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5.23” 我与文学】薛红岩:我的读书故事

文摘   2024-05-29 14:34   陕西  

点击

关注我们吧!



温馨提示:参与“纪念‘5.23’我与文学”的作者,请关注“咸阳文艺”微信公众号,以便查阅和转发,提高网络阅读量。



  

我的读书故事


薛红岩



小时候家中贫穷,在那个只有二百多户的小村庄里,小学校是唯一汲取知识的殿堂。我的家中,除了我们的课本,想要找到一张带字的纸,恐怕就只有看看泥墙上糊的报纸了。家中有一个角落,对我来说,既充满神奇,又遥不可及。它是一座挂在墙上的钟。在钟门的玻璃上,印有黄色的向日葵,它托起一个红彤彤的太阳,在放着光芒。在钟的顶部,盖有一块三角形的红布。红布的下方,存有几本妈妈的藏书。为什么藏呢?那是因为生怕烟瘾大的爸爸拿来卷烟,而另一个原因是怕年少的我们把它折坏。

有一天,在闲暇时,妈妈将用红布盖着的书,小心翼翼地拿了下来。掸掸书上的浮灰,我看到用黄色的牛皮纸包着皮的三本书。我努力搜寻着书皮上的几个连笔字,才知道书名叫《杨家将》。也许是我渴望的眼神打动了妈妈,妈妈破天荒地将书双手捧着给我说:“你可以看看,但是千万别给我弄坏了。”我欣喜若狂,如获至宝。那是我从小到大第一次见到的厚书,它一共是三册。当我轻轻翻开它时,有一种土香和纸香融合在一起的味道。我如饥似渴地读了起来,书中的故事像磁石一般吸引着我。每次看完,我都像妈妈一样,踩着板凳将它放到挂钟的上面。我放好后,跳下凳子,仰视着它,仿佛我的心也将它一同盖在那红红的布下面。

也许正是有书伴,我的求知梦才会不断追寻。虽然我没有自己的藏书,但是那一个窄窄的小“书房”,却向我打开了文学世界的大门。后来,姐姐上了高中,家中的书也渐渐地多了起来。这些书多半是姐姐用过的教材和作文选,我也会看到姐姐偶尔借来的名著,这些对于我来说已经是奢侈了。虽然我只上六年级,然而那种抛却以考试为目的的读书,让我爱上了文字,也深深地爱上了文学,并一直在文学的路上求索。

很幸运的是在中考那年我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理想的学校。最令我兴奋的是入学时学校的新图书馆落成了。那里成了我的乐园。也就是在那个时期,我的阅读量猛增。放学和周五的下午都是我借书的好时间。很多书都变成了我最好的伙伴: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司汤达的《红与黑》、巴尔扎克的《欧也妮.葛朗台》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等;国内的有钱钟书先生关于婚姻的《围城》、反映知情生活的《蹉跎岁月》、杨沫描写革命知识分子的《青春之歌》、 霍达《穆斯林的葬礼》等等。我在书的海洋里尽情畅游,不断追寻求知梦。

年少时读过的书现在又重新回味,让我体会到了一种不一样的人生,可以说是文字温暖了我幻化成一种无形的力量在鞭策我,鼓舞我而今最令我欣慰的是,我的女儿比我更爱读书,更爱好文学。

如果我的人生可以重来,我想我一定还会与书伴,不负韶华。  



作者简介:薛红岩,文学爱好者。



【纪念“5.23” 我与文学】汤云明: “逼”出来的文章也精彩

【纪念“5.23”我与文学】陈忠文:“5.23”讲话有感

【纪念“5.23”我与文学】陆承:大地的端倪

【纪念“5.23”我与文学】何军雄:文学,生命的颂辞

【纪念“5.23”我与文学】余实践:我的文学梦

【纪念“5.23”我与文学】刘婷:市井生活之我与文学

【纪念“5.23”我与文学】彭飞:绿水青山

【纪念“5.23” 我与文学】赵剑颖:做一个站在大地阅读星空的人

【纪念“5.23” 我与文学】汤云明:文章千古事,风雨十年人

【纪念“5.23” 我与文学】梁炜:我与文学创作

【纪念“5.23” 我与文学】张建宁:创作指引人生路

【纪念“5.23” 我与文学】徐东颜:咸阳,非遗里的故国与乡愁

【纪念“5.23” 我与文学】李昌锋:从新闻写作到文学创作

【纪念“5.23” 我与文学】王志彦:用乡愁擦亮九州山河

【纪念“5.23” 我与文学】徐爱清:努力从不会晚

【纪念“5.23” 我与文学】王念平:人生之路,《人生》陪伴

【纪念“5.23” 我与文学】晁海燕:深情的故乡

【纪念“5.23” 我与文学】景东旭:渭河

【纪念“5.23” 我与文学】祁敬君:纵然“乱”读又何妨?

【纪念“5.23” 我与文学】张愔:我的故乡我的梦

【纪念“5.23” 我与文学】薛文德:在丝路群雕前

【纪念“5.23” 我与文学】孙凤山:文学的味道

【纪念“5.23” 我与文学】曹建斌:文学创作 惬意盎然

【纪念“5.23” 我与文学】李敬全:文学艺术与服务人民

【纪念“5.23” 我与文学】袁传宝:一座秦岭 生生不息

【纪念“5.23” 我与文学】张欣:人生小幸运:有书读、能读书、爱读书

【纪念“5.23” 我与文学】宋小娟:读书,是最美的旅行

【纪念“5.23” 我与文学】李建兴:文学伴我人生路

【纪念“5.23” 我与文学】魏蓬利:我与文学

【纪念“5.23” 我与文学】王帅许:一位文学新人的创作心得

【纪念“5.23” 我与文学】苗云辉:永远的“5.23”

【纪念“5.23” 我与文学】秦心 :永远的“5.23”

【纪念“5.23” 我与文学】张亚男:笔墨之间,家国情深

【纪念“5.23” 我与文学】卞士生:我的文学作品报告

【纪念“5.23” 我与文学】苹清:不屈,文字亦有风骨(外一首)

【纪念“5.23” 我与文学】叱干留:迟来的文学“梦”

【纪念“5.23” 我与文学】高慧玲:文学梦,人生光

【纪念“5.23” 我与文学】何琼:有关文学的三个比喻

【纪念“5.23” 我与文学】余实践:星光不负赶路人

【纪念“5.23” 我与文学】豆海维:文学,我永远追寻的梦

【纪念“5.23” 我与文学】侯江敏:精神药店

【纪念“5.23” 我与文学】李俊鹏:烟雨咸阳湖

【纪念“5.23” 我与文学】梁晓沛:恰似草木对光阴的钟情

【纪念“5.23” 我与文学】马福春:我的乐趣

【纪念“5.23” 我与文学】张世洪 | 书海漫谈:创作与文学的意义

【纪念“5.23” 我与文学】婕妤:我的文学路




咸阳文艺
《咸阳文艺》杂志由咸阳市秦都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创办,创刊于20世纪70年代,著名诗人臧克家先生题名。 《咸阳文艺》坚持毛主席的革命文艺路线,贯彻执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努力表现社会主义新时期的“新的人物,新的世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