成败论英雄。
一心报国而壮志未酬的豪杰、英烈,同样值得后世尊敬。 
到了今天,我们更认同一种朴素的观念。
英雄不再是高、大、全的超人,而是与我们一样的凡人。
他们也许跟你我一样有着人性的弱点,经历过至暗时刻;
但只要这个人心存信念,无惧人生中的不幸和考验,为了大众的福祉不懈奋斗。
就足以被称为英雄。 

有人说,英雄的经历太苦,他们做的事情也太难了,普通人是学不来的。
但是我们不要忘记,如果把整个人类的历史看做一场集体远征。
英雄就是那些勇敢迈向未知领域的探路者。 
英雄的伟大,是他们作为普通人,探索着人类智慧、体能、意志、品行的极限。
即使他们的生命已经消逝,他们的成绩也是给后来者的路标,更是一种激励。
提醒着我们:“如果我能走到这里,终有一天,你也可以。” 

也有人说,时势造英雄,造就英雄的环境和时代已经不存在了,我们能向他们学到什么?
要知道,人生的甘苦也是有对比度的。
在和平年代,我们很少经历战争和灾难,却不代表能免疫痛苦。
失去与离别,是每个人都无法逃避的课题。
如果我们因为眼前的平顺,把安逸和平庸当成了人生的全部,那么命运很可能在某个拐角,给我们狠狠的一击。
我们不需要完整地实践英雄受过的难、做过的事。
只要能从他们对待困难的态度、思考方式,甚至习惯中汲取一点营养,就可能对我们的人生有极大的助益。
在《人生海海》这本书中,主人公从童年到中年,追踪了“上校”作为无名英雄,隐秘的一生。
也间接地从上校的苦难中,汲取了无穷无尽的力量。
那么,又有哪些因素成就了“上校”呢? 

书中刻画“上校”这个主要人物形象时,用了明暗两条线。
明线是外人眼中的上校,这个上校张扬跳脱、无所不能。
暗线则是上校亲近的人透露出的一点点秘密,是他经历过的的无奈和痛苦。
明暗对照,才让“上校”这个角色变得立体。 

无论在明还是在暗,不管是讨厌或喜欢上校的人,都不得不承认一点,上校最大的特点是“聪明”。  
他学事情,比一般人快两三倍;
别人不敢接的活,他敢接;
遇上九死一生的考验,他不仅每次都能活下来,而且还能立功。
可是,如果回到上校生活的年代,“聪明”不但不能成事,反而好几次让他走到了差点家破人亡的地步。
拿他人生的第一次“飞跃”来说,就是因为太聪明,被国民党军队抓去做了壮丁。 
在旧社会,人们普遍对当兵这件事非常害怕,因为旧军队的伤亡率实在太高了。
即使不打仗,士兵也要遭受长官层层的盘剥。
如果军人不够用了怎么办?
旧社会靠征兵是征不上来的,只能从老百姓里抽调成年男子,俗称“抓壮丁”。 

抓壮丁这件事,明面上是有规矩的。
国民党的《兵役法》约定“三丁抽一,五丁抽二,独子不征”。 
也就是家里有三个成年儿子,只要有一人去当兵就可以;
如果你是家里唯一的儿子,是不用服役的,因为还有父母要奉养。
实际执行起来,却是完全不管不顾。
上校是家里唯一的孩子,只是上街买个东西就被抓走了。
这不仅是对他还是对他的父母,都无异于一次灭门式的打击。
无权无势,没有受过军事训练的壮丁,构成了国民党军队里的底层。
被虐待是家常便饭,甚至有可能被卖给日本人做奴工。

前方是离死一步之遥的战场,后方是无人奉养的父母。
换作别人,可能只会想着怎样拼死逃跑。
当时只有十七八岁的上校,却凭着野生的智慧闯出了一条生路。
他本是乡村小木匠,过去学到的技能,在这个严苛的新环境里大部分是失效的,但是替人打点日常事务却还可以。 
于是他先争取当上了勤务兵,说是兵,不过是军官的仆役,但也挣到了基本的温饱。
再挤出时间苦练枪法,不出几年,便成了神枪手,自己也成了可以带兵的营长。

当时的中国,对外有日本侵略者的虎视眈眈,对内有国民党对解放区的血腥围剿。
对普通人来说,战争已是无法避免。
想求生,唯一的路径不是逃跑,而是学会战斗。
谷主麦家说:“在忍耐中坚持,犹如热锅上的蚂蚁,只想逃生,是做不了事的。” 
上校的第一项特质正是临危不乱的洞察力。
这不仅是一种能力,更代表一种思考方式:对外,能审时度势;对内,能扬长避短。
这才是他能屡次从各种恶劣环境中脱颖而出的关键。 
上校的第二项特质是,无论处在什么境地,都坚持做一个善良的人。
上校这辈子最好的朋友,是主人公的父亲“雌老虎”。
用“爷爷”的话来说,这两个人的关系好到了“天打不散,地拆不开”的程度,比亲兄弟还要默契。 
但是“爷爷”也承认,上校有多聪明、自己的儿子就有多木讷。
性格和天分如此不同的两个人,是怎样走到一起的呢? 

前面讲到,上校是家里的独苗,却被阴差阳错抓了壮丁。
许多人如果遇到这样的飞来横祸,可能已经要崩溃了。
其实,当时他的朋友“雌老虎”也在边上,而且“雌老虎”家里是兄弟三人,正好符合“三丁抽一”的条件。 
上校可以把这件事说出来,要是遇上一个照章办事的征兵官,很有可能被抓走的就是“雌老虎”了。 
面对这道生死选择题,上校选择了沉默。
宁可自己留下来面对危险,也要把生的机会留给朋友。
就像《人生海海》中所写:“爱人是一种像体力一样的能力……(上校)天生在爱人这方面肌肉发达。” 

生物学上有个概念叫“伞护种”。

如果要保护整片海洋的生态,不可能为每种生物都制定一整套保护方案。

最合理的办法,就是选出一种领地足够覆盖整个区域的生物。

在保护它的同时,其他生物也自然得到了保障。

善良,或者说爱人的能力,正是人类各种美好品质里的“伞护种”。

上校在人生每个重要阶段,总会选择保全他人而牺牲自己。

在他人看来,他总是逆潮流而行,却走出了比别人更好的路。

比方说,他在后方养伤,医院里拉来了许多重伤员。

其他军医觉得救不活,就放弃了。

上校不忍心,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给他们处理伤口。

没想到竟然救活了几个。

上校也在这个过程中,发现了自己真正想做的事。

是什么决定了上校和“其他军医”的差异?

答案在于他的第三项特质,豁达的积极心态。

医生最难面对的就是眼睁睁看着病人死去。

那些选择放弃的军医,在巨大的心理压力下,变成了防御型的消极心态。

他们考虑的是,同样的时间和资源,与其治疗必死的重伤员,不如多治疗几个轻伤员。

这样还能保证治疗的成功率。

而上校从不害怕失败,成功了,就是从死神手里抢回了一条人命;

如果没成功,也是一次宝贵的经验,也许下一次可以做得更好。

世界上没有一件事是容易的。

如果我们只盯着困难,很容易陷入“想赢怕输”的困局里,最后束手束脚,一事无成。

命运有时并不公平,想要成就一番事业的人,注定要比其他人承担更大的风险。

与其瞻前顾后,多承担一份恐惧和焦虑的负担。

不妨像上校一样,抱着进取的心态向前迈进。

今天的共读就到这里。

明天我们接着讲《人生海海》中另外两个重要人物——爷爷和保长。

敬请期待明日的共读。


了解谷主麦家的读书计划

👉麦家:我要用20年时间,陪读者读完1000本名著

👉麦家:写在“家人”超百万之喜悦时



领读人 · 阿谷君

陪你读书,一起读书,一起成长,每天都有好书相伴。

主播 · 力波

《抵达之诗》发起人之一,杭州兰里阅读文化中心理事长,让阅读快乐起来,悦听悦读悦生活。

欢迎关注「麦家陪你读书」视频号,每周与你分享谷主麦家的读书感悟、文学思想、最新动态,一起读书、一起成长。


文案编辑:何佳丽
视频编辑:缪梦涵

运营:馬車夫斯基

图片:文中插图来自公共版权网站,非商用


 点击阅读原文,读书打卡每一天

麦家陪你读书
【麦家:我要用20年时间,陪人读完1000本名著】 每天15分钟,每周共读1本书,这里是一个拥有“百万”家人的读书平台。 读书就是回家,读书也是打开内心最便捷的方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