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你读1000本书 | 重读
世界很大,文学更大。今天是我们陪你读书的第2756天,重读麦家的作品《人生海海》。
《人生海海》
今天的共读中,我们将走进本书一个特别的角色——“小瞎子”。无论是英雄型的“上校”,还是纠结型的爷爷和保长,或是忠诚型的“父亲”,乃至执念型的林阿姨。 还有人选择了宽恕与奉献,最终放下了“人生海海”中的伤痛,实现了与自己的和解、与世界的和解。 只有一个人固执地与仇恨为伍,并以一种另类的方式让旁人不得不正视自己。它像一只黑手,把小瞎子拉进了深不见底的沼泽,让他越陷越深。英国作家王尔德说:“我们都活在阴沟里,但总有人会仰望星空。” 如果说“上校”是那个“仰望星空”的人,是人性中最善良、最光辉、最英雄的集合体,那么“小瞎子”恰恰相反。他有着坚韧的生命力和生存智慧,却把生命能量全挥洒在作恶上。在很多人看来,小瞎子算得上是一个“无耻混蛋”。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先从他的经历来看,小瞎子的眼睛并不瞎。
他从小就被母亲抛弃,跟着瞎眼老爹相依为命,没有受过管教,才得了这么个绰号。
双家村的村民们骂他、烦他、恨他,却也被小瞎子的谎言耍得团团转,被他教唆、牵引着,在仇恨中越陷越深。
他善于抓住机遇、不断放大自己的权力。
一手造就了上校发疯、主人公家破人亡等一系列的悲剧。
他在沦为重度伤残后,抓住了最后一次翻身的机会,学会了使用电脑和上网。在网络世界里获得了些许尊重与同情,甚至还有一点爱情。《三字经》中讲:“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人的本性都是相差不大的,因为环境的影响,习性才发生了重大差异。 从这点来说,“小瞎子”也是“可恶之人必有可怜之处”。他的父亲瞎子老爹为了娶妻,让相貌堂堂的双胞胎弟弟冒充自己去相亲。
善良的新娘子一开始还听信了老瞎子的谎话,以为丈夫是一夜失明,四处为他寻医问药。更糟糕的是,由于瞎子老爹的不堪,让原本无辜的孩子也遭受了双家村村民的隐形暴力。在恶意中长大的小瞎子,通过伤害比他更弱的人和动物,以此来建立自信,保护自己的尊严。鲁迅先生说,“勇者愤怒,抽刃向更强者;怯者愤怒,却抽刃向更弱者”。
这个“怯”,就是害怕的意思。
但小瞎子在害怕什么呢?
首先,小瞎子害怕自己的处境无法改变,也就是自卑。
所以他想方设法去揭别人的伤疤,把别人拉到和他一样卑微的境地。
在所有要刺探“上校”秘密的人里,小瞎子是最执着的一个,但他永远也无法理解,上校为何明明立下了大功绩,却保持了沉默。
其次,小瞎子害怕别人伤害自己。
由于强烈的不安全感,所以他也不遗余力地伤害别人。
潜台词就是:我不安全,你们也别想舒心自在!
他把整个社会视为假想敌,用猜疑、仇恨、谎言面对着眼前的一切。但人性之恶,环境只是诱因,最终还是自我选择的结果。的确,小瞎子的人生,牌面不佳、起点很差,但这并不是他走向堕落的理由。 人之所以为人,就是有明辨是非的能力,更要有不屈服于环境的意志。但谁都没想到,在特殊年代,这个无耻的小混蛋竟然成为了村里混得最好的人物,甚至一度让人艳羡不已。 “文革”刚刚开始,小瞎子就带着三个年轻人离家出走。其他家长都急疯了,只有上校猜到了小瞎子的动向,开始做准备。 果然,没几天后,小瞎子几个人就带着县里来的“造反派”头目胡司令,耀武扬威地回到了双家村。 小瞎子本人也从村里的二流子摇身一变,成了能逮捕、审讯无辜者的“造反派”。过去在村里,小瞎子只是一个出身、觉悟都不好的“小流氓”,一夜之间成了村里的小头目。原来,小瞎子全靠对“造反派”头目胡司令溜须拍马,才有了翻身的机会。比如说,“小瞎子”的个子明明比胡司令还高半个头,在他面前却有意佝偻着腰,低着头,表现得恭顺、乖巧。“小瞎子”执行起来却特别卖力,大大满足了胡司令的“官威”。 小瞎子从小就知道“杀鸡儆猴”,靠虐杀别人家的家禽来报复“仇家”。为了逼上校现身,他偷走了上校的猫,还大肆虐待这两只无辜的小动物。 被上校惩戒后,怀恨在心的小瞎子不但没有悔改,反而编造恶毒的谣言,最终压垮了“爷爷”的心理防线。上校一生身经百战,在日本人阵营潜伏多年都能全身而退,却“输”给了小瞎子。这并不是智力或经验上的失误,而是败给了小瞎子失控的恶毒和残忍。 俗话说,“乱世出枭雄”,小瞎子的聪明程度并不亚于上校,可惜他的格局并不高,聪明也没有用对地方。 在某些特殊时期,原有规则被破坏,新的规则尚未生成。像小瞎子这样,越是疯狂、越是无耻、越是没有底线的人就越容易冒出头来,取得所谓的“成功”。随着时代的迅速退潮,小瞎子不但被打回原形,还落到了比之前更悲惨的境地。就像《人生海海》中所讲:“世间海大,但都在老天爷眼里、如来佛手里,凡人凡事都逃不出报应的锁链子,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有果必有因,原生家庭和社会环境,给了小瞎子不幸的童年,造就了小瞎子激烈的个性。小瞎子从可怜、可悯,逐步走向可厌、可恨的过程,同样值得我们深思。讽刺的是,遭遇了身体的残疾后,小瞎子不但没有死,反而挣扎着活了下来。甚至比很多健全人更快学会了使用电脑,在虚拟的网络空间里混得风生水起。 尽管还有骗人的嫌疑,但与之前相比,他至少头一回能靠自己活着。也算是得到了他在前半生没有得到过的、来自陌生人的认可。能让坏得人神共愤的小瞎子捡回一条命的,恰恰是人性里的“善”。
第一个救他的人,是小瞎子的父亲。
小瞎子能活下来,不冻死、不饿死,全靠他父亲壮烈的死。
瞎子老爹在祠堂前跪了整整三天三夜,为儿子哀求赎罪,用自己的老命换来了村民们的同情。
如果说老瞎子救小瞎子,还有自私的成分。
被小瞎子害得家破人亡的主人公,在度过漫长的岁月后,仍给了小瞎子必要的救济和尊严。
这是真正的放下和救赎。
主人公的父亲说:“我要你对他行个大善,让他活得像个人样,死后不来作你孽。”
小瞎子在反复的被伤害中走上了害人、害己的邪路,最终仍挣扎在不甘里;
而同样遭受生死劫难的主角一家,却在历尽千帆后,逐步恢复了健康的气象。
老话讲得好,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
在漫长的人生中,每个人都有陷入绝望的时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至暗时刻。
面对这些不完美,我们又该如何化解生活带来的苦楚?
人生就像一枚硬币,其中一面是不如意的痛苦。
而换个角度看,穿越这种不如意的过程是甘甜的。
欣然接受人生的两面性,这才是海纳百川的气象。
今天的共读到这里就结束了。
明天的共读我们将一起走进小说中的“双家村”,一同来看看那些配角众生相,敬请期待。
👉麦家:写在“家人”超百万之喜悦时
本周共读回顾
《抵达之诗》发起人之一,杭州兰里阅读文化中心理事长,让阅读快乐起来,悦听悦读悦生活。
欢迎关注「麦家陪你读书」视频号,每周与你分享谷主麦家的读书感悟、文学思想、最新动态,一起读书、一起成长。
文案编辑:何佳丽
视频编辑:缪梦涵
运营:馬車夫斯基
图片:文中插图来自公共版权网站,非商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