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到物 | 菅木志雄 新作

乐活   2024-09-12 12:01   韩国  

文/菅木志雄

所谓表现是什么要表达的是怎样的问题60年代到70年代初期无论是美的还是丑都在脑子里徘徊。虽然是这样的作品但首先不得不考虑到什么是能表现出来的。把想到的想法放在心里或者这样使用那个材料的话这样的事情就一直都在前面。首先要想表现出自己的想法。从表达作品的必要性到表现对于自己来说作为一种角色拥有怎样的内容是牵涉到人的意识的什么样的部分。什么造型也有联系不上的地方,延其四周追求,表现意识执着于人的存在是什么追问,也一直在没完没了的追问的情况下也不强烈。虽然这是一种情绪动摇的样子但也有不能让(作品)这样的东西强加给对方的状态。尽管表现可能是什么意思,令人信服的视野显得迷离是很难达到真正的地方。这种情况,表达的是自己的内心的意识性和标识性和创造性。我在分别对事件的认识和概念,自己能安心安全空间和场所筹谋。表现作为作品的目的,首先是这种普遍的稳定的情况下,身体放在一边,作为表达的本体,其普遍性和安从定性的世界像是身体无法预测的世界投入身体的行为,这是被认为是没有可能的。不能或无法预测的情况和计算场,自己的身体和精神意识,转移仍固执己见,其具体表现的内容应该提出的。但是要想去到这里还必须要做。并不是简单地回答出来的内容而有时候也会产生这样的想法这也是现实。就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排除这些作品制作的基本认识。已经决定了。

直到60年代后期在造型表现上在谈到想要表达自己的事物和世界的时候就会被人们谈论。我认为首先这样的形象是可以直接表现出来的元素。我解释道形象是现实中存在的东西并排除了实体以虚构性为轴信的世界为目标的一件事。也就是说造型的表现是认知现实中各种各样的实体并且只把它放在头脑中也就是在思考范围内改变成对自己来说更好的方式并把它当作是形式化的形象这是一种理解。在那里现实感也没有具体的真实感。我没能把那样的东西作为作品提出。我表现和其他实际作品本身的现状看,一定的认识了。一边思考这些概念化的一个加搅拌,放入个别的真实感对细节的个性,莫名其妙的要素和材料没有对不起的物质是不可思议的。我认为世界上每个人的不同都是一个连绵不断的联系。

所以不能容忍以现实为基础的思考优先概念。就这样我排除了彻底的形象。其次我重新思考了一个所谓的承认概念。人为了集体生存有必要进行约定。在语言方面和行为性方面甚至在事件的意义上。因为认识概念都是共通的所以人需要的事情就可以传达彼此的要求和希望并共享物品。这些在人的正常生活环境中并没有被视为问题。然而我对我的作品却没能把这种意识作为眼前的事情。我在表达作品的时候首先要改变这一共用的认识概念。把异质的东西放到那里认识差异。在看到事物的时候只能看到和别人一样的视角那就不能把原本的视野看在作品上。也就是说变成了谁都能做的无聊的东西。为了避开这一点我对彻底改变原来的认识概念的操作花费了时间。如果不按照自己的意识来改变意思和名字的话就会发现我无法表达自己的目标。人这样的作品是不能啊,我也在自己的内心中构筑了潮流,那里通常没有看到吧。但真实感和个人物品中发现,它们的意义,作品指标的基础。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就是在设想一下我所需要的东西的实体的时候。冠上新名的名字赋予意义并给予与之前不同的存在观。所以东西的完成也花了很长时间。对于我来说,70年代初期,世界改变的状态依赖的东西会习惯性地意识到情况。制作相关,但如果想要使用的东西,首先在现有的认识概念,取自那无名的状态,这在目前,这就是现实的真实性得到的力量。它的计划,再加上我想看真人如何表现物作为考验的事,我可以表达的东西的潮流。这样的情况中,别人的东西到底如何,实际上当场彼岸的,其过程的地位也得到重要的因素作为认识的。比如一个石头的变化,但长时间因为河底有水流而被挖掘,有一点点让质量变化的东西,知道是石头的时间和空间,以及事物的世事变化,转化为自己体验的东西。那是石头继续保持各种状态。这种情况下。这样一来,到此为止,但不见了内部性意识。包含了内侧知道,但没有那了解到的领域(阶层性,异质性,连接性)是可以察觉的。那个内心领域,在日常的视野中隐藏着。即便如此,不是虚构的实物性的。我是躲在他们的领域,但极力也看不到它的真实感。那的时候,那里得到自己的继位的语言和认识,而我坚信这可能会成为自己作为表现世界的实体。

60年代末期开始到70年代人们在意识中发现自己的内在意识是这样的。当时还存在着多样性和多义性等虽然已经认识到但并没有过于粗心。但是我认为他们的意思和认识存在于存在关系、空间和场合的特性和个性所以不会被重视。在认识上被认为是不一样的但是对我来说(内部)的角度来看是相同的。因此在认识到一种认识的同时始终在意识的背后隐藏着全体性。我正常的情况下,实验各种各样的行为,什么也从自然中拿个东西特别想要的东西,而是人的行为造成的,只要自然环的一端作为创作开始的话才有可能真实存在的。无论是人还是表现物都是大自然中独一无二的。(完)

图片来自小山登美夫画廊,资料仅供学习及分享




反观雕塑
以一个雕塑家的视角审视一些原创的雕塑 建筑 景观的观点和理论,分享翻译外版著作和画册等国外艺术资源,介绍独立有趣的雕塑空间设计项目,让观者认识雕塑在当下社会和语境中的意义和功能。
 最新文章